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2.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3.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4.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5.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6.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7.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8.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9.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10.
我国HIV1型(HIV-1)感染的主要途径已从吸毒转变为性途径传播[1],新生儿面临着更大的感染危险.临床实践证明在感染HIV-1的新生儿中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而可靠早期诊断婴幼儿HIV感染方法,试验前,用重组蛋白G 除去IgG,以提高IgA 和IgM HIV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25μl 婴儿血清与10μl 蛋白G 混匀,交连于琼脂糖珠上,在37℃轻轻混匀孵育1h.离心去除珠子,将处理过的血清用于HIV 抗体检测。检查用蛋白G 处理前与处理后IgG HIV 滴度以评价去除IgG 的效果。在某种情况下,高滴度的标本需要第二次或三次处理以去除IgG.用HIV 免疫斑点法。蛋白处理血清以牛奶缓冲液最后稀释为1/50和1/10。将HIV 蛋白点于硝酸纤维薄膜上,装入微型点样器中,将50μl 稀释血清加入到相应的槽中,于室温震荡1h,然后用牛奶缓冲液冲洗该斑点器槽,将膜去除,再用9%甲醛固定。在牛奶缓冲液冲洗涤后,该HIV 膜与碱性磷酸酶和抗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早期干预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Ⅰ(105例)、观察组Ⅱ(105例)、对照组(110例)。观察组Ⅰ在新生儿出生后12 h预防性给予苯巴比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观察组Ⅱ出生后12 h预防性给予本院自制中药“治肝糖浆”口服,对照组不予干预。三组每日均测定黄疸读数(TCD)并随访至出院后14 d。结果观察组Ⅰ、观察组Ⅱ和对照组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9.0%、42.8%、60.9%,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观察组Ⅰ和观察组Ⅱ间黄疸发生率差异不显著。三组的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4.2±1.8)d、(4.2±1.9)d、(6.5±2.1)d,观察组Ⅰ与对照组,观察组Ⅱ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而观察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用中药制剂进行早期干预同样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最佳补钙方法。方法2006年8月—2008年2月135例新生儿因低钙血症予静脉滴注补钙,2008年3月—2009年8月150例新生儿因低钙血症予口服补钙,对比观察两组补钙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种补钙方法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口服补钙避免了由静脉滴注钙剂引起的注射部位皮肤有钙化点、硬结,以及软组织骨样钙化和荨麻疹。结论口服补钙的方法运用于新生儿更加方便安全,且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对分娩羊水清新生儿进行呼吸道不吸引和呼吸道吸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0年5月我院100例分娩羊水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胎头娩出时助产士将口鼻中黏液挤出,娩出后将新生儿置于头低脚高侧卧位轻叩背,使口咽部黏液顺势流出.对照组胎头娩出时将口鼻中黏液挤出,新生儿娩出后用吸痰管负压吸引进一步清理其呼吸道和胃内黏液.观察两组5 min Apgar评分、早吸吮能力,24 h内呕吐情况等.结果 两组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70%)能进行有效吸吮,对照组为25例(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发生呕吐4例(8%),对照组为6例(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羊水清新生儿不宜常规行口咽部和鼻咽部的吸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1 mL注射器进行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及患儿疼痛情况.[方法]将30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5 mL注射器接5号头皮针采血;实验组直接采用1 mL注射器接5号针头采血,两组均专人操作.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用1 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采血,可减少采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8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3%,出血、溶血率低,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的成功率。方法按照采血编号的单、双号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480例新生儿分为实验组(斜刺法采血)和对照组(直刺法采血)各24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足跟斜刺法采血有利于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对新生儿足底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笔采用ELISA方法,观察新生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并与单扩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处理是临床上新生儿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妇和家属关注的焦点之一。我科对125例足月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脐带护理,并对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