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既往的研究证明,由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到丘脑腹后内侧核存在着一条由四级神经元组成的传递本体觉信号的中枢通路。此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和邻接的小细胞网状核的一部分,第三级神经元存在于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缘伸延的“带状区”。本研究将PHA-L注入第二级神经元所在区域,不仅在“带状区”发现有很多标记终末,而且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区域内也发明较密集的PHA-L阳性终末,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的中枢通路的研究中,曾注意到一条由三级神经元构成的通路。为了证实此通路,本研究用Ricin跨节溃变与HRP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在光、电镜水平进行了研究。将Ricin注入大鼠咬肌神经,造成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及其中枢突的溃变,再将HRP注入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逆行标记感觉主核背内侧部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的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在光镜下观察到明确的中脑核神经元及其终末溃变象以及感觉主核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的HRP逆标细胞;在电镜下观察到中脑核神经元的溃变终末与后二者的丘脑投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轴-体和轴-树突触。从而确证了脑内存在一条由中脑核初级传入神经元,感觉主核背内侧部、三叉上核尾外侧部第二级中继神经元和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组成的三级通路。本文还对感觉主核背内侧部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中的地位,以及本文证明的三级通路与王百忍等发现的四级通路的并存及其相互关系做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在系统地探索三叉神经本体觉传递的中枢通路工作中,曾证明做为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中枢突主要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邻接的网状结构(Vodm-LRF)区。而此区的传出纤维又向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Vp)内缘伸延的一个带状区投射。此带状区腹侧达上橄榄核背侧,背侧达三叉上核及臂旁核,形成浓密的标记终末带。为了追踪此带状终末区的神经元向何处投射以及它在Vme—丘脑投射通路中的地位,本实验将HRP溶液注入于丘脑腹后核的不同部位进行了逆行追踪。结果表明,上述带状区的神经元主要投射到丘脑腹后内侧核的腹内侧部。结合本研究的一、二两篇的结果,作者推论传递面、口部本体觉刺激的中枢通路可能是由Vme,Vodm—LRF,沿Vp内侧延伸的带状区和丘脑等四级神经元组成。本文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有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HRP顺行、逆行标记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探索了王百忍等发现的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所在地-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区(Vodm)的核团形态及纤维联系,证实了此区存在着一个独立存在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之内的中继核团,它既接受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的投射,又向王百忍等所发现的此通路第三级神经元所在地的所谓“带状区”的腹侧部和背侧部都有投射。本研究的结果既证实了王百忍等发现的三叉神经本体党中枢通路在形态学上的可靠性,又对Vodm区的核团位置、形态、细胞构筑及传出联系做了全面的观察,证明它是此通路中的二级传入神经元所组成的核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三级核团内Par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方法 用HRP逆行追踪和包埋前免疫电镜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法。将WGA-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逆行标记投射神经元。结果 WGA-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VPM)后,WGA-HRP标记神经元主要分布在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以及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和上橄榄核背侧区(ADO)。电镜下可见PV样阳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WGA-HRP标记的胞体或者树突形成突触联系。另外PV阴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也与WGA-HRP标记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联系,这些胞体或树突偶尔为PV阳性。结论 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信息从第三级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传递的过程中,PV样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突触传递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Ricin注入大鼠咬肌神经,存活2周左右,再将HRP分别定位电泳于作为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三级传入神经元所在地的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传入神经元所在地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Vodm),初级传入的溃变终末与HRP逆标的树突间形成非对称型突触,确证了Vodm是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中继核团。突触后树突多为中间树突和近侧树突。此外,在Vodm区还发现来自Vpdm的顺行标记终末与非标记的树突形成突触。本研究证明Vodm区超微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1)轴-体突触极少见;(2)轴-棘突触少见;(3)突触小球结构少见;(4)大扇贝形终末较少见;(5)这一区域也有小颗粒泡和大颗粒泡终末。这些超微结构特征,可能是Vodm与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其它部位区别之点,也可能是本体感觉中继核团特有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既往的研究证明,由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到丘脑腹后内侧核存在着一条由四级神经元组成的传递本体觉信号的中枢通路.此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吻测亚核背内侧部和邻接的小细胞网状核的一部分,第三级神经元存在于沿三又神经感觉主核内缘伸延的“带状区”。本研究将PHA-L注入第二级神经元所在区域,不仅在“带状区”发现有很多标记终末,而且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区域内也发现较密集的PHA-L阳性终末,许多终末与中脑核神经无形成密切接触.对这种材料又向咬肌神经内注入HRP,观察到有一些HRP标记的中脑核神经元与PHA-L标记终末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通路中,由第二级神经元的核区向初级传入神经元发出有回返投射,并对其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已探明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中枢突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的背内侧部(Vodm)及邻接的网状结构(LRF)投射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用WGA—HRP顺行标记法追踪了Vodm和其邻接的LRF传出投射的终止部位,以期探索Vme—丘脑通路中第三级神经元的所在。结果发现Vodm及邻接的LRF除投射到一些脑神经运动核、臂旁核、下橄榄主核腹肢内端外,还发现了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沿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缘存在且向腹侧伸延的一个带状区内有浓密的标记终末终止。此标记终末带区在上橄榄核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以及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的背内侧部等处增大,而上橄榄核背侧及三叉运动核腹侧的终末区以往并无人注意到在此有与之相应的核团。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行束路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对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终末在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三级核团-“带状区”内的分布和来源、以及与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投射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组成“带状区”的四个核团,即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和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呈密集分布;(2)将逆行追踪剂四甲基罗达明(TMR-DA)注入丘脑VPM后,在上述核团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部分VGluT1样阳性终末包绕在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周围,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4)当切断三叉神经感觉根7d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手术侧Vpdm内的VGluT1样阳性产物明显下降,其他三个核团内无明显变化,但当切断三叉神经运动根8周后,则在手术侧Vsup内观察到VGluT1样阳性产物几乎完全消失,而Vpdm、AVM和ADO内并无变化。以上结果提示:(1)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三级核团-“带状区”的四个核团内均有大量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分布,但它们的来源有所不同,其中Vpdm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来自于外周的三叉神经节细胞,Vsup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来自于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而AVM和ADO内的VGluT1样阳性终末可能来自于中枢其他核团;(2)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从“带状区”向丘脑VPM传递的过程中,谷氨酸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普证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区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是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三级传入通路中继站。为证实此二处的GABA能丘脑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是否参与三叉神经本体觉的传导和初级整合并阐明其整合机制,用ricin毁损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及其终末,HRP逆行标记此区的丘脑投射神经元以及抗GABA免疫组化三者结合的方法,在电镜下发现:(1)中脑核神经元的溃变终末与该二区神经毯中的GABA能三叉-丘  相似文献   

11.
