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T型掌骨接骨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16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0~61岁,平均35.9岁;左侧7例,右侧9例;3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骨折复位后均采用T型掌骨接骨钢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并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采用Rockwood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8~13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钢板松动或断裂、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Rockwood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疗效为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结论:应用T型掌骨接骨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采用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1~56岁,中位数40岁。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14例;掌骨骨折29例,近节指骨骨折11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掌指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1±0.74)周。参照手指总主动屈曲度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2例、良6例、差2例。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三维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手指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外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治疗了16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为16~8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坠伤3例,摔伤9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AO分型:A型11例,B型3例,C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0~210 d。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腕关节活动度等,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70~120 min,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肌腱刺激等并发症。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10~22周。末次随访时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尺骨变异、腕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评定,优9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关节外楔形或牵开截骨术结合掌侧锁定钢板能够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畸形愈合,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小儿肘关节和前臂同侧骨折在生长中儿童中属罕见型损伤。很多作者对这种损伤不够重视,文献报道寥寥无几。作者于1981年—1984年4月份期间治疗24例小儿肘关节和前臂同侧骨折。男20例,女4例。年令范围:5—12岁。高发病年令:7—11岁。每岁平均发病率为6例。左侧16例,右侧8例。左侧高于右侧。骨折分类:1、肘关节髁上骨折合并前臂骨折,13例;2、肘关节髁上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骺分离,4例;3、肘关节脱位合并前臂骨折,3例;4、鹰嘴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骺分离,2例;5、肱骨外髁骨折分离两例,一例合并同侧鹰嘴骨折,一例合并同  相似文献   

5.
同侧肱骨髁上骨折并桡骨远端骨骺分离临床上比较少见 ,治疗亦较困难。我院自 1993~ 1998年共收治该类损伤 2 1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6岁 ,平均 9岁。左侧 14例 ,右侧 7例。肱骨髁上骨折均为伸直型 ,其中尺偏移位 18例 ,桡偏移位者 3例 ;2例患者为肱骨髁上开放性骨折 (1例合并桡神经断裂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均向背侧移位 ,按 Salter分型法分 型损伤 1例 , 型损伤 2 0例 ;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2例 ,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1例。2 治疗方法根据患儿年龄分别采用臂…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16例成人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患者,均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定期复查X线片,通过随访记录患者骨性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超过9个月随访,平均10.4个月,骨折均愈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分,平均0.125分。末次随访患侧腕关节活动度背伸53.4°±4.1°,屈曲59.7°±3.8°,尺偏29.6°±4.3°,桡偏18.3°±5.1°;与健侧相比,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伸、尺偏、桡偏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握力(400.82±35.28)N,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1例。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可稳定腕骨掌关节,较大程度地维持握力、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指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运用手术微型钢板治疗指骨骨折50例(76处):男38例,女12例;年龄在19~48岁,中位数年龄34.5岁;受伤开始到医院就诊时间2h~2d,中位数1.2d.观察骨折愈合、功能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TAM评分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个月,中位数5.5个月。50例共计有76处骨折中,术后功能评分有42处评定为优,24处评定为良,10处评定为差,本组患者优良率为86.8%.术后复查X-ray片提示指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6±2.3)周,无内固定断裂及骨不连发生。其中12处开放性骨折的病例中有1处发生轻度的浅表软组织感染,换药处理后痊愈。结论:手指微型钢板是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微型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22~49岁,中位数3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3~9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6个月。4例肱骨外髁韧带重建处出现范围较小的骨化性肌炎,但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未给予任何处理。均无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内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11、可2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术后3天进行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防2~12个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8~12周,无1例出现骨不连及钢板螺丝松动等并发症,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5.7%。结论:微型钢板内同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4年5月,采用锁定钢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19~67岁,中位数35岁;左侧31例,右侧21例。根据AO股骨远端骨折分类C2型35例,C3型17例。术后随访观察刀口愈合、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52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33例,功能复位19例,固定稳定无松动,切口均一期愈合。52例均获随访,随诊时间5~18个月,平均11个月,未发生畸形愈合、骨不连及断钉等并发症。按Shelboume和Brueckman评分标准评定,优3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4%。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使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喷塑型液体石膏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0年3月~2010年9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喷塑型液体石膏治疗2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男9例,女17例;年龄范围58~89岁,平均年龄63.5岁;跌倒上肢撑地伤19例,交通撞伤6例,重物打击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6h,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合并损伤。按AO分型标准:其中A2型4例,A3型6例,B1型4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4例,C2型3例。采用Batra等推荐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来进行评定。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5个月。1例患者出现骨折远端的背侧移位,已行再次复位液体石膏固定治疗;1例固定后期出现桡骨短缩畸形,患者强烈要求转手术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优9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总分平均(88.75±0.30)分。结论:采用喷塑型液体石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渊 《中医临床研究》2014,(34):140-141
