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光损伤Balb/C小鼠皮肤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P抗皮肤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uvB模型组:UVB照射60S;③GP乳膏I组;@GP乳膏Ⅱ组;⑤维生素E乳膏I组;⑥维生素E乳膏Ⅱ组;⑦基质I组;⑧基质Ⅱ组。I组均先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30min后照射UVB60s;1/组均先用UVB照射60S,30min后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采用隔日UVB照射7次Balb/C小鼠建立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中NF—KB抑制蛋白(IKB蛋白)、KB抑制蛋白激酶(IKK蛋白)及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表皮中IKB、IKK蛋白未见表达。UVB模型组小鼠表皮中IKB蛋白水平为0.40±0.07,IKK蛋白为2.01±1.75。GP乳膏I组与Ⅱ组IKB蛋白表达(分别为1.63±0.85和0.90±0.40)明显高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IKK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12和0.45±0.29)明显低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与维生素E组小鼠皮肤中IKB蛋白、IKK蛋白的表达结果相似。各组p38MAPK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GP乳膏I组与Ⅱ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54和0.571±0.090)明显低于UVB模型组(0.835±0.049),与维生素E组相似。结论UVB照射能促使NF-KB活化,激活磷酸化p38MAPK;1.5%GP乳膏能抑制UVB诱导的NF—KB通路及p38MAPK的激活,可能是其抗炎、抗光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前列腺Ⅰ号方对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给药组,10只健康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高、中、低给药组分别给予前列腺Ⅰ号方40g/kg、20g/kg、10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0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ENA)-78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指数、血清炎症因子IL-8、TNF-α及ENA-78水平和前列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总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前列腺指数、血清炎症因子IL-8、TNF-α及ENA-78水平和前列腺组织MMP-9、总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高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Ⅰ号方对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光损伤Balb/C小鼠皮肤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P抗皮肤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UVB模型组:UVB照射60 s;③GP乳膏Ⅰ组;④GP乳膏Ⅱ组;⑤维生素E乳膏Ⅰ组;⑥维生素E乳膏Ⅱ组;⑦基质Ⅰ组;⑧基质Ⅱ组.Ⅰ组均先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30 min后照射UVB 60 s;Ⅱ组均先用UVB照射60 s,30 min后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采用隔日UVB照射7次Balb/C小鼠建立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中NF-κB抑制蛋白(IκB蛋白)、κB抑制蛋白激酶(IKK蛋白)及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小鼠表皮中IκB、IKK蛋白未见表达.UVB模型组小鼠表皮中IκB蛋白水平为0.40±0.07,IKK蛋白为2.01±1.75.GP乳膏Ⅰ组与Ⅱ组IκB蛋白表达(分别为1.63±0.85和0.90±0.40)明显高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IKK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12和0.45±0.29)明显低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与维生素E组小鼠皮肤中IκB蛋白、IKK蛋白的表达结果相似.各组p38MAPK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GP乳膏Ⅰ组与Ⅱ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54和0.571±0.090)明显低于UVB模型组(0.835±0.049),与维生素E组相似.结论 UVB照射能促使NF-κB活化,激活磷酸化p38MAPK; 1.5%GP乳膏能抑制UVB诱导的NF-κB通路及p38MAPK的激活,可能是其抗炎、抗光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咖啡酸衍生物WSY6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H2O2组(1 mmol/L H2O2处理)和6.25、12.5、25 μmol/LWSY6组(分别用6.25、12.5、25 μmol/L WSY6预处理1 h后再用1 mmol/L H2O2处理1 h)。继续培养24 h后,用MTS法测定黑素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LDH释放量。部分黑素细胞分为抑制剂组(用p38抑制剂预处理1 h,再用1 mmol/L H2O2处理1 h)和H2O2组(直接用1 mmol/L H2O2处理1 h),处理完成后继续培养24 h,用试剂盒检测LDH的释放量。部分黑素细胞用25 μmol/L WSY6预处理1、2、4 h后,再用H2O2处理1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部分黑素细胞用6.25、12.5、25 μmol/L WSY6处理1 h后,再用H2O2处理1 h,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o?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黑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9.22% ± 1.31%,P < 0.05),细胞内LDH释放量增加(47.19% ± 4.85%,P < 0.05),ROS水平明显升高(18.37 ± 1.59,P < 0.05),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亦均升高。