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5例脑肿瘤卒中的临床诊治和病理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肿瘤卒中10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腺瘤49例,星形细胞瘤18例,转移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5例,髓母细胞瘤4例,脑膜瘤2例,桥小脑角神经鞘瘤2例,生殖细胞瘤2例,黑色素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室管膜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肿瘤卒中表现为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血肿。结论 肿瘤的血管性变化是脑肿瘤卒中的摹础,CT扫描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脑肿瘤卒中易误诊,需与其他出血性疾病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4例脑肿瘤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肿瘤卒中主要见于垂体腺瘤、胶质瘤、转移瘤,所占比例分别为44.1%、35.3%、11.8%。其余可见于脑膜瘤、颅咽管瘤等。所发生的脑肿瘤卒中,,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4例,脑梗死为2例。结论:了解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肿瘤卒中的病理机制 ,提高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 2 3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肿瘤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 13例 ,转移瘤 3例 ,脑膜瘤 2例 ,少突胶质细胞瘤 2例 ,听神经瘤 1例 ,垂体腺瘤 1例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1例。肿瘤卒中表现为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肿瘤的血管性变化是脑肿瘤卒中的基础 ,CT扫描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CT对脑肿瘤出血性卒中与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02—2015-02经病理证实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脑肿瘤出血性卒中165例,单纯性脑出血115例,均行MR T1W1、T2W1、CE-MR、SWI及CT检查,比较2组患者SMI及CT表现。结果 165例脑肿瘤出血性卒中患者CT显示明确高密度出血灶,边界清晰,CT显示瘤体72例,未见瘤体93例,83例出血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和单纯性脑出血病程不对称。脑肿瘤出血性卒中患者中出血完全覆盖肿瘤实质56例,不同程度强化109例,SWI扫描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者病变区未见增粗、迂曲血管低信号59例,其他106例可见;单纯性脑出血患者边缘轻度强化61例,无明显强化59例,SWI检查均未见血管低信号。SWI联合CE-MR鉴别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SWI、CE-MR(P0.01)。结论常规MR平扫基础上联合SWI及CT检查能有效提高脑肿瘤出血性卒中和单纯性脑出血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瘤卒中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常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而延误治疗,因而认识出血性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对及早诊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现将近十年来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10例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CT、MRI)及病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资料10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非外伤性颅内出血有各种各样的病因。脑肿瘤出血约占1~11%。本文报道了20例出血性脑转移瘤,16例经手术或尸检证实,4例根据病史和CT诊断。此20例出血性脑转移瘤中,来自恶性黑色素瘤8例、支气管肺癌8例和肾上腺瘤4例;约占黑色素瘤颅内转移的40%、肾上腺瘤颅内转移的70%和支气管肺癌颅内转移的5%左右。本文20例出血性脑转移瘤。6例为单发;14例为多发性颅内转移,其中5例可见多发出血性转移灶。所有出血性脑转移灶均见于幕上。临床上近期均有神经系统症状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脑肿瘤卒中误诊为脑出血的原因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近5a来收治的16例误诊为脑出血的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12例急性起病,4例亚急性起病;头部CT检查表现为高密度血肿影周围伴有不同程度低密度水肿影,其中均匀高密度病灶6例,不规则混杂密度灶10例;最终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胶质瘤10例,脑膜瘤4例,转移瘤2例。经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后13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脑肿瘤卒中初诊时易被误诊为脑出血,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出血性脑瘤卒中临床分型有:Ⅰ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6例);Ⅱ型为原有脑瘤症状加重(3例);Ⅲ型为头部外伤后脑卒中(3例)。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共存。结论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出血或脑外伤出血;除详细询问病史外,细致的临床及CT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 出血性脑瘤卒中临床分型有:Ⅰ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6例);Ⅱ型为原有脑瘤症状加重(3 例);Ⅲ型为头部外伤后脑卒中(3例).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共存.结论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出血或脑外伤出血;除详细询问病史外,细致的临床及CT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脑肿瘤早期高颅压症状表现不明显,且以卒中形式发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与脑梗死相似,使临床医师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本文对我院1992-2005年来10例脑肿瘤误诊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肿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重点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12例,经MRI、CT、病理证实的脑肿瘤卒中的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引起肿瘤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肿瘤生长造成的机械压迫浸润及病理生理变化而致血管本身或血流状态改变而引起。本组12例中11例手术治疗,目的为清除血肿为主,尽量切除肿瘤。7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2例病情恶化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为对症治疗。