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正>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发病率占颅脑损伤的6.1%~15.9%[1,2],男性多发[1]。因其临床表现高度多变而无特异性,且常被原发伤症状所掩盖,特别是血栓较小或存在硬膜外血肿时[3],容易被误诊、漏诊,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CVST患者预后的关键[4]。本文复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颅脑损伤继发CVST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CVST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治疗疗效佳。结论 CVST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头部CT及MRV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肝素抗凝及静脉溶栓为主,必要时可联合介入溶栓治疗,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对37例CVST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以感染、产褥期为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等为主,伴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如偏瘫、癫发作等,CT可见条索征、空三角征及脑水肿征。MRI、MRV和DSA诊断率较高。结论 CVST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有一定难度.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已成为诊断CVST的主要影像学手段.目前用于诊断CVST的主要成像序列有时间飞跃血流成像(time-offlight MRV,TOF-MRV)、相位对比血流成像(Phase-Contrast MVR,PC-MRV)、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血流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V,3D CE-MRV).本文对三种MRV方法的成像原理及其在CVST诊断中的价值与潜在误诊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8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 18例CVST患者以年轻人为主,发病初期分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病毒性脑膜炎3例、病毒性脑炎1例、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脑出血2例、偏头痛2例、脑梗死和出血性脑梗死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平均误诊时间7 d(1~30 d)。CVST以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最为常见,绝大多数病因不明。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极高。针对年轻、产褥期妇女、突发进行性加重或不典型头痛,或既往头痛性质如头痛频率、部位、程度发生变化时都要排查CVST。应重视腰穿和脑脊液测压检查,发现头痛伴颅内压增高时需行头颅MRV或DSA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CVST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与死亡率。方法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结果 CVST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确诊主要依靠CT、MRI、MRV及DSA等影像学进行分析。经抗凝、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有明显降低。48例患者中,治愈者26例(54.17%),好转者14例(29.17%),无效8例(16.66%)。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多种,发病形式多样,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最常见的临床特征。结合CT、MRI及MRV可对其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行DSA检查。早期使用抗栓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武强  严华  陈文军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5):308-310,29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常被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及影像学的发展,使本病确诊率不断提高,而且大部分病例能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大大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年发病率大约为2~4/100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病死率达5%~15%。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响着预后。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CVST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1]。随着MRI、MRV及DSA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传统治疗该病首选抗凝治疗,而CVST患者多为广泛血栓形成,单用抗凝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1].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常被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神经影像技术以及神经介入放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该病大部分病例能够得到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大大降低了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_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临床疑诊CVST的34例患者。行颅脑MRI平扫、MRV、SWI、3D CUBE T_1序列检查。将颅脑平扫与MRV的诊断结果作为确诊CVST的参照诊断,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3D CUBE T_1序列及SWI在患者及静脉窦血管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以参照诊断为依据评判CVST的阳性患者共9例,共累计24处病变静脉窦节段。3D CUBE T_1序列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7.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SWI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71;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与SWI相比,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对CVST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性高,能够为CV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以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此类静脉窦血栓形成患 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6年7月以“视力障碍”住院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34例。对患者的人口学 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本组34例患者中男性18例(52.9%),女性16例(47.1%),平均发病年龄(36.1±12.9)岁,亚 急性起病11例(32.4%),慢性发病23例(67.6%)。34例患者中感染引发疾病的有5例(14.7%);非 感染因素29例(85.3%)。临床症状中视力下降29例(85.3%)(双眼视力下降23例,单眼视力下降6 例),阵发性黑蒙8例(23.5%),复视1例(2.9%)。伴随头痛9例,眼痛1例,颈痛1例,耳鸣2例,头晕1 例,症状性癫痫2例。主要体征为视盘水肿29例(双眼视盘水肿27例,单眼视盘水肿2例);静态视 野检查中仅6例(17.6%)正常,18例(52.9%)表现为弥漫性视野缺损或全视野缺损,其中双眼受累11 例(32.4%),单眼受累7例(20.6%)。33例患者行腰穿检查,颅内压<180 mm H2O者1例(3.0%),颅内 压180~330 mm H2O者14例(42.4%),颅内压﹥330 mm H2O者18例(54.5%)。34例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 有7例(20.6%)仅累及1个部位静脉窦,26例(76.5%)累及2个或2个以上部位静脉窦,有12例(35.3%) 出现脑实质或脑膜病变,而多达22例(64.7%)无新发脑实质损害。 结论 以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静脉窦血栓好发于中青年,多隐匿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颅压, 近一半患者静态视野损害重,血栓好发于横窦和乙状窦,且好发于多个部位静脉窦,多数无明显的 脑实质损害。  相似文献   

