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Ⅰ~Ⅲ级,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加腰部斜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合并膀胱肿瘤及腺性膀胱炎者同期行汽化电切处理。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开始膀胱灌注化疗,每半年行膀胱镜检。结果本组术后均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10个月膀胱肿瘤复发,行汽化电切。现患者均存活。结论腔镜下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加腰部斜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操作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也可同时查看并处理膀胱其他疾患,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2.
阴茎转移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阴茎转移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阴茎转移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患者,男,60岁,膀胱顶壁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11个月余,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Ⅲ级,侵及深肌层,分期G3T3,发现阴茎海绵体硬结逐渐增大6个月余入院。结果 阴茎海绵体硬结细针穿刺活检示纤维组织中散在异型细胞及异型细胞巢,考虑为低分化癌,行阴茎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示海绵体间质纤维中有成团的癌组织,符合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至阴茎,切缘未见癌组织,另送检耻骨前淋巴组织未见肿瘤细胞浸润。术后12d拔除导尿管。术后4周耻骨上区和双侧腹股沟区予^60Coγ射线3000cGy放射治疗,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和膀胱镜检查。现患者蹲式小便、排尿正常,随访16个月肿瘤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阴茎海绵体硬结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阴茎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方法。盆腔内存在丰富、低压力、无静脉瓣的静脉丛及淋巴循环,当回流通路阻塞或压力升高时会发生逆流导致肿瘤细胞扩散或微转移,可能是阴茎转移性膀胱癌的发病机理。术后综合治疗措施可以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及周围膀胱壁袖套状切除加腰部斜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合并膀胱肿瘤及腺性膀胱炎者同期行汽化电切处理(TUEVBt)。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开始膀胱灌注化疗。半年一次膀胱镜检。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发生。病理证实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Ⅰ-Ⅲ级。1例术后9个月膀胱肿瘤复发行TUEVBt。现患者均健在。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同时处理膀胱其他疾患,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79岁。因膀胱癌全切术后2年,阴茎疼痛2个月于2014年10月8日人院。患者2年前诊断为膀胱癌,于2012年3月5日静脉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癌瘤灶状浸润肌层,前列腺、精囊未见癌。2月前出现阴茎持续勃起,伴剧烈疼痛,有尿道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混合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结合文献对收治的18例膀胱混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8例膀胱混合癌中移行细胞癌+腺癌7例,移行细胞癌+鳞癌4例,移行细胞癌+鳞癌+腺癌2例,移行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移行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膀胱全切术12例(其中回肠膀胱术7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例,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1例).结论 膀胱混合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6.2岁,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均为II至III级)。1例术前既往诊断为前列腺癌,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4级至6级;2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1例行径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例因身体原因仅行姑息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6个月。1例术后20个月后死于全身广泛转移;1例随访14个月带瘤存活;余3例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膀胱癌患者,如合并的前列腺癌,如果重视不够容易被漏诊。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当诊断膀胱癌同时存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时,治疗方案应根据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综合而定。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并不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 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留置导尿管7 d.11例术后辅助放疗. 结果 8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205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 d,平均8.5 d.病理报告:8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0.8月.术后12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左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肾盂肿瘤(pT3 G3和pT2 G3)于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输尿管中段肿瘤(pT3 G3和pT3 G2~3)术后6个月原位复发并肺转移.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pT3 G3)术后6个月骨转移.失访1例.其余71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 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1岁.13年前因膀胱多发性恶性肿瘤行膀胱全切、异位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病理报告示移行上皮癌Ⅱ~Ⅲ级,侵及深肌层.无结肠癌家族史.膀胱全切术前行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血清癌胚抗原(CEA)0.35 ng/ml(正常值<4.0ng/ml),血清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胸片未见肺转移灶,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腹部及盆腔CT未见膀胱肿瘤外侵、淋巴结转移及其他器官累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2年1月~1999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移行细胞癌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5例;临床分期:T1期10例,T2期9例,T3~T4期5例。后腹膜淋巴结清扫5例中3例发现有淋巴结癌转移。24例中有22例得到随诊,随诊时间2个月~7年,平均4年2个月。生存3年以上18例(75%),有8例术后2个月~3年膀胱内出现移行细胞癌,其中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级5例,Ⅱ级3例,6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1例7年中共复发5次。复发性肿瘤行TUR—BT或激光治疗,膀胱内多发性复发性肿瘤行全膀胱切除2例。T3~T4期5例,有3例获随诊,3年内死于远处肝、肺转移。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造影、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输尿管镜检查加活检是输尿管肿瘤诊断的最可靠依据。输尿管肿瘤预后、肿瘤的膀胱内复发、全身转移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肿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方法 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6 7例 ,平均年龄 6 3岁。均行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 5 9例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8例。 结果 6 7例患者经 1~ 5次治疗 ,随访 12~ 78个月 ,中位时间 4 7个月 ,有 2 8例出现 1次或 1次以上的复发。最终有 2 0例进展为T2 及以上分期肿瘤 ,16例施行膀胱全切 ,4例发生远处转移。 9例患者死于膀胱肿瘤。 结论 初发的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可施行TURBt加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术后严密随访 ;对肿瘤复发进展者应尽早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11.
