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75岁.因刺激性干咳半个月,于2009年5月17日入院.无痰,咳嗽剧烈时伴剑突下闷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达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检:血压140/85 mm Hg.左侧第3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向右下传导,心界不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岁.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2007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口唇轻度紫绀,左侧桡动脉及左侧颈动脉搏动微弱,右上肢血压93/63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54/32 mm Hg.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窝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法乐四联症,主动脉右弓右降,动脉导管未闭.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心脏增大,主动脉右弓右降.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70岁.因反复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伴胸闷15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否认外伤或放射病史.体检:神清,血压141/84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前区隆起,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3/6级,传导不明显.双下肢轻度水肿.生化检查:各项肿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瘤1例     
患者男,43岁.间断性心悸2个月,加重2 d入院.既往高血压史3年余,最高达150 mmHg/95 mm Hg(1 mmHg=0.133 kPa).体检:P 72次/min,Bp 130 mmHg/85 mm Hg,心脏听诊无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改变. X线检查:上胸椎侧弯畸形,左中纵隔增宽,透视下可见搏动,左主支气管轻度受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心前区隐痛2年余,再发伴持续头痛20 d入院.无胸闷、气急、晕厥、黑矇,无畏寒、发热.心前区隐痛,经休息后可缓解.入院体检:体温正常,心率72次/min,血压107/56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级连续性杂音.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男性,19岁,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2010年招飞体检.该学生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好,体育活动无不适感.内科查体:血压132/88 mm Hg,心率75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7岁.体检B超检查发现右肾血管畸形5 d入院.既往无肾脏疾病及外伤史.体检:体温36.6℃,心率78次/min,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精神可,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肾区无叩痛,右腰背部听诊闻及连续性隆隆样杂音,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CRP、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2岁.1年前左侧眉弓跌伤,7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突出,伴结膜充血、溢汨.体检显示:右眼裸视力0.5,左眼裸视力0.4;非接触(NCT)眼压计测压:右眼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20 mm Hg;眼突出度右眼13 mm,左眼21;mm,左侧结膜充血,眶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辅助检查:头颅MR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增粗迂曲,眼上静脉明显增粗.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左侧海绵窦与颈内动脉交通,海绵窦引流静脉增粗,以左眼上静脉为重(图1).脑血管造影见基底动脉与左颈内动脉之间原始三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ftery,PTA)开放显影,PTA海绵窦段破裂形成PTA-海绵窦瘘(图2,3).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歼-7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900 h.患者于2006年7月,在我院改装体检时发现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诉剧烈活动后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偶有头晕和乏力等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无口唇紫绀,血压110/70 mm Hg.肺部检查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音有力,A2>P2,心率72次/min,律齐,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其余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正常,胸部X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卡车司机,交通事故致胸部挫伤后被立即送至医院。体检:意识清楚,可行走,无口唇、眼睑苍白,未见全身皮肤外伤,胸部无瘀斑。听诊:心率110/min,律齐,心音低钝,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为100/70 mm Hg (1 mm Hg=0.133 kPa)。X线胸片见心影大致正常,主动脉结不宽,但CT提示主动脉根部直径约6cm,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4岁,因胸痛3个月来诊.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隐隐胸痛发作,部位不固定,最长可持续1 d.患者平时长时间活动耐力差,短时间活动耐力末见异常,无心肌梗死、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肺结核等病史.体检: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黏膜未见异常,口唇略红润,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血钙2.34 mmol/L(2.10~2.75 mmol/L),血磷0.85 nunol/L(0.97~1.62 retool/L),肌酸激酶同工酶10 U/L(0~24 U/L),余血牛化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室内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55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2010年9月13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式选择供肾动脉-右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血压、血清肌酐(Scr)及移植肾动脉彩色超声.2012年3月复查Scr为154 μmol/L,血压156/101 mm Hg(l mm Hg=0.133 kPa).体检右下腹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行内科保守治疗2周后复查Scr 163 μmol/L,彩色超声检查: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处血流速度偏高(最大流速439 cm/s),阻力指数偏高(阻力指数0.81),提示移植肾动脉狭窄.遂行右侧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8岁,在本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150/105mm Hg(1mm Hg=0.133 kPa),随后2月余多次测血压波动在150/105 mm Hg~170/130 mm Hg之间,先后就诊于两所医院,尿常规检查:PRO ~ ,诊断为“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16岁.因头痛、发热4 d伴烦躁、恐水1 d入院.曾到外院就诊,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遂转入我院.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00 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2 次/min.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1岁.因停经7个月,发现血压升高、腹痛、抽搐3 d就诊.体检:血压最高达23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腹部呈孕7个月大小,Murphy征阳性,全腹压痛和反跳痛阳性,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62岁 ,歼击机退休飞行员。1976年 1月体检时心电图出现房性早搏。同年 6月因心动过缓 (4 0~ 60次 / min)住院。入院检查 :血压 12 0 / 70mm Hg(1mm Hg=0 .13 3 k Pa) ,心界不大 ,心尖部可闻及 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律齐。心电图双倍运动试验出现房性早搏 ,P-R间期延长。阿托品试验 5 min时心率 79次 / min,10 min 时心率115次 / min,呈房性心动过速。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询问病史表明 ,患者喜欢体育活动 ,平时运动量较大 ,并长期坚持。经专家会诊 ,诊断为“运动员心脏”,结论 :飞行暂不合格。归队后参加各项…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73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不清,并逐渐加重,仅可辨别手动.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内分泌改变.体检:一般状态好,血压150/96 mm Hg(1 mm Hg=0.133 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眼仅辨别手动,四肢肌力正常,未见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潜艇艇员,健康疗养入院.大体检各科无明显异常,三酰甘油(TG)3.87 mmol/L,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胸透、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时血压138/89 mm Hg,自诉以前在安静状态下曾测得血压140/88mm Hg,无不适主诉,后多次偶测血压正常.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0岁.因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3 d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8 × 109/L,血、尿淀粉酶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血压:135/80 mm Hg(1 nun Hg=0.133 kPa).体检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4岁,间断性腹痛1个月.疼痛主要位于脐周,程度较重,间歇发作,与进食尤关.体检:脐周深压痛,无反跳痛.实验窒检查除外胰腺炎,血常规各指标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为1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