与H2O2组相比,6.25、12.5、25 μmol/L WSY6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52.48% ± 1.17%、60.21% ± 0.25%、78.32% ± 1.73%,P < 0.05),LDH释放量明显下降(21.99% ± 0.22%、15.38% ± 0.45%、13.18% ± 0.38%,均P < 0.05),25 μmol/L WSY6处理1、2、4 h组细胞内ROS显著下降(7.59 ± 1.00、6.22 ± 0.52、5.15 ± 0.48,均P < 0.05)。同时p38抑制剂组黑素细胞LDH释放量较H2O2组显著下降(P < 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WSY6预处理后,与H2O2组相比,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明显降低,p?p38表达下降,但p?ERK和p?JNK表达无明显变化;同时WSY6组p38 MAPK下游产物p?p53表达也下降,且WSY6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结论 WSY6对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38 MAPK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3-AB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PARP-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3-AB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存活至48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PARP-1、Bcl-2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PARP-1、Bcl-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PARP-1阳性细胞灰度值、血清中的OD值(opticaldensity)均较假手术组升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模型组心肌Bcl-2阳性细胞灰度值、血清中的OD值均较假手术组降低,3-AB治疗后其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PARP-1抑制剂3-AB可上调脓毒症大鼠大心肌Bcl-2的表达,对凋亡有-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mRNA表达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将7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LP组和血必净组,后3组按活杀时间再分为手术后12h、24h、48h和72h4个亚组,每组6只。各组于相应时间点经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6水平,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6mRNA的表达,并观察大鼠PLT的变化。结果CLP组大鼠血浆IL-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mRNA的表达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PLT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血浆IL-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mRNA表达显著低于CLP组(P〈0.05或P〈0.01),PLT在干预后24h、48h、72h也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浆前炎症因子IL-6蛋白质以及mRNA表达水平,并能明显升高PLT,从而防止脓毒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烟曲霉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内信号分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的影响。方法 106、107 CFU/ml烟曲霉悬液(106和107 CFU/ml烟曲霉组)、100 mg/L阳性刺激物β-葡聚糖(β-葡聚糖组)及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2 × 105/ml THP-1细胞共孵育1、3、6 h,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各组THP-1细胞TNF-α mRNA表达水平。107 CFU/ml烟曲霉悬液(烟曲霉组)、β-葡聚糖(β-葡聚糖组)及培养基分别作用THP-1细胞24 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107 CFU/ml烟曲霉体外作用THP-1细胞后15、30、60 min 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水平。采用20 μmol/L SB203580预先与THP-1细胞共培养2 h后,再用107 CFU/ml烟曲霉、β-葡聚糖或培养基作用6 h,检测各组THP-1细胞TNF-α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106、107 CFU/ml烟曲霉组、100 mg/L β-葡聚糖组及空白对照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0.983,P < 0.001),且随培养时间延长,THP-1细胞TNF-α mRNA水平增高(F = 701.680,P < 0.001)。107 CFU/ml烟曲霉刺激THP-1细胞24 h后,TNF-α蛋白水平(6 236.30 ± 437.12 ng/L)较空白对照组(132.10 ± 0.61 ng/L)明显升高(P < 0.01)。107 CFU/ml烟曲霉作用THP-1细胞30 min后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60 min时开始减弱。SB203580阻断的烟曲霉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3.83 ± 0.62)较未阻断的烟曲霉组(187.23 ± 21.62)明显降低。结论 人THP-1细胞体外与烟曲霉作用后激活信号分子p38MAPK并分泌TNF-α,表明单核细胞可能参与抗烟曲霉感染固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TGF-β1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4、TNF-α及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接受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随机均分为10组:脓毒症模型2h、6h、12h、24h、和48h组(造模后0.5h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1),TGF-β1干预2h、6h、12h、24h、和48h组[造模后0.5h尾静脉注射TGF-β120ng/(ml·250g)]。