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因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已成为胆道和胰腺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老年胆胰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对开腹手术耐受差,大部分选择ERCP治疗。但因ERCP对咽喉部、胃肠道的机械刺激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疼痛不适及心血管功能异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故需要寻求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对ERCP检查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对不同类型Mirizzi综合征的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经手术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12例.应用ERCP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对12例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12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根据Csendes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1例.12例患者均行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o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道镜探查及取石术.11例患者顺利完成三镜联合手术,于腹腔镜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4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Ⅲ型患者拔除T管后,复查胆道造影,无胆道狭窄.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后综合症包涵很多病变,有许多检查方法.最近几年,纤维十二指肠镜开拓了新的前景.为了对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作为诊断和治疗工具进行估价,作者在本文中报道182例的经验,其中17例作了乳头切开试图取出残留结石手术.病例和方法本组182例胆囊切除后综合症病人中164例(90%)成功地进行了ERCP,其中女性116例,男性68例.年龄从24~88岁.手术距作ERCP的间隔时间由10天到30年不等.  相似文献   

4.
经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取石术(EST)作为治疗胆管结石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的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不适,不能很好配合,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麻醉在手术室外的导管室中进行,且要求患者完全制动,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我们对80例实施EST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鼻内窥镜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A组不行控制性降压,B、C组术中维持MAP在65~75 mm Hg,C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输注右美托咪定.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30 min内咯血量.结果 手术开始20 min,B、C组MAP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明显低于A组(P<0.01).B、C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1),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而C组术后咯血量明显少于A、B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辅助控制性降压,改善了患者拔管时耐受性,减少七氟醚和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较小手术径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经内窥镜逆行性胆胰造影术(ERCP)、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已成为胆总管结石症的重要诊治手段,但对可疑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7.
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对35例临床拟诊胆道梗阻并均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将MRCP影像资料与ERCP进行对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为ERCP检查证实.结果:MRCP成功率为100%,MRCP图像与ERCP极其相似,依据MRCP图像可以作出与ERCP基本一致的诊断.对胆道梗阻的部位诊断正确率达91.4%,定性诊断正确率达80.6%.MRCP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略逊于ERCP,有时不能显示胰管及其分支.对ERCP失败或显示不全的病例,MRCP可获得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结论: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方面具有简便、安全,无创伤性,无需造影剂等优点,而且具有与ERCP相同的诊断价值,在许多方面可取代ERCP.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胆囊切除后胆总管直径的变化仍有不同的意见,作者应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前瞻性评估,凡收住拟作胆囊切除的病人均作ERCP检查。43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人均作胆囊切除,不探查胆总管,术后140~400天重复ERCP检查,均无症状。手术前后ERCP均用同一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囊和胰腺疾病的一种微创方法,但由于其诊疗特殊性和操作复杂性,术中俯卧位可影响患者通气功能与呼吸管理,且手术操作过程中易使患者产生疼痛、恶心呕吐和心理恐惧等不适,甚至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ERCP术中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及附件两种消毒法与ERCP术后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已从 70年代单纯胆胰疾病诊断技术发展到现在胆胰疾病的治疗技术 ,并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ERCP治疗后并发感染影响了其治疗效果 ,本文就两种内窥镜及附件消毒的方法与ERCP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从年龄分布、疾病种类基本相同 ,全部内镜下行胆管引流的患者 80 0例分为两组 ,分别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消毒的内窥镜和附件。 1996年 1月 - 1999年 12月抽查 4 0 0例为改进前组 ;2 0 0 0年 1月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CP(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ST(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或和]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6年-2009年间420例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EST(或和)LC的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0例患者中成功行ERCP+EST碎石取石者398例, 成功率94. 7%,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52例,胰腺炎8例,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肠穿孔。