目的:比较Endobutton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新鲜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Endobutton钢板组15例,锁骨钩钢板组15例。术后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Karlsson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7个月。参照Karlsso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Endobutton钢板组优13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4%;锁骨钩钢板组优9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Endobutton钢板组(84.5±11.0)min,锁骨钩钢板组(63.7±11.2)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ndobutton钢板手术治疗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好,更加符合生理学固定原理,术后并发症少、固定效果好、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但手术相对锁骨钩钢板复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1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果:18例患者(均为单侧)全部获得6~15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桡骨长度无短缩,随访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钢板断裂及骨折移位现象。按GartandWerley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18例患者功能评定为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随访8~12个月,对二者患肩功能进行Karlsson评分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固定可靠,成功率高,术后功能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验性骺板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显微CT表现及病理变化.方法:取4~5周龄Wistar大鼠50只,选择右侧胫骨制作骺板损伤动物模型,左侧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1、3、7、11和21 d各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观察损伤骺板的影像特征,并通过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骺板内组织细胞的动态改变.结果:①对照侧骺板显微CT及组织形态表现.造模后1d,显微CT图像显示骨骺与干骺端高密度带间波浪形带状低密度区,边缘清晰;造模后7d,骺板轻度变窄;11d后逐渐明显变窄,中间部位较边缘显著;21 d时骺板区密度增高,明显变窄.造模后1d,骺板HE染色切片示骺板4层结构清晰可见,软骨细胞呈柱状规律排列;7 d后幼稚软骨细胞逐渐减少,增殖层细胞柱逐渐稀疏,肥大层宽度减小,细胞膨大、退化,骺板逐渐变窄,其中以造模后21 d表现最明显.②观察侧骺板显微CT及组织形态表现.造模后1d,显微CT可见干骺端骨折;造模后3~7d,骺板宽度先增加,然后趋于正常;11d时骺板宽度减小伴新生骨质形成,干骺端下见迂曲透亮影;21 d时骺板宽度明显变窄,骨桥形成.HE染色显示损伤早期骺板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肥大层结构紊乱,组织出血、水肿;造模后7d时静止层细胞聚集,并大量出现在损伤区,同时软骨细胞增殖活跃;11 d时损伤区出现大量静止层细胞,软骨细胞增殖活跃,成簇的软骨细胞团伸入干骺端;21 d时损伤区见成熟小梁骨横贯干骺端至骨骺.结论:显微CT空间分辨率高,可动态反映骺板损伤的修复过程,是研究实验性小动物骺板损伤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伤科黄水在股(腘)动脉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25例股(腘)动脉损伤患者,均由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先行骨折或脱位复位内固定并支架外固定,腘(股)动脉探查吻合或人工血管移植术,所有患者行小腿减张,负压海绵封闭引流、结合黄水纱外敷,二期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 术后小腿无肌肉坏死者22例,不同程度肌肉坏死3例,其中2例保肢成功,1例截肢.按Binig肢体缺血疗效标准,痊愈19例,良好3例,一般1例,差1例,截肢1例,无死亡病例.一次负压吸引后闭合伤口16例,二次负压吸引闭合伤口5例,行小面积(小于14 cm2)植皮患者4例.遗留踝关节挛缩或足下垂患者6例,3例行矫形支具矫形、3例行了跟腱挛缩松解术.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伤科黄水治疗股(腘)动脉损伤具有一期封闭创面消肿快、预防肌肉坏死和感染、减少护士工作量和患者痛苦,减少植皮量,降低患者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2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采取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辅以功能锻炼及中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分析各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效果。结果:优87例,良23例,中11例,差1例,优良率达90.2%。结论: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各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成功率高,手术率低,患者病痛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造成患者骨不连的原因以及二次手术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骨不连患者共3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二次手术对陈旧性骨不连的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3±2.4)个月,23例患者临近关节功能较术前改善,肢体功能优良,7例遗留有临近关节的功能障碍,估计与患者的年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骨质疏松的情况有关。结论:医源性因素,骨折部位的解剖特点、骨折类型是造成骨折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以及Illizarov技术是解决陈旧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根据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对跟骨骨折块区块化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6~54岁,平均48.5岁。其中双侧骨折4例,共手术62足。合并跟骰关节骨折11例。SandersⅡ型17足,Ⅲ型38足,Ⅳ型7足。按Zwipp分型,4部分+1关节14足,4部分+2关节19足,5部分+2关节29足。均行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将跟骨骨折块分为5大区块,以外侧钢板为中心,每一区块保证至少2枚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2.1个月。术前Bhler’s角平均为-12.05°,Gissane’s角平均为93.12°。术后Bhler's角平均为29.35°,Gissane’s角平均为124.2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30例,良19例。AOFAS评分优31例,良14例。结论:结合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将跟骨骨折块区块化,从而指导螺钉的固定方式,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62-62,64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0年5月入住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75例,均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情况。结果:7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3±3.0)个月。经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8.3周,病例均无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按Johner-Wruhs法评价四肢骨折愈合情况,愈合状态优130例(76.0%),良19例(16.0%),可6例,优良率为92.0%。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牢靠,比较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对于骨骼血运不好的部位的骨折愈合及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