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窗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Philipsen(1956年)提出将具有角化上皮的牙源性囊肿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1971年WHO简化囊肿的分类,将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归为一类,但不是所有的始基囊肿都是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占颌骨囊肿的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在正常牙囊或残余牙板上皮及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正常牙囊或残余牙板上皮中呈阴性表达,PCNA在角化囊肿及始基囊肿中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5%和2.7%,统计学检验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角化囊肿比始基囊肿可能更具有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3.
364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治疗与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牙源性囊肿364例,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分别占39.6%,22.8%,28.8%和8.8%。全部病例行囊肿摘除骨腔刮治术。手术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占77.1%)。囊肿复发率为5.5%,造釉细胞瘤变率为2.5%。本资料,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复发率/瘤变率近似,又明显高于含牙囊肿(P<0.05)。认为前两者组织学术源相同。提出根尖囊肿,含牙囊肿甚至始基囊肿囊肿区完好牙应予保留。除角化囊肿外,囊肿区保留牙与感染复发无明显关系。对术后感染,囊肿复发与瘤变防治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源性颌骨囊肿骨吸收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石蜡切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以10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囊肿体积采用骨腔注水法测定。结果牙源性颌骨囊肿上皮细胞iNOS阳性表达的病例28例,占50.91%,10例正常口腔粘膜iNOS表达均为阴性。在iNOS表达(-)~()各组中囊肿体积(ml)分别为2.08±1.92、4.71±5.55、3.16±2.98、1.18±1.36,(-)与(+)、()及(+)~()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尖囊肿、始基囊肿、角化囊肿iNO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吸收机理中iNOS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颌骨囊肿骨吸收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392例颌骨角化囊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较多见,由于其发生发展早期较难发现,对颌骨及牙齿破坏较大。本文对我院1980年~2005年1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392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颌骨囊肿10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颌骨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00例颌骨囊肿病例,按性质、大小分类,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诊治经验进行临床总结。大型囊肿35例(包括5例角化囊肿)均采取开窗减压术加二期刮除术,并非颌骨方块切除;中型囊肿采取囊肿刮除术;小型囊肿采取根管治疗术。结果:5年随访均未复发,治愈率90%以上。结论:在治疗颌骨囊肿时,应根据其类型、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在牙源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GFR3在正常牙囊或残余牙板上皮和牙源性造釉细胞瘤、角化囊肿及始基囊肿中的表达。结果:FGFR3在造釉细胞瘤、角化囊肿及始基囊肿中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9%、45%、8%,三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GFR3在正常牙囊或残余牙板上皮中呈阴性表达。FGFR3阳性细胞集中在肿瘤的细胞成熟区。结论:FGFR3可能与造釉细胞瘤、角化囊肿的发病机制及终末分化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的X线诊断(附66例分析)南京市口腔医院放射科王铁梅,吴定,廖波在颌骨单囊性、多囊性病变中牙源性角化囊肿甚为常见,其X线表现影象复杂,常易与其它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相混淆。且角化囊肿较易复发。因此,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准确地为临...  相似文献   

9.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多发生于颌骨,呈侵袭性生长,且复发率高的牙源性良性病损。一类原发于颌骨外软组织,且具有OKC组织学特点的病变被称为外周性牙源性角化囊肿(peripheral odontogenic keratocyst, POKC)。本文报道1例右颊黏膜POKC,并就临床特点和起因等进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0.
发育性根侧囊肿(developmental lateralperiodontal cyst,LPC)是指发生于萌出牙根侧、临床上和组织学上不能诊断为炎症来源的囊肿或角化囊肿的一种牙源性发育性囊肿。目前,在颌骨囊肿的分类中将其作为牙源性发育性囊肿的一种独立类型。本文复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复发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33例颌骨内复发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特点。结果手术时残留囊壁或有子囊残留易复发,术后应长期随访。结论术前应明确临床分类和病理分型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负压吸引联合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角化囊肿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负压吸引联合刮治术对牙源性颌骨角化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七年我科就诊的17例波及范围较大的颌骨角化囊肿患者,采用囊肿局部开窗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4、6、12个月,对仍存留的颌骨囊肿行二期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2月,4例囊腔完全消失,囊腔体积缩小平均比率为65%;术后4月,11例囊肿囊腔缩小在75%以上,同期给予了刮治术;术后6月,其余2例缩小平均比率在80%以上,给予囊肿刮治术。所有病例平均治疗时长3.76个月。结论采用负压吸引联合刮治术,可有效治疗颌骨角化囊腔、缩短治疗时长。  相似文献   