膀胱憩室癌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膀胱憩室癌 5例。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73岁。术前膀胱镜下活检确诊 3例 ,术中冰冻切片确诊 2例。其中移行细胞癌2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混合性癌 (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 )各 1例 ,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术后辅以化疗 3例 ,化疗加放疗 1例。 结果  5例随访 6~ 72个月 ,平均 2 3个月。 2例移行细胞癌分别于术后 6、8个月局部复发 ,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术后 1例死于肿瘤转移 ,1例随访 6年无瘤存活。鳞癌者术后 1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腺癌者术后 1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混合性癌者目前术后 6个月无瘤存活。 结论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为主 ,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肿瘤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干预措施.方法:报告9例(10次)此种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肾移植术后均行免疫抑制治疗.肿瘤均发生在自体肾、输尿管和膀胱:肾透明细胞癌、肾肉瘤和膀胱腺癌各1例,肾盂输尿管膀胱移行细胞癌6例,其中1例先发生膀胱腺癌后又发生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肿瘤发生于移植术后8~146个月,且8例发生在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之后.患者均有服用龙胆泻肝丸或冠心苏合丸史.8例接受了根治性手术,1例未能手术切除.结果:9例随访8~44个月,未能手术切除1例于术后5个月肝转移死亡.1例肉瘤复发后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膀胱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1例腺癌已出现肺和胸膜转移.另5例最后随访时存活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肿瘤以移行细胞癌为多;可能与服用含马兜铃的中药和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有关;根治性手术治疗、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和更换免疫抑制剂种类是主要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年龄51~75岁,平均68岁。9例均有肉眼血尿,呈间歇性发作;8例有尿频尿急症状;1例有进行性排尿困难;2例有尿痛。直肠指诊:前列腺增生8例,正常1例。2例质硬并可触及结节者行穿刺活检,均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示前列腺包膜下低回声结节。PSA阳性5例,阴性2例,未查2例。膀胱镜检查肿瘤0.5 cm×0.5 cm×0.5 cm~3.0 cm×3.5 cm×5.0 cm大小,病理检查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结果2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余7例均为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并前列腺癌根治术,余8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病理结果:9例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级1例,Ⅱ级2例,Ⅱ~Ⅲ级3例,Ⅲ级3例;前列腺腺癌,高分化6例,中分化1例,低分化2例。7例随访2~28个月。2例术后1年内死于转移和并发症,5例无瘤存活时间平均17.5个月。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是较少见的一种多发性原发癌,包括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临床期前列腺癌及伴发偶发性前列腺癌2种。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癌预后并不差于单纯膀胱癌和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180~230m in;术中出血量80~200m l;术后8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癌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总结本院2000~2008年诊治的3例男性尿道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男性尿道鳞癌2例,移行细胞癌1例。1例尿道鳞癌行膀胱、前列腺、精囊、阴茎全切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回肠膀胱术,术后2年死于心肌梗死。1例尿道鳞癌行膀胱、前列腺、精囊、阴茎全切、耻骨部分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回肠膀胱术,存活至今。1例尿道移行细胞癌行姑息性经尿道后尿道肿瘤电切和前列腺部分电切,术后半年患者死于心肺疾病。结论男性尿道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化疗和放疗,其预后与肿瘤部位、临床分级和病理分级有关。远端尿道癌预后优于球膜部尿道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膀胱混合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收治的13例膀胱混合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3例膀胱混合癌中,移行细胞癌加腺癌5例,移行细胞癌加鳞癌4例,癌肉瘤3例,移行细胞癌加低分化腺癌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其中T_2期3例,T_3期10例;G_2 2例,G_311例。作TURBt 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膀胱全切术7例,其中回肠膀胱2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结论:膀胱混合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对7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经同侧下腹斜切口切除输尿管肿瘤或下段输尿管并行膀胱袖套状切除,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卡介苗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210~240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术后8 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1.5年,1例肿瘤局部复发伴肝脏转移,其余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8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7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 ,1例为前列腺增生症 ,行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 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及双侧睾丸切除术 ,术后使用丝裂霉素或BCG等膀胱灌注及氟他胺内分泌治疗。 1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8例中 2例失访 ,3例因多发性转移 ,术后存活 <1年 ,3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 ,术后随访 1.5~ 4.0年 ,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 ,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75例原发性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分析术后出现的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强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应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要严密随访。本组肾输尿管全切者,膀胱再发癌的发病率为4.6%,而行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切除者,输尿管残端癌发病率为40%,膀胱再发癌为20%。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76岁。因反复左腰痛 2年 ,间歇性肉眼血尿半年入院。入院反B超及CT检查发现左肾鹿角形结石 1枚 ( 3 .5cm× 2 .5cm )嵌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左肾下盏数十枚 0 .5cm~ 1.0cm大小不等结石 ,合并左肾重度积水。IVP示左肾不显影 ,逆行左输尿管插管 16cm受阻。手术行肾盂切开 ,取出鹿角形结石。行左肾下极肾实质切开 ,术中发现左肾下盏 3 .0cm× 4.5cm菜花样肿瘤 ,术中冰冷活检示移行细胞癌 ,手术改行左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移行细胞癌Ⅱ级。随访 2年 ,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讨论 肾结石并肾盂移上皮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