另12只SD大鼠用作对照组。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外周血TNF-α、肝脏NF-κB浓度。结果CLP术后6~12hTLR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明显减少,12h最低;肝脏组织中NF-κB的浓度从术后6h起即显著高于对照组,24h时达到最高并维持到48h后。TGF-β1干预组单核细胞TLR4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伴随肝脏表达NF-κB减少,但外周血TNF-α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在脓毒症,TGF-β1能下调单核细胞TLR4及肝脏NF-κB的表达,但TNF-α的生成增加。TGF-β1在脓毒症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复杂作用,可能并非通过TLR4来影响炎症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两种复苏方法对心跳骤停免复苏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探讨开腹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更为有效选择的复苏方法。方法健康的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m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比较2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6h后将兔处死,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对比2组的不同,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较常规心脏按压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自主循环恢复率高(P〈0.05)。细胞凋亡指数检测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为(12.7±3.4)%,显著低于常规心脏按压组少[(22.5±5.2)%P〈0.05]。结论开腹手术发生心跳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常规胸外按复苏压法更为有效。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法可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时肾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CP~1含量变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等量的两组,一组接受盲肠结扎及贯穿以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分别在致伤后1h、3h、6h、12h、24h、48h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时间点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随即将大鼠处死,取出肾脏,用碘化丙啶膜联蛋白V双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ELISA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上清中的TNF—α、MCP-1含量。对照组24只只行假手术,分别在1h、3h、6h、12h、24h、48h后采血,并随即处死,取出肾脏。结果CLP致伤组各时间点肾组织匀浆中TNF-α、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于致伤后3h达高峰。CLP致伤后1~3h肾组织匀浆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于致伤后3h达高峰,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均P〈0.01)。CLP组6h后各时间点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脓毒血症早期TNF-α和MCP-1即被激活,脓毒症引起的肾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苯并芘诱导的SZ95人皮脂腺细胞炎症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Z95人皮脂腺细胞分为对照组、1×10-5 mol/L白藜芦醇组、1×10-5 mol/L苯并芘组及白藜芦醇+苯并芘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Z95人皮脂腺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芳香烃受体(Ah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IL-36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和Th17细胞因子在扁平苔藓中的表达。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扁平苔藓及19名正常皮肤标本中IL-36γ、磷酸化-p38MAPK(p-p38)和IL-17A的表达。结果:IL-36/、p-p38和IL-17A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6.21%、79.31%和94.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标本阳性率为68.42%、15.79%和63.16%(均P0.01)。扁平苔藓组中,IL-36γ与p-p38、IL-36/与IL-17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两因子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38MAPK通路和Th17细胞因子可能与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EF1-AS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干扰皮肤鳞状细胞癌SCC13细胞LEF1-AS1的表达和过表达、抑制miR-612的表达,将SCC13细胞分为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无义序列的干扰LEF1-AS1组、干扰对照组,转染miR-612过表达序列、无义序列的miR-612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以及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与miR-612抑制序列的干扰抑制组,和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与miR-612抑制无义序列的干扰抑制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612的相对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p21)、Bcl-2家族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用LncBase Predicted v.2 在线预测网站预测lncRNA LEF1-AS1与miR-612之间的互补序列,将互补/非互补序列用于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与miR-612过表达及过表达对照基因共转染SCC13细胞,验证lncRNA LEF1-AS1与miR-612的结合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miR-612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低于过表达对照组(均P < 0.05),凋亡率高于过表达对照组(P < 0.05)。