57例患者既往已行胆囊切除,余363例患者中,185例行ERCP+EST取石术后序贯行LC,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2例,5例LC后影像学复查提示胆总管残存结石,再次行ERCP取石。311例患者获得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随访率74.0%,16例复发,复发率为5.1%。结论:ERCP+EST(或和)LC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目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复发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合理性.方法 对2003年4月-2008年10月期间,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收住的采用内镜进行ERCP诊断和治疗的1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ERCP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及并发症.结果 内镜进行ERCP诊断和治疗患者114例,其中46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组),68例仅给予常规糖电解质输液(常规输液组);63例患者术后禁食12 h,51例患者术后禁食24 h.营养支持组和常规输液组在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数均无明显性差异,但住院费用营养支持组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术后禁食12 h组与术后禁食24 h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数均无明显性差异.114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 ERCP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没必要过量使用,对于成功完成ERCP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ERCP与BUS对胆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对其定性、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B型超声波(BUS)被广泛应用于胆管结石的诊断。本文报告近3年来,BUS检查为胆管结石,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的结果,旨在探讨ERCP及BUS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1995年元月至1997年底经本院或外院BUS诊断为胆管结石,拟行手术治疗,并成功行ERCP检查的患者,共91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2例;年龄16—82岁(平均53岁)。BUS与ERCP检查间隔时间2—65天(平均13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择期ERCP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组(B组),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法。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减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呼吸功能抑制轻微,术中体动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内窥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经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切开Oddi括约肌 (EST) ,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后 ,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80 % ,结石取净率为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 3~ 12d。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窥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无痛ERCP和普通ERCP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开展的无痛ERCP和同期开展常规镇静镇痛ERCP共6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抑制、体动以及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等指标。结果无痛ERCP比普通ERCP在手术时间上明显缩短,患者在术中发生体动和恶心呕吐方面,无痛ERCP优于普通ERCP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EST取石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无痛ERCP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没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频  狄建忠  陈巍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2):761-76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检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396例,术前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MRCP和ERCP检查,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MRCP、ERCP对胆总管结石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97.5%、100%。结论非胆总管结石患者直接接受LC,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先行MRCP检查,阳性者进一步ERCP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手术或内窥镜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适应证,作者分析101例的治疗效果,其中35例采用手术,66例经内窥镜放置支撑管,88%病人作ERCP造影,12%病人作PTC造影,狭窄多由于手术创伤所致。23例手术病人(64%)和31例内窥镜治疗病人(47%)有血胆红素值升高。在手术组,多数作肝管空肠Roux-Y吻合。当显露狭窄段需要广泛游离,则不作切除,仅取左肝管作吻合,不用支撑物。在内窥镜支撑组,作括约肌切开术,扩张坚实的狭窄段,插入10F聚乙烯支撑管,以后每3~6月更换导管,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和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作用.方法 30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靶控输注(TCI)丙泊酚,D组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记录不同时点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监测生命体征,并统计术中体动发生率和舒芬太尼用量.结果 D组用药后15 min、ERCP期间RASS评分均明显高于P组(P<0.05);入恢复室即刻、入恢复室后15 min的RASS评分均明显低于P组(P<0.05);但D组ERCP术中体动发生率、舒芬太尼用量均高于P组,且MAP下降,HR减慢较P组明显(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ERCP的麻醉效果与丙泊酚不等同,且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上胃肠道内窥镜检查(EGD)偶有不良反应,其半数由于心肺并发症所致,有认为与镇静剂、内窥镜的粗细、操作时间和方式、患者年龄和以往病史、以及心律不齐等有关。EGD的死亡率为1∶5000,而径内窥镜胆胰管造影(ERCP)更见高出好几倍。心肺并发症可经血氧定量法测出的血红蛋白饱和度(SaO_2)早期测知。作者曾在132例ERCP和51次EGD期间连续监测SaO_2和脉率,前者在肌肉杜冷丁和静脉安定注射后操作,后者不用镇静剂。将OB 3700型脉冲血氧定量仪的探头放置在病人的左示指上,分别记录操作开始时、操作过程中的最低值和操作结束后的数据。在ERCP组,SaO,自95.7±2.4%降至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