13.
袋形术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fic odontogenic ttlmor,KCOT)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牙源性颌骨囊肿,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可导致严重的颌骨破坏,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倾向.WHO(2005)头颈部肿瘤新分类已将其归属为肿瘤.  相似文献   

14.
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1例天津口腔医院颌面外科(300041)杨韶华,马其云自1956年Philpesn报告牙源性角化囊肿以来,普遍引起重视。近年研究认为本病具有显著复发倾向和潜在的肿瘤性质。为了加深对本病多发倾向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颌骨多发性角化...  相似文献   

15.
袋形缝合术治疗颌骨巨大角化囊肿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骨巨大角化囊肿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 ,作者对三例“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合并颌骨巨大角化囊肿患者施行袋形缝合术 ,取得良好效果。认为这种方法手术范围小 ,创伤小 ,保留颌骨 ,术后囊肿迅速缩小 ,为二期根治术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牙源性角化囊肿并非罕见,其x线表现有时不典型,加之合并感染,常易与始基囊肿、含牙囊肿、造釉细胞瘤以及颌骨骨髓炎等相混淆。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仅就我院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12例,结合文献加以分析讨论,供参考。一般资料 12例中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为10~51岁,其中30~40岁7例,30岁以下及40岁以上者分别为2及3例。从发病至来院就诊的时间为15天~10年,其中半年以内者5例,1~4年5例,另2例长达10年。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颌骨膨隆,其中6例触诊为骨样硬,2例为乒乓球样  相似文献   

17.
1956年Philipsen从发生于头颅区的胆脂瘤中分列出7例颌骨囊肿。因为他认为这些囊肿为牙源性,不属炎症来源,于是提出牙源性角化囊肿这一名称。该术语反映了其组织发生和明显的组织学特点。此后,普遍认为典型角化囊肿的组织学特点为上皮衬里一致,基底层发育良好,腔面有皱折的不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在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和血清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角化囊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18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和血清中sIL - 2R进行检测。结果 角化囊肿患者囊液及血清中sIL - 2R水平高于其他颌骨囊肿 ;角化囊肿术后复发患者囊液和血清中sIL - 2R水平高于初发者。结论 角化囊肿囊液中高浓度sIL - 2R存在与角化囊肿具有高复发倾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Persistent”是持久、不断的意思。标题中用一个错别字来强调笔者长期以来对颌骨“cyst”的偏爱,牙源性角化囊肿(OKC)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升支部的囊肿,与其他牙源性囊肿不同,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具有某些肿瘤的特征.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是口腔颌面部较为特殊的一类疾病。笔者与它“萍水相逢”,“不嫌不弃”,一路走来,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在WHO对头颈部肿瘤的新分类(2005年)中,将其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归属为良性牙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源性囊肿是一组常见于颌骨内的良性病变,一般可根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发现作出初步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囊肿类型、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及罹患部位等决定。青少年含牙囊肿,预期囊内含牙可自行萌出者,可采用袋形术。病变范围较小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刮除术为最好的治疗方法。若根尖周囊肿的病源牙可保留,术前应完成根管治疗。术中辅以Carnoy液处理囊壁可减少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破坏范围大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可选择第一期袋形术,第二期刮除术,有利于减少邻近结构的损伤。颌骨切除术较少应用于治疗颌骨囊肿,主要适应证是病变破坏范围大,多次复发的牙源性角化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