干扰LEF1-AS1组、干扰对照组、干扰抑制组、干扰抑制对照组miR-612的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50.78,P < 0.001),24、48、72 h时的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凋亡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扰LEF1-AS1组细胞中miR-612表达、凋亡率高于干扰对照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干扰对照组(均P < 0.05),而干扰抑制组细胞中miR-612表达、细胞凋亡率低于干扰抑制对照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高于干扰抑制对照组(均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4组细胞cyclinD1、p21、Bcl-2、Bax、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干扰LEF1-AS1组cyclinD1、Bcl-2、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均高于干扰对照组,p21、 Bax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干扰对照组(均P < 0.05);而干扰抑制组cyclinD1、Bcl-2、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均高于干扰抑制对照组,p21、 Bax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干扰抑制对照组(均P < 0.05)。共转染互补序列后,miR-612过表达组细胞荧光活性低于过表达对照组(t = 21.19,P < 0.001);而共转染非互补序列后,miR-612组细胞荧光活性与过表达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28,P = 0.78)。结论 lncRNA LEF1-AS1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机制与靶向miR-612相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MAPK信号通路调控长波紫外线(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组织蛋白酶K(CatK)的表达。 方法 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取自儿童包皮。Western印迹检测10 J/cm2 UVA照射前及照射后0.75、1.5、3和6 h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JNK(p-JNK)、JNK、磷酸化P38(p-P38)、P38蛋白的表达。800 nmol/L SP600125(SP)、10 μmol/L SB203580(SB)分别孵育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无UVA照射的对照组、SP组、SB组及10 J/cm2 UVA照射的对照(UVA)组、UVA-SP组、UVA-SB组。先以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UVA照射后1.5 h磷酸化c-Jun(p-c-Jun) 和磷酸化MAPKAPK2(p-MAPKAPK2)表达,再以RT-PCR 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照射后48 h CatK mRNA、蛋白的表达。 结果 皮肤成纤维细胞在UVA照射后0.75、1.5 h,p-JNK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4.77 ± 0.19和4.68 ± 0.09,p-P38分别为2.44 ± 0.13、2.30 ± 0.04,均较照射前(p-JNK为3.2 ± 0.27,p-P38为1.61 ± 0.08)显著升高(均P < 0.05);而在照射后3、6 h的表达与照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c-Jun在UVA-SP组表达(2.55 ± 0.48)、p-MAPKAPK2在UVA-SB组表达(1.16 ± 0.12)均显著低于UVA组(分别为4.85 ± 0.96和2.46 ± 0.09),均P < 0.05。UVA-SP组、UVA-SB组CatK mRNA、蛋白的表达分别降为UVA组的38.9%、28.7%和55.7%、49.6%(P < 0.05),UVA-SP组CatK mRNA、蛋白的表达也均显著低于UVA-SB组(P < 0.05)。 结论 JNK和P38信号通路在调控UVA上调的皮肤成纤维细胞CatK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受调控效应。 方法 1.5、4.5、7.5、10、20、30、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8 h,对照组细胞除不进行UVB照射外,其他处理同各剂量UVB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照射后2、4、8、12 h 4个时间点,细胞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使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目的条带吸光度,以相应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与GAPDH蛋白内参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表示相对蛋白含量。 结果 7.5、10、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 < 0.05),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上调显著(P < 0.05),且都在50 mJ/cm2照射后效应最为显著(P < 0.05)。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磷酸化产物水平出现上调,在处理后的12 h,与对照组(10.277 ± 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844 ± 2.023,P < 0.05),而p38和JNK磷酸化产物水平在照射后2 h即开始上调(P < 0.05),4、8、12 h,p38和JNK与对照相比,UVB照射后虽存在着显著地磷酸化水平差异(P < 0.05),但随时间推移JNK磷酸化产物水平这种上调的趋势逐渐弱化(P < 0.05)。 结论 在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16.
