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的意义。方法 2008年 6月至 2010年 12月, 结合术中 CT监测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 14例, 男 9例, 女 5例;年龄 28~62岁, 平均 45.1岁。根据 Le tournel分型: 后柱加后壁骨折 2例, 横行加后壁骨折 4例, 野T冶形骨折 2例, 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 3例, 双柱骨折 3例。其中合并髋关节后脱位 3例, 股骨骨折 2例, 跟骨骨折 1例, L1骨折 1例, 坐骨神经损伤1例, 颅脑损伤 1例。术前采用 X线片、CT三维重建对骨折进行评估, 并使用三维影像处理软件进行术 前计划。手术复位后临时固定, 并使用野C冶型臂 X线机和 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复位质量, 对复位不满意 者重新复位。再次行术中 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内固定位置, 并与术前计划对照。结果 14例患者术中 平均接受 CT扫描 2.7次, 手术时间平均为 40.4 min, 平均接受放射量约为 47.2 mGy。术中再行复位者 4 例, 更改术前计划者 1例。术后采用 Matta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估, 优 8例, 良 3例, 差 3例;优良率为 78.6%。结论 术中 CT扫描三维影像监测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患者放射线暴露, 在评估复位质量方面与 传统野C冶型臂 X线机相似, 根据术中 CT扫描三维重建结合术中情况实施手术与术前计划基本吻合。在 术前使用 X线片、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进行仔细评估的前提下, 术中使用 CT三维影像监测是否有 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Iso-C 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与普通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的37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18 ~56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髋臼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9例,A3型1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中应用电磁导航系统结合Stagnara投照法采集C型臂X线透视图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6年4月~2008年12月在电磁导航辅助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47例(导航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92枚:2004年6月~2006年4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39例(透视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54枚,两组均采用Stagnara投照法采集C型臂X线透视图像.术后行CT薄层平扫加椎弓根矢状面二维重建,通过测量椎弓根皮质外缘与穿出的螺钉边缘的垂直距离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评价,并分为A、B、C、D级,以A级和B级合并计算优良率.结果:导航组的手术时间为165~420min,平均233.7min,透视组为175~365min.平均236.1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导航组术中出血量为450~1650ml,平均712.2ml.透视组为550~1900ml,平均794.9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航组术后椎弓根螺钉位置A级476枚,B级9枚,C级5枚,D级2枚,优良率为98.5%;透视组A级411枚,B级14枚,C级17枚,D级12枚,优良率为93.6%,两组置钉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航组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透视组2例在术中发生螺钉损伤硬膜囊,1例术后发现螺钉刺激神经根.结论: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中应用电磁导航系统结合Stagnara投照法采集C型臂X线透视图像可降低椎弓根螺钉的误置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2004年 3月至 2010年 10月, 收治 37例不稳定 性骨盆骨折。在野C冶型臂 X线机引导下, 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 17例患者接受切开复 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 对全部病例随访 6~26 个月, 平均 15个月。经皮螺钉组与切开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平均发热 时间和住: 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根据术后 X线评价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经皮螺钉组为 32个月, 切开钢板组为 36个月,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 螺钉组无感染、弯钉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定位 准确、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前后环固定适用于骨折及 脱位不明显者;该术式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患者术后配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野T冶形钢板可用于固定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 Mast Quadrant辅助下工作区域内移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其短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6年 9月至 2008年 10月, Mast Quadrant拉钩辅助下改良 TLIF治疗 54例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术中经”C冶型臂 X线机透视定位病变节段, ±次置入 Mast Quadrant拉钩并适度纵向扩张, 充分显露关节突关节和椎板, 直视下咬除患侧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及椎板下 1/2~2/3、黄韧带及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增生内聚部分, 减压神经根管及中央管, 处理椎间隙行椎体间植骨融合, 进一步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统计该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 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 3、6、12、24个月随访, 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以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融合率。结果 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5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78.7±63.2) min, 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24.2±136.5) ml, 术后引流量平均(117.2±91.4) ml, 平均术后住: 时间(5.8±3.6) d。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 ODI、VAS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 51例患者均达到影像学融合标准, 未发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Mast Quadrant辅助下改良 TLIF为直视下操作, 较为安全, 易于掌握;对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Tian W  Liu YJ  Liu B  Li Q  Hu L  Li ZY  Yuan 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399-1402
目的探讨颈椎(C1-C7)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和两种不同置钉方法的精确性。方法通过术后进行X线摄片、CT或术后Iso-C断层扫描等方法,判断C臂机透视引导下置入的145枚和三维导航系统(CT三维导航或Iso—C术中三维导航)辅助下187枚颈椎椎弓根螺钉病例的置钉准确性。结果三维导航系统引导组螺钉置入满意率(97.9%,183/187)明显高于C臂机透视引导组(91.7%,133/145)(χ2=6.705,P=0.010)。且三维导航系统引导组位置不满意的4枚螺钉均发生于早期病例,导航系统使用熟练后未再出现置钉不满意的病例。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C臂机透视引导组2例术后一过性上肢疼痛)。对三维导航系统引导组中25例进行术中导航操作时间和导航精确性的监测。CT三维导航术中工具注册和参考点照合时间平均3.5min(2—8rain),位置误差率平均0.31mm(0.12—0.56mm,导航仪自动计算);Iso—C术中三维导航图像采集和传输时间平均6.2min(5—7min),每颗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2min(1—3.5min);术中只需进行2次C臂机透视印证螺钉定位针和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论采用三维导航系统辅助,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其操作技术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后路采用改良野蛋壳冶技术治疗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 1月至 2009年 6月收治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 22例.男 13例.女 9例;年龄 33~69岁.平均49.5岁;病程 3~18个月.平均 9.5个月。病变位于 T8-9 4例.T9-10 9例.T10-11 7例.T11-12 2例。 22例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CT及MR检查.中央型突出 16例.旁中央型突出 6例。