13.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is a rare, seriou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It can be a sequel to various 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head injuries or local inflammations. We report a case of a young woman with no risk factors detected, who developed a massive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She had progressively worsening symptoms, including left hemiplegia, aphasia, tonic-clonic seizures and unconsciousness. The diagnosis was supported by CT, MRI and angio-MRI findings. The intensive i.v. heparin and streptokinase treatment, as well as antibiotics, resulted in full remission of all patient's symptoms. The case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影像特点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影像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影像特征及相关文献. 结果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烦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MRI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顶叶近大脑镰处梗塞或夹杂有出血性改变. 结论头痛、烦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脑静脉窦血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MRI的特征性表现为脑肿胀,顶叶的局部性梗死,多数伴有出血.  相似文献   

15.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脑静脉 回流受阻、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具有较高死亡率。成年女性则以口服避孕药物和 围产期多见。由于妊娠引起的CVST危险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对妊娠合并CVST的诊治具有一 定难度。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妊娠相关CVS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等 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早期发现、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4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14例患者中表现为头痛的有12例,伴有呕吐者2例,癫疒间发作者5例,伴有意识障碍者6例,伴有肢体瘫痪2例,伴有失语者1例。所有患者MRV均提示静脉窦显影不佳或不显影。给予抗凝治疗后,出院时9例症状好转,4例复诊痊愈,1例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血管成像,抗凝是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7.
MRI和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RI和MRV对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受累的脑静脉和静脉窦有上矢状窦9例,横窦5例,直窦3例,乙状窦2例,大脑大静脉合并大脑内静脉2例。常规MRI可见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内信号高低不一,11例脑实质内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表现,其中4例合并出血。增强扫描15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9例脑实质内出现脑回样强化。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CVST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例,女性12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2±5岁。12例有明确病因,多数以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临床表现以颅高压三主征及皮层功能损害的局灶症状体征为主。缓慢起病者确诊时间延长。疾病易误诊为单纯的脑出血、脑梗死等。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以皮质为主的梗死或水肿,可伴出血。治疗以抗凝、脱水为主。4例治愈,5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 CVST患者临床差异较大,缺乏特异性,需要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及早行MR I+MRV检查,及早抗凝。  相似文献   

19.
白塞病(Behçet's disease,BD)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神经白塞病 (neuro-Behçet's disease,NBD)在BD发病率中占2.5%~49%,是导致BD预后差的重要因素。NBD通常分为 脑实质型和非脑实质型(后者也称血管性NBD),在血管性NBD中,除了常见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之 外,也陆续有报道其他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缺血性视神经病等不同类型 的血管损害,病变位置已经涉及脑实质,扩展了以前血管性NBD定义的范畴。BD相关卒中临床表现各异, 易被忽视或误诊,本文对BD相关卒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MR征象及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的技术方法。方法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2~51岁,全部经常规MRI及MRV检查,2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经DSA检查证实。结果4例患者平扫SE序列均可见静脉窦内正常流空信号消失,代之以异常等或高信号。出血性脑梗死3例;广泛脑肿胀及脑水肿1例。MR增强可见静脉窦异常低信号或闭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contrast enhanced magna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CE-MRV)见受累静脉窦腔内血流信号不规则或信号完全消失。结论MRI结合3D-CE-MRA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