结论对脑肿瘤卒中出血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神经影像资料能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对病情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肿瘤卒中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肿瘤卒中在临床上较为常早。卒中一旦发生,必然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死亡率极高。本文重点探讨了脑胶质瘤、转移瘤和神经鞘瘤卒中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并癫痫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痫患者,对其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现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痫患者,在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余60例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病死率为25.0%。结果表明,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越早,发作频率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癫痫发作,对于成功抢救出血性卒中并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对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期对临床脑肿瘤卒中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我们收集2012-04—2014-06入住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肿瘤卒中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病12h内行CT扫描和灌注成像,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CT对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诊断,及2组的出血量情况、脑灌注参数如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卒中明确诊断22例,误诊为单纯性脑出血18例,诊断率为55%。2组出血量及脑灌注参数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出血量大于脑肿瘤卒中组,且高血压出血组脑灌注强于脑肿瘤卒中组。结论对脑组织非常规部位出血提高警惕,认真询问病史,仔细观察血肿的形态、周围组织结构,综合考虑或建议采取其他物理检查,方能减少误诊,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脑肿瘤卒中与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的表现更加特异。  相似文献   

15.
脑肿瘤卒中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发生肿瘤出血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脑内血肿或瘤体迅速增大,出血量大时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貌似脑卒中而被误诊误治。现将我科近五年来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瘤内切瘤技术切除大型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瘤内切瘤技术切除50例直径4 cm~7 cm的大型脑肿瘤。结果45例获全切,5例获次全切。术中出血平均不超过400 ml,平均输血200 ml,无手术死亡。1例发生瘤腔积血再手术清除,术后出现面神经瘫痪2例,3月后康复。近平均18个月随访,复发4例。结论在切除大型脑肿瘤时应用瘤内切瘤技术,肿瘤全切除率高,同时显著减少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LAPSS)在院前卒中诊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组病例选择院前接诊的以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表现的92例患者,通过LAPSS进行卒中筛查。结合最终临床诊断,评价LAPSS对院前卒中诊断价值。结果①9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卒中49例,其中24例为出血性卒中,25例缺血性卒中。漏诊4例,误诊4例,漏诊或误诊原因均与神经系统查体有关;②LAPSS筛查的统计学分析:灵敏度91.8%,特异度90.7%,漏诊率8.2%;误诊率9.3%,Youden指数0.83,阳性似然比9.87,阴性似然比0.09。完成LAPSS筛查平均时间为4分42秒。结论 LAPSS在院前卒中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急诊时可快速、准确判断卒中,值得院前急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肿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重点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12例,经MRI、CT、病理证实的脑肿瘤卒中的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引起肿瘤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肿瘤生长造成的机械压迫浸润及病理生理变化而致血管本身或血流状态改变而引起。本组12例中11例手术治疗,目的为清除血肿为主,尽量切除肿瘤。7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2例病情恶化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为对症治疗。结论对脑肿瘤卒中出血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神经影像资料能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对病情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数据库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结果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中完全性卒中944例,TIA56例。脑出血占23.4%;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6%,动脉硬化性梗塞占52.1%。各类卒中几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但发病年龄偏低,且女性为多,占59%。脑梗塞发病后在24小时内就诊者仅占约五分之一。糖尿病、心脏病、TIA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甘油三酯水平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为高。结论高血压在导致各类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心脏病、TIA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甘油三酯增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肿瘤卒中误诊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初诊时误诊为脑出血的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2~70岁,平均(48.3±11.8)岁;男性12例,女性5例;以急性起病为表现的14例,亚急性起病为表现的3例;头部CT平扫呈均匀高密度灶2例,不规则混杂密度灶15例;接受急诊开颅行血肿及肿瘤切除术者14例,早期保守治疗后再行限期手术者3例;术后13例好转出院,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效果欠佳自动出院。结论脑肿瘤卒中多以急性起病为表现,初诊时易误诊为脑出血,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及询问既往病史可降低误诊率,急诊开颅手术近期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