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2002年2月以来,用英国达美德(DIOMED)810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机,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jon,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1例,其中获得2年连续随访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37-74岁,平均52.7岁,其巾单节段手术者7例,双节段手术者12例,3节段手术者5例.采用JOA 20分法对术后1、3、6、12、24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的JOA评分优良率(改善率≥50%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5.8%、50%、583%、70.8%、66.7%,各时间点的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在术后2年内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Choy和Ascher等于1986年首先在临床上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e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成功以来,PLDD技术因其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赢得了患者和诸多骨科医师的青睐。Hellinger于1990年首次将PLDD技术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笔者就近年来应用PLDD技术治疗颈椎病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15例行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期平均1年3个月。[结果]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疗效标准评估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本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总优良率85.53%(65/76)。结论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创伤小,恢复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病初步报告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1.064nm)治疗系统治疗12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神经根型6例,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5例,神经根型 脊髓型1例。总热量控制在250~500焦耳。结果:平均随访8.5个月,以“PLDD治疗颈椎病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结论:PLDD治疗颈椎病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41~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经颈椎X线、颈椎MRI和椎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C型臂X线机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局麻后用16 G穿刺针从右侧穿刺,进入病变椎间盘中央稍偏后部,然后置入光纤,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汽化,每个椎间盘使用激光能量500~1 000 J,分别于术后第1天、6个月、1年,按照Nagashima的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照Nagashima标准评分,术后第1天总体优良率为86.95%,术后6个月总体优良率为82.61%,术后1年总体优良率为80.43%。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35例颈性眩晕患者,男14例,女21例,年龄35~79岁,平均59.1岁。均使用Nd:YAG激光治疗机(波长1064nm)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的评估。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4~66个月,平均41.8个月。末次随访时,35例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总体疗效依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5例,总体优良率为71.43%,总体有效率为85.71%。60岁组和≤60岁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75.0%和68.4%,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比较,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61.90%,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创伤小,安全性高,中期疗效较满意,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e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日本SLT公司产ND:YAG脉冲式激光治疗仪对2003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PLDD治疗。结果17例平均年龄47.6岁,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sA)评估治疗效果,疼痛改善≥4分8例;≥3分7例,2例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PLDD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5月,应用PLDD治疗且获得3年及3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2~80岁,平均52岁。激光汽化总能量500~800J/椎间盘,平均644.8J/椎间盘。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应用JOA法评定疗效,同时应用NRS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腰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进行评分。另外,将患者按年龄分为≤55岁组和>55岁组,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随访8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6.0~88.5个月,平均60.1个月,按JOA疗效评定方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55.17%、77.01%、81.61%、81.61%、85.06%、87.35%、85.71%、85.10%、84.21%,术后不同时期优良率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NRS评分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以上,年龄≤55岁和>55岁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良好,术后3~6年以上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后路PECD治疗的31例CSR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上肢及颈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记录颈椎曲度及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变化。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1~76(57.9±8.6)min,术中出血量12~30(19.7±4.0)mL,住院时间3~6(3.6±0.6)d,术后随访(33.9±8.1)个月。术中均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上肢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曲度、手术节段RO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PECD治疗CSR安全、有效,术中对关节突部分骨质的切除不会影响术后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R患者,所有患者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先予PECD治疗,常规护理4周后再予整骨手法治疗4周。共23例患者完成随访,男14例,女9例;年龄29~78(50.30±12.28)岁;病程3~24(9.74±5.76)月。涉及节段:C4,5 4例,C5,6 13例,C6,7 6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和稳定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随访时间点为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法治疗4~8次。29例中23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手术时间80~120 min,中位数90 min;术中出血35~80 ml,中位数50 ml。PECD术后各个时期的颈部及肩臂部VAS、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整骨手法治疗后,NDI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和肩臂部VAS、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整骨手法联合PECD方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快速改善神经根性症状,而且可以安全有效缓解PECD术后残余症状,且短期内不会使颈椎邻近节段出现加速失稳的征象。  相似文献   

13.
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评价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LDD技术对32例临床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35个间盘(C3-4 4个、C4-5 11个、C5-6 13个、C6-7 7个),在X线监视下行颈前经皮穿刺、将直径400μm的光导纤维导入病损椎间盘,采用波长1060nm的ND:YAG激光,输出功率15W,发射1s,间隔5s,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根据患者年龄、椎间盘病损程度以及对热效应的反应确定照射剂量,照射剂量为360~1100J。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隧访,平均8个月(3~15个月),疗效评估结果为优16例(50%)、良8例(25%)、可4例(12.5%),差4例(12.5%)。有效率87.5%,优良率75%。各种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颈肩痛80.7%,上肢根性放射痛84.2%,颈髓压迫症60%.颈性眩晕78.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2005年12月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5例(72个椎间盘),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27~68岁,平均41·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17·5个月。病例入选标准:年龄20~70岁,单一节段椎间盘突出为主,而且突出节段与临床表现的神经分布节段相符,影像学提示纤维环完整。主要症状和体征:颈肩部疼痛65例,上肢放射痛62例,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49例,下肢乏力16例,头痛、头晕者17例,失眠、视物不清、情绪不稳、心慌者8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本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ACDF组(A组,30例)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以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32.5±8.9)min,B组为(137.0±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13.6±8.0)m L,B组为(93.7±5.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住院(7.37±1.73)d,B组(6.63±1.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JOA评分为6.60±1.21,术后12个月为13.83±0.91,改善率为(69.72±7.66)%;B组术前JOA评分为6.87±1.46,术后12个月为14.23±1.17,改善率为(72.51±11.26)%。A组和B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ACDF和常规ACDF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哲  林列  曹根洪  吴建民 《中国骨伤》2009,22(5):394-395
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需同时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等压迫物,才能使脊髓和神经根得到有效减压,达到治疗目的。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我们采用颈椎前路扩大式开槽减压加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Key-hole)和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8·2岁。其中16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双下肢和大小便障碍;4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在C形臂X线的定位下确定需要固定的椎弓根根部,做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手术时间约1·5h,出血量约80ml。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rcutaneous sp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S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3]。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器械及设备的不断改进,PSED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4-5],但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入路的把握、手术减压的部位与范围的确立、镜下融合的优劣等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笔者结合临床中行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会,参阅有关文献[4-9],在此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43~61岁,平均49.6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4个月;单节段病变3例,双节段9例,3节段7例,4节段2例。比较手术前后椎间盘压力、VAS评分;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手术椎体角度位移和椎体水平位移,观察颈椎的稳定性;采用改良Mac Nab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前及术后即刻椎间盘内压力分别为(32.0±5.26)cm H2O和(21.0±7.18)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椎体角度位移、椎体水平位移为(3.85±1.26)°和(1.23±0.58)mm;术后6个月为(4.18±1.31)°和(1.69±0.4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51±0.49、2.63±0.61、2.56±0.71,较术前的7.49±0.53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3个月、6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评价疗效,优分别为6、10、12例,良分别为7、5、6例,可分别为4、3、1例,差分别为3、2、1例。术后6个月疗效优于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3 d(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臂痛,并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