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胆管狭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良性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4例胆管狭窄患者行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胆管狭窄术,以胃大弯壁代替胆管缺损部分施行胆管胃壁成形术.结果 经4个月至5年的随访未出现胆管狭窄或反流性胆管炎,效果良好.结论 对良性胆管狭窄特别是损伤性胆管狭窄利用胃瓣进行修复,能保证胆道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胆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发生率约25%,胆管狭窄的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易损伤胆管。目前对良性的高位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手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及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等各式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3.
带蒂胆囊瓣修复肝门胆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高位胆管狭窄临床常见,多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炎症性狭窄,通常采用Roux—en—Y型胆管空肠吻合进行外科治疗。这种手术废弃了肝外胆道及Oddi括约肌的生理功能,带来的胆汁流向改变和消化道改建,易造成反流性胆管炎及胆管结石复发。为了保存胆道的生理功能,我们采用带血管蒂的胆囊瓣来修复肝门胆管狭窄与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体带蒂组织瓣修复手术后胆管狭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利用自体带蒂胆囊瓣、胃瓣和空肠瓣修复治疗手术后胆管狭窄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从1992年11月至1995年5月,利用自体带蒂组织瓣修复治疗的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病人进行了总结。男女各2例,年龄37~69岁,平均48岁。胆管狭窄Ⅰ型和Ⅱ型各2例。用自体带蒂胆囊瓣、胃小弯前壁胃瓣和空肠瓣分别修复治疗1例、2例和3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4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33~63个月.平匀50.5个月。无明显症状。长期疗效佳.结论 利用自体带蒂胆囊胆瓣、胃瓣和空肠瓣修复胆管.保留和利用胆管下端Oddi氏括约肌功能,是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尚需较多的病例积累以对其疗效作进一步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良性胆管狭窄多系医源性胆管损伤所致,由于胆道病变的复杂性,以及损伤初期不恰当的修复方法,导致后期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道外科的开展,此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为探讨不同类型胆道狭窄合适的修复方式,我们总结本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6例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胆囊瓣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 .方法 利用自体胆囊制成带胆囊动脉的组织瓣,在狭窄胆管广泛切开、扩大成形的基础上,修复胆管壁缺损.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0例,胆管镜取石致右肝管损伤1例,左肝内胆管癌侵及左肝管1例.随访至今,全组病例术后无胆漏,未出现返流性胆管炎,无结石复发.结论 本术式保留了Oddis括约肌的生理功能,同时达到了解除狭窄和畅通引流的目的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带胆囊动脉的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带胆囊动脉的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带胆囊动脉的胆囊瓣修制成半管状、管状的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结果 修复 11例胆道狭窄中 ,2例并发胆瘘 ,经 2~ 3周后治愈 ,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本术式基本保持正常的肝内、外胆管结构及正常的胆道环境 ,具有抗胆汁返流和逆行感染等优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985年以来采用带血管蒂胃壁瓣修复肝外胆管缺损12例。胆胆管瘘3例,胆总管结石并穿孔2例,手术后肝外胆管狭窄经切开整形致胆管缺损7例。缺损部位在肝总管5例,胆总管7例。胆管缺损大小2.5cm×1.0cm-4.5cm×1.5cm,术后经1-10年的随访,疗效满意,无胆道疾病的症状复发。作者认为本术式一举两得,即修复了胆管缺损,又不改变胆道、肠道原有解剖,避免了各式胆肠内引流的引起的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9.
带蒂胆囊壁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黄建富黄长玉沈娟陈燕凌章卫国肝胆管结石为我国常见病,常合并胆管狭窄。我院自1990~1996年应用带蒂胆囊壁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  相似文献   

10.
