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脑复苏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重点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治疗是脑复苏的重要手段,使用越早,治愈率越高。2003年10月起,我科用有重点监护设备的高压氧舱,开展脑复苏的早期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高压氧治疗舱及其重点监护设备构成:10人常规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脑复苏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将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成早期HBO治疗组(发病l周内)和晚期HBO治疗组(发病1周后),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2组的HBO治疗压力、疗程均相同,但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不同.评定标准采用“2001年中国重新修订的PVS诊断和疗效评分标准(南京标准)”,在HBO治疗前和发病后的第6个月进行意识状态评定.结果 早期HBO治疗组18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4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2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7人(无效),有效率50.0%:晚期HBO治疗组53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9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1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4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25人(无效),有效率为4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有效率与国内外报道的脑复苏成功率(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的HBO治疗可改善部分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保护残存神经细胞,提高智能水平,但早期、超早期HBO治疗不能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Neumar等[1]2008年提出的心脏骤停后综合症(post 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它包括:(1)心脏骤停后脑损伤,(2)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3)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4)持续诱因性病变(引起心脏骤停的未解除的病理过程).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每个组份均具有潜在的可治疗性. 一、心脏骤停后脑功能障碍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脑功能障碍是死亡的常见原因.CA复苏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影响脑复苏的重要因素,脑灌流不全影响CA复苏后脑功能恢复.正常血压下CA(≥10 min)复苏后脑灌流不全的再灌流过程分为4期[2]:(1)多灶性无再灌流:CA复苏后即刻发生,它与脑微循环改变和低灌流压有关,通过升高血压而提高脑灌流压,此期是可以逆转的;(2)短暂全脑反应性充血:持续15 ~ 30 min,可能与脑血管麻痹有关,同时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轻微短暂升高;(3)延迟性、持续全脑多灶低灌流:CA后2~12 h明显,此期ICP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4.
5.
6.
心肺脑复苏后高压氧综合治疗抢救电击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7岁,电工.1996年9月24日不慎遭电击伤,不省人事,约20min后送达医院,来院时见呼吸停止,ECG示室颤.即予心肺复苏术(CPR),气管内插管、正压供氧并反复行3次电击复律等综合抢救.15min后心跳呼吸恢复,深昏迷,间有抽搐.在常规予循环呼吸兴奋剂、脱水剂、止痉、激素、营养脑细胞、能量及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下,于起病4h后自主呼吸及有效循环稳定,即送高压氧(HBO)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 《人民军医》1998,41(5):272-273
随着医院外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提高,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明显提高。但即使生命得以挽救,幸存者中约有20%遗留永久性脑损害,约40%意识不能恢复乃至死亡。因此,脑复苏仍是心肺复苏后最棘手的难题。1 早期心肺复苏是脑复苏成功的基础  脑组织没有氧储存,对缺氧异常敏感。缺氧10s就可意识消失,缺氧15s可有数分钟昏迷,缺氧3min可致数日昏迷。心跳停搏4~6min就可造成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完全无氧的情况下,大脑皮层细胞生命时间不超过8min。心跳骤停经过复苏后,不同器官内氧供应恢复的时间为1~40min。而脑组织在复苏开始数分钟仅有某些部…  相似文献   

8.
脑复苏需要综合治疗,除低温外,脱水治疗也是重要措施.但若掌握不当,也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如低血钾、血液过度浓缩,高张综合征等;另一方面,停止低温和脱水过早,同样不利脑水肿的治疗.例1为产科患者,失血量达3000ml致心跳停止,经胸外心脏挤压、电击除颤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高压氧治疗在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014年在我院行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5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重要性。结果:1例完全康复,2例轻度神经系统损害,2例持续植物人。结论:在亚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患者成功与否,与心肺复苏后应用高压氧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治疗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因头晕,走路不稳,出汗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15 d,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有间断吸食海洛因史2年,曾3次在戒毒所治疗.查体:体温脉搏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差,走路不稳,需人搀扶,消瘦面容,皮肤潮湿,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目稍向上斜视.心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腱反射稍亢进.辅助检查:CT检查正常,MRI检查双侧大脑半球额、顶、颞、枕叶白质区及小脑半球街状核、内囊后肢出现双侧对称的长T1、T2信号,边界清晰,中线结构居中.  相似文献   

11.
例1患者男,61岁。患冠心病7年,因血管性头痛于1993年12月作高压氧(HBO)治疗。入舱前,一般情况好,无心绞痛发作,血压18.0/12.0kPa(1kPa=7.5mmHg),心率60/min,心律规整,心音低钝;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采用12人高压氧舱”,空气加压至0.2MPa(2ATA),戴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吸空气,加减压各25分钟,每日1次。前7次治疗患者自觉良好;第8次治疗时,因午睡误时,急速赶来进舱,于吸氧5分钟时突感心前区持续剧痛,大汗淋油,面色苍白,口唇发组。遂置乎卧,终止吸氧,日含用诏甘油,住压6分钟出…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对8例心脏停搏超过30 min 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贾清仁 《人民军医》1995,(11):55-56
1维持有效循环(四字处理:纠补降增)1.1纠正心率及心律紊乱1.1.1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在150次/min以下,心律规整,心电图窦性P波QRS波的时间和形态正常。治疗:针对病因,常见失血性休克等。毛花式丙(西地兰)0.2~0.4mg静点。1.1.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在150次/min以上,第一心音时强时弱并有分裂,心律欠现整,心电图无P波或P波少于QRS波,二者无固定关系,连续3个或3个以上迅速搏动畸形的QRS波,频率在150~250次/min间,QRS波大于0.12s,T波与QRS波方向相反。治疗:(1)利多卡因(赛罗卡因)50~100mg小壶内快速…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在三例心肺复苏后期的应用陶国璋,孟军,郭长征,魏涛,王乃燕心肺复苏后期,高压氧(HBO)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阻断脏器缺氧损害的恶性循环,改善预后。现将我院应用HBO在3例心肺复苏后期的经验报告如下。一,病历摘要例1男,60岁,因冠心病入...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预防外伤性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王录全 《民航医学》1992,2(2):40-41
高压氧疗法是心脑复苏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我院自1985年起应用高压氧治疗心脑复苏后脑缺氧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复苏一般是指心肺复苏成功后针对脑缺血、缺氧所致意识障碍(也包括心肺复苏以外的意识障碍)而进行的治疗。其目的是使患者意识恢复。脑复苏是涉及全身生理、生化、病理等变化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较长,伴有脑严重缺氧损害的复苏更为困难。近年来对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较快,而脑复苏的研究进展相对迟滞。脑复苏为衡量复苏成败的关键,意识恢复是脑功能复苏的标志。一、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脑组织,同其它组织比,耗氧量最大,贮氧最低,对缺氧最敏感。它每分钟需要750~100Oml血液运输50~60ml氧气,同时需75~100mg…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4岁,本院医生。因右耳耳鸣、听力下降3d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16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耳耳鸣、听力下降,无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无视力下降,即到耳鼻喉科就诊,做电测听检查示:包括低频、高频段在内的整个听力曲线下降到40dB左右,给予静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酸腺甙(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辅酶A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的脑CT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红细胞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 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 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天.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0天清晨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指标.结果: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天较治疗前,RBC、Hct、MCH、MCHC、Hb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01或<0.05),MC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天较治疗第7天,Hct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O可使高原脱习服症者红细胞数减少,降低红细胞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