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BECK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调查,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无区别,并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法分析抑郁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P<0.05),而焦虑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抑郁水平与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因素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而且与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因素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乙肝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尿毒症透析治疗患者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指标水平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透析治疗但未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尿毒症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发生异管相关性感染的3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的各项免疫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M、IgA、IgG、补体C3及C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IL-6、CRP、PCT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在出现导管相关感染之后,其免疫指标与炎症蛋白水平均呈现为明显上升的状态,故临床可以此两项指标作为导管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峰  贺晓  高德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3):434-435
目的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为指标,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我院随访的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各64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64例作为对照组,以SCL-90,EPQ,SDS为测量工具,研究3组人群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结果透析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问卷标准分及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情绪不稳定,遇到刺激有强烈情绪反应。结论进行透析的同时,应兼顾患者的情感反应和情绪障碍的治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主要为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7例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状况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状况抑郁、焦虑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之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希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79-1380
目的 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行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前后HADS得分,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前后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训练前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训练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降低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治疗的6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差异将其分入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情况、ASIA评分、padu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分级为I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发生6例深静脉血栓,包括3例I级,2例II级,1例III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值均<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ASIA评分、padua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ASIA评分、padua评分均显著改善(P值均<0.05),且研究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目标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期细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期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期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帅畅 《兵团医学》2015,43(1):12-14
目的:对联合应用舍曲林与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以舍曲林来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唑酮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1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舍曲林和曲唑酮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安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65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生活质量、胃肠道症状及精神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 应用IBS特异生活质量调查表、HAD焦虑抑郁量表和胃肠道症状调查表对IBS患者(n=55)及健康人(对照组,n=40)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质量、胃肠道症状及精神心理状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积分与症状严重程度无关,而与焦虑、抑郁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IBS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不良精神心理状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十二指肠动力及胃壁形态的改变.资料与方法 35例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但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尿毒症组,同时选取3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项胃肠动力学的超声评估参数及胃壁形态.结果 尿毒症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动力指数(MI)及胃排空率(GER)低于对照组(P<0.05),胃排空时间(ET)较对照组长(P<0.05),十二指肠胃窦反流(DGR)率高于对照组(P<0 05);尿毒症组胃窦胃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19例胃壁层次模糊,其胃壁层次清晰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餐后20min MI与ET呈负相关(r=-0.061,P<0.05),GER与年龄、ET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口服造影超声检查是一项简便、非侵入性、可重复进行的实时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动力改变及胃壁形态改变的方法,并可同时检测十二指肠胃窦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的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组(16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机应用血液滤过,每周2~3次,每次4 h,疗程1个月,记录皮肤瘙痒消失例数,治疗前后分别查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3例皮肤瘙痒消失;对照组无1例皮肤瘙痒消失;血中β2-MG,PTH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液滤过能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亦可降低血中β2-MG,PTH浓度。  相似文献   

13.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守梅 《西南军医》2008,10(1):25-26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认知护理疗法,两组分别于观察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Hamilton评分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治疗后积极应对因子(PC)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因子(NC)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depression,HAMD)评价表探讨截瘫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截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SDS和HAMD以问卷调查方式对56例晚期截瘫患者进行抑郁症调查,并分析抑郁症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疼痛、病程、治疗费用来源、家人及社会关怀、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的关系。对照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其他骨科疾病患者51例作为其他疾病组,正常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结果:截瘫患者SDS评价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2.1%(46/56),中重度发生率为46.4%(26/56),HAMD评价体系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9.3%(50/56),中重度发生率为51.8%(29/56),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重度抑郁发生与病程、治疗费用来源、家人及社会关怀显著相关,HAMD评价中还与个人收入相关。结论:截瘫患者中重度抑郁症发病率较高,SDS和HAMD评价体系结合应用能较完善反应截瘫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社会相关因素。良好的医疗措施、家庭社会关怀及经济支持可以显著减轻截瘫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潜艇艇员中便秘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来研究功能性便秘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便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6名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实验组)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心理状况.结果 在生活事件量表评定中,在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中,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实验组也都高于对照组.结论 精神心理因素在便秘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因此在对潜艇艇员便秘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晓华 《西南军医》2009,11(4):627-628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收集46例60岁以上首次抑郁发作的患者(老年组)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的18~44岁首次发作的患者(青壮年组)为对照组,将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老年组以焦虑、激越、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疑病观念、罪恶妄想、自杀及躯体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情绪并不明显。诱发因素多是躯体疾病。其余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躯体疾病是老年期抑郁症的起病原因之一,抑郁情绪不明显,常伴有妄想症状,自杀率高,危险性大。在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整体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辉  宋洁  李瑛  李静  张晓东  石理华 《武警医学》2011,22(2):110-112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探讨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患者60例作为血液透析组,选取20例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非透析患者作为非透析组,检测两组血IL-6 、TNF-α、hs-CRP、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心脏LAD、LVDs、IVST、LVPWT、LVEF,并计算LVMI,分析hs-CRP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⑴透析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透析组LAD、LVDs 、IVST、LVPWT、LVMI检测值均高于非透析组,LVEF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MHD患者血清hs-CRP与LAD、LVDs 、IVST 、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MHD不能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治疗过程本身还会促进、加重微炎性反应;微炎性反应状态在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关系,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按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年龄为60—72岁的Ⅱ期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与3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一般特点,同时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依赖舒张因子(NO),血管内皮素(ET),血管内皮细胞计数(CEC)。结果两组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在年龄,性别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两组的血压比较则有显著差异(P〈0.001),高血压组的OX—LDL、ET、CEC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O结果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与Ⅱ期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有肯定关系,提示临床在治疗中不仅注重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同时加强抗氧化治疗,延缓高血压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究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药物及常规量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比对照组6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HAMD、SSS均较治疗前减小,BI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 (6.59±1.25)分、SSS(10.59±1.31)分均较对照组减小地更显著,BI(75.78±10.18)分较对照组增大地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防作用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并且能够让患者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防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