已往研究证明:三叉神经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网状结构(Vodm-LRF)和由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以及AVM和ADO等两个小核团所构成的“带状区”分别为三叉神经领域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二、三级神经元所在地。Parvalbumin(PV)是常见的钙结合蛋白。在该通路的Vodm-LRF和“带状区”内存在许多PV样阳性细胞。但这些PV样阳性神经元究系属  相似文献   

12.
已往研究证明 :三叉神经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网状结构 ( Vodm -L RF)和由三叉上核尾外侧部 ( Vsup-CL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 Vpdm)以及 AVM和 ADO等两个小核团所构成的“带状区”分别为三叉神经领域本体觉中枢通路的第二、三级神经元所在地。Parvalbumin( PV)是常见的钙结合蛋白。在该通路的 Vodm-LRF和“带状区”内存在许多 PV样阳性细胞。但这些 PV样阳性神经元究系属投射神经元抑或为中间神经元则未见报道。本文用 F G逆标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 1)将荧光金 ( F G)注入一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和带状区的 Vpdm、ATM和 ADO后 ,分别在对侧“带状区”和同侧 Vodm-L RF出现大量 FG逆标细胞。( 2 )上述部位有相当数量的 FG逆标细胞呈 PV样阳性。由 Vsup-CL、Vodm、AVM和ADO向丘脑投射的神经元中分别有 5 7%、5 5 %、11%和 4%呈 PV样阳性 ;而向丘脑腹后内侧核投射的 PV/ FG双标神经元分别占 Vsup-CL、Vodm、AVM和 ADO内 PV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 2 3 %、79%、5 3 %和 16%。这些双标神经元多呈中、小圆形、梨形或不规则形。由 Vodm-LRF向 Vpdm、AVM和 ADO投射神经元的 3 3 %、3 4 %和 5 0 %呈 PV样阳性 ;而向 Vpdm、AVM和 ADO投射的 PV/ FG双标神经元则分别占 Vodm-LRF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生后发育、表达和分布以及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新生(P0)大鼠所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胞体内均可观察到VGluT1的表达,3d(P3)时,VGluT1的表达最强,之后至P11,VGluT1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下降。P11后,在Vme神经元的胞体内未检测到VGluT1样免疫阳性产物,但在阴性胞体周围可观察到VGluT1样免疫阳性终末分布;(2)生后0d,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Vodm-LRF)、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内已可观察到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分布。生后7d,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开始在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出现;(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于生后12d在Vme、Vodm和Vpdm内和生后21d在Vsup-CL内分别观察到一些VGluT1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VGluT1可能与生后发育过程中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兴奋性联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Primary sensory information from neurons innervating whisker follicles on one side of a rat's face is relayed primarily through two subnuclei of the brainstem trigeminal complex to the contralateral thalamus.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were undertaken to sepa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incipal trigeminal nucleus (PrV) from that of 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SpV) to whisker evoked responses in the ventral posterior medial (VPM) nucleus in the adult rat thalamus. Extracellular single-unit responses of VPM neurons to controlled stimulation of the contralateral whiskers under urethane anesthesia were quantified in terms of receptive field size, modal latency, response probability and response magnitude. The SpV contribution to VPM cell responses was isolated by making kainic acid lesions of the PrV. The PrV contribution was ascertained by cutting the trigeminothalamic axons arising from SpV just before they cross the midline. After destruction of the PrV, the SpV pathway alone produced large receptive fields (mean: 9.04 whiskers) and long latency (mean: 11.07 ms) responses from VPM neurons. In contrast, PrV input alone (SpV disconnected) generated small receptive fields (mean: 1.06 whiskers) and shorter latency (mean: 6.74 ms) responses. With both pathways intact the average receptive field size was 2.4 whiskers and peak (modal) response latency was 7.33 ms. The responses with both pathways intac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ither pathway operating in isolation. Response probability and magnitude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We conclude that normal responses of individual VPM neurons re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input activity transmitted through both PrV and SpV path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