胆囊切除术误伤肝外胆管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灾害性胆管狭窄。我院2例手术误伤引起非周径胆管缺损,采用带蒂胆囊瓣修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胆道良性狭窄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人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并发症。方法随访5例胆道良性狭窄应用金属支架治疗的病人,由于反复出现寒战发热,合并支架内结石形成,胆管阻塞,其中4例行手术取出支架。结果4例病人手术取出金属支架,术中见金属支架被胆泥堵塞,胆管壁黏膜破坏,支架取出困难;行胆肠吻合胆管内置管引流。2例病人因置人金属支架后反复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衰竭死亡。结论金属支架不适合应用于良性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12.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hepatobiliary surgery.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is associated with major portal vein variation, which is not be found in literatures. A male patient with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was admitted to 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in March, 2010.The stricture was located in the hilar confluence with intrahepatic biliary dilation and hepatolithiasis. The result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that the hilar biliary confluence was compressed by the left portal vein and right anterior portal vein. The patient was cured after receiving gallbladder interposition, choledocholithotomy and T tube drainage. We suggested that the benign hilar biliary stricture due to portal vein variation may be named as biliary nut-craker syndro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采用内镜治疗的127例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ismuth Ⅰ型60例、Ⅱ型35例、Ⅲ型21例、Ⅳ型11例.分析不同Bismuth分型良性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效果.结果 127例患者入院后施行胆道成像+ERCP确定狭窄部位及严重程度.16例(其中BismuthⅢ型7例、Ⅳ型9例)患者因为胆管狭窄严重,首次内镜治疗时导丝及配件无法通过,放弃内镜治疗,转手术治疗.111例患者成功实施内镜治疗,成功率为87.4% (111/127).内镜治疗Bismuth Ⅰ、Ⅱ、Ⅲ、Ⅳ型胆管狭窄的有效率分别为95% (57/60)、86%( 30/35)、9/14和1/2.29例患者放置可回收覆膜金属胆管支架,82例放置塑料胆管支架.111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6例发生轻症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痊愈.内镜治疗1周后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右上腹胀痛、发热缓解率分别为73% (81/111)、83%( 74/89)、90% (73/81)和89% (68/76);术后8周上述指标缓解率分别为88% (98/111)、91% (81/89)、94%(76/81)和92% (70/76).111例内镜治疗成功的患者中97例效果良好,14例效果欠佳,转开腹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皮肤黏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右上腹胀痛、发热等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内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良性胆管狭窄发生的分子学机制及生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胆管狭窄(BBS)多继发于医源性及缺血性胆管损伤.随着肝胆外科与移植外科的发展,BBS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及瘢痕增生是BBS形成的重要因素,其发生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近年来,BBS的生物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临床应用尚不成熟,治疗效果仍需进一...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Portal hypertension (PHT) is seen in 15% to 20% of patients with postcholecystectomy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BBS). Preliminary portosystemic shunt (PSS) has been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direct stricture repair.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f primary repair without preceding PSS in patients of BBS with PHT and a patent portal vein is presente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3 patients with postcholecystectomy BBS with PHT managed between January 1, 2000 and March 31, 2006. RESULTS: 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 was performed in 11 patients. There was no major morbidity or mortality with minor complications seen in 3 patients. The median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3.5 hours with a median blood loss of 300 mL. All patients were asymptomatic at a median follow-up of 17 months. CONCLUSION: Hepaticojejunostomy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without prior portal decom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cholecystectomy BBS complicated by PHT but with a patent portal ve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中各因子在良性狭窄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信号转导通路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TGF-β受体I(TβR Ⅰ),TGF-β受体Ⅱ(TβRⅡ),Smad4,Smad7,CTGF蛋白以及CTGF mRNA在23例良性胆管狭窄组织及6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计算阳性表达率,并分析TGF-β1,Smad4及CT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GF-β1、TβR Ⅰ、TβRⅡ、Smad4、CTGF蛋白和CTGFmRNA在23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82.6%、87.O%、78.3%、82.6%、65.2%,高于其在6例正常胆管中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在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为70.0%,与正常胆管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4及CTGF在良性狭窄胆管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Smad/CTGF信号转导通路高表达是导致良性胆管狭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1974-2000年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81例,损伤后三月内手术者51例,三月后手术者30例。手术方式为肝门部胆管整形胆管空肠Y型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带蒂组织瓣修复(脐静脉瓣、胆囊瓣)术。分析两组术后肝功能的改变、黄疸消退时间、许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临床上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病人三个用内手术和三月后手术两组黄疸完全消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7d和65.4d,相差非常显著(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三个月后手术者,分别为15.9%和53.3%,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胆管再狭窄率相比较,分别为3.9%和16.7%,相差显著(P<0.05)。结论 对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病人,在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可能早期行胆道修复重建术比晚期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在1999年7月至2006年4月施行收治556例胆道手术中发生10例术后胆漏进行分析。结果10例原因不同的胆漏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密的术前检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畅的术后引流是治疗和预防胆道术后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ang YL  Tan WX  Feng ZY  Fu WL  Guo HW  Lang GL  Xi LG  Wang XG  Mao W  Lü WC  Wang XL  Wu SD  Yu H  Tian Z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04-1606
目的 探索利用胆道镜技术解决胆肠吻合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狭窄、结石复发的策略,探讨胆肠吻合术、胆肠吻合输出肠袢防胆肠返流人工瓣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4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患者全部采取输出肠袢人工防返流瓣。其中19例在空肠输入出袢处放置银夹标志。术后观察胆肠返流、复发、吻合口狭窄及其处理情况。结果 术后32例发生胆肠返流(32/47,68.1%),说明Roux—en—Y吻合术式中的人工瓣并没有很好的防返流作用;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通过金属标记物穿刺置管建立窦道,避免了再手术。6例胆肠吻合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通过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进行取石和吻合口狭窄扩张处理获得成功,1例死亡。结论 胆肠吻合术的银夹标志应用为胆道镜的治疗提供了简捷进入胆道内的路径,使复发的狭窄、结石治疗简捷化和安全化,充分发挥了胆道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狭窄及残余结石的作用;PTCS微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