所有患者采用经后路改良野蛋壳冶技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11分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 180~300 min.平均 210 min;出血量 600~1200 ml.平均 860 ml。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发生硬膜撕裂2例,均在术中予以修补;1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下肢神经症状加重.血肿清除后肌力逐渐恢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54个月.平均 27.5个月。 JOA评分从术前(3.36±1.79)分提高到术后 12个月(7.45±2.99)分.术后 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P< 0.01).改善率为 58.3%±30.7%.良好 14例.一般 6例.未改善 2例。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良野蛋壳冶技术可从后方完成对胸脊髓前、后方的减压.能有效地避免术中对脊髓的干扰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透视断层成像导航下髋臼骨折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月,对12例无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采取三维透视断层成像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57岁,平均38.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按AO分型:A2.2型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8月,使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对带34个髋臼损伤的33例患者行导航下髋臼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术。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21个,B1型8个,B2型2个和c1型3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6d(2—8d)。2例患者髋臼骨折需要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共放置空心螺钉43枚,放置1枚空心螺钉平均费时24.6rain,平均X线透视28.4s。将导航下图像与实时C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螺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为1.96mm,平均偏差角度为2.45。。术中出血少,其中1枚螺钉出现偏移。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2个月后恢复,该神经症状与髋臼骨折使用小切口复位有关,与螺钉固定无关。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91%。结论经皮螺钉固定可以有效早期治疗髋臼损伤,透视导航技术可使螺钉固定的安置更加准确和安全,既减少了手术和X线暴露时间,又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navigated procedures in pelvic ring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 from ou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First of all, various navigated procedures for sacroiliac (SI) screw fixation were assessed in cadaveric studies (n=80 screws)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Subsequently, clinical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2D fluoroscopic navigated procedure (n=35) and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n=23) and by a retrospective survey all SI screw fixations from a 7-year period conducted in our hospital (n=139) were analyze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human cadaveric models (n=10 screws) for supra-acetabular percutaneous screw placement (parallel to the quadrilateral surface) via 3D-fluoroscopic navigated procedure we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with clinical case studies. Conclusion: we found a significant prolongation of the procedural time for navigated inserted iliosacral screw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that were inserted by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In contrast,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ic exposure time was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50% by using the navigated technique. Furthermore, the failure rate in screw positioning was around four times higher using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versus the navigated procedure. The failure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surgeon. For acetabular surgery the 2D-fluoroscopic based navigation is a helpful tool, whereas the 3D-fluoroscopic navigation procedure reveals a high learning curve. While navigated iliosacral screw fixation is well-established, the use of navigation in acetabular surgery will remain limited, for the time being, to individual cases.  相似文献   

12.
抗滑动钢板治疗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对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使用抗滑动钢板(使用锁定螺钉和松质骨螺钉两组)与松质骨螺钉(由前向后和由后向前固定两组)四种固定方式固定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力学进行比较,探讨抗滑动钢板在Hoffa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20个模型股骨造成相同的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个.A组使用由前向后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B组使用由后向前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C组使用抗滑动钢板加锁定螺钉固定,D组使用抗滑动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所有标本通过循环负荷试验和最大失效负荷试验,对最大位移平均值和最大失效负荷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循环负荷试验中,第10、100、1000、10 000周期下,四组骨折块最大位移平均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最大失效负荷试验中,A组[(1224±72)N]和C[(2183±227)N]、D组[(2124±23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405±235)N]和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和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简单的Hoffa骨折,固定后初期给予适当保护条件,四种固定方式都能取得满意的力学稳定性和强度.但对于预计骨折愈合时间长、体质量指数大、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建议使用抗滑动钢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术中获得的3D透视影像导航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根据标准X线片和3DCT扫描重建图像,进行术前骨折分析。用Stryker导航系统导航胫骨平台骨折、胫骨远端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结果共治疗了11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Pilon骨折和1例股骨髁部骨折。所有骨折均可经小切口中空螺钉固定主要骨折块。结论联合应用术中3D透视影像和CT的导航系统有助于减少微创技术固定关节内骨折时的X线暴露,其准确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导航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的VAS和ODI评分,并将经皮钉侧和开放置钉侧进行配伍对照比较.结果 平均出血量为(420±45) mL;术前VAS评分为(6.85±1.03),术后1月VAS评分为(1.88±0.79);术前ODI评分为(31.6±3.05),术后1月ODI评分为(43.1±3.23).配伍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皮钉组A级101枚、B级9枚、C级2枚,开放置钉组A级86枚、B级21枚、C级4枚、D级1枚.经皮钉组平均置钉时间为(11.25±4.33) min,透视次数为(2.73±0.42)次,开放置钉组平均置钉时间为(15.43±5.65) min,透视次数为(4.12±0.8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航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果显著,导航辅助下经皮钉组置钉术的准确度优于开放置钉组,透视次数和置钉时间均少于开放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