磷酸化ERK,p38MAPK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磷酸化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增生、消退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血管瘤(增殖期26例、消退期21例)组织中磷酸化ERK和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ER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67.71±12.68)%和(21.54±6.85)%;磷酸化p38MAP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83.78±5.25)%和(57.79±7.63)%;增生期磷酸化ERK与p38MAPK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而消退期呈负相关。结论磷酸化ERK和p38MAPK参与血管瘤的增生、消退过程;ERK通路可介导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存活,而p38MAPK可能主要在消退期传递内、外源性凋亡信号,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寻常痤疮患者囊肿皮损中白介素6(IL?6)的表达,并观察痤疮丙酸杆菌体外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信号分子p38MAPK及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例痤疮患者囊肿皮损和6例健康人皮肤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用2 × 106、2 × 107、2 × 108 CFU/ml灭活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或脂多糖(100 μg/L)刺激THP?1细胞,同时设培养基对照组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先用20 μmol/L SB203580处理,再用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刺激),作用不同时间(1 ~ 6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IL?6含量。2 × 108 CFU/ml灭活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刺激THP?1细胞15、30、60 min或脂多糖(100 μg/L)刺激30 min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 痤疮囊肿皮损和健康对照皮肤IL?6 mRNA水平分别为3.680 ± 0.790、1.155 ± 0.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047,P < 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痤疮丙酸杆菌组、脂多糖组、培养基对照组IL?6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2.3,P < 0.001,ν = 4),痤疮丙酸杆菌刺激1、3、6 h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 = 526.6,P < 0.001,ν = 2)。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组、脂多糖组、培养基对照组上清液中IL?6浓度分别为(1 618.22 ± 32.23)、(3 212.06 ± 353.00)、(147.10 ± 0.53) n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ν = 2,F = 102.35,P < 0.01)。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于THP?1细胞15、30、60 min后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升高。SB203580组THP?1细胞IL?6 mRNA水平与未抑制组比较明显降低(t = 15.91,P = 0.004)。结论 寻常痤疮患者囊肿中IL?6 mRNA水平显著升高。痤疮丙酸杆菌体外可激活人THP?1细胞信号分子p38MAPK,促进其分泌IL?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天疱疮棘层松解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HaCaT细胞与寻常型天疱疮IgG(PV-IgG)共培养建成天疱疮细胞模型后,再加入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共培养,以PV-IgG诱导的天疱疮细胞模型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解离实验定量分析卡巴胆碱对棘层松解的逆转情况,用免疫荧光方法定性观察桥粒蛋白变化;分别用RIPA和Triton X-100裂解细胞,得到总蛋白和胞质蛋白,用蛋白免疫印迹灰度值定性分析HaCaT细胞表面与黏附相关的桥粒芯蛋白3(Dsg3)、桥斑珠蛋白(PG)的变化,不同时间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磷酸化水平;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上述细胞表面蛋白在mRNA水平的变化;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定性分析Dsg3与PG相互作用的变化情况。 结果 PV-IgG组细胞碎片数为46.67 ± 2.03,卡巴胆碱组为18.67 ± 2.52,两组比较,t = 11.22,P < 0.01;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卡巴胆碱可以逆转PV-IgG所致的桥粒分子内化。在天疱疮细胞模型中,细胞总的Dsg3和PG含量下降,非桥粒部分的Dsg3下降,非桥粒PG含量增加,且Dsg3与PG的相互作用减弱,加入卡巴胆碱后可逆转上述变化。卡巴胆碱也可使Dsg3 mRNA的相对表达量(2-△△Ct)由1.428 ± 0.215增加至4.974 ± 0.948(t = 3.65,P = 0.01),PG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由1.563 ± 0.247增加至13.420 ± 1.715(t = 6.85,P < 0.01)。磷酸化实验中,卡巴胆碱可以抑制EGFR磷酸化,而对p38 MAPK磷酸化无明显影响。 结论 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具有逆转棘层松解的作用,这种逆转作用的机制可能包括:抑制Dsg3和PG内化并增加其表达,增强Dsg3与PG的相互作用,抑制棘层松解关键信号EGFR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