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证实的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均有脑皮层不同程度的脑回样或条带状钙化,4例伴病侧大脑萎缩,3例伴病侧颅板增厚,1例合并眼部脉络膜血管瘤和侧脑室脉络丛增大。8例均出现与CT表现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CT能准确诊断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颅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又称Sturge Weber综合征 ,系先天性颅神经发育异常。本院收诊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2 2岁。因头痛半月就诊。患者足月顺产 ,出生时头大 ,幼时抽风 ,流涎 ,长大后好转。其父母非近亲结婚 ,无家族遗传史。体检 :患者痴呆貌 ,双眼凝视 ,图 1 左顶叶高密度弧带状钙化影 图 2 脑干区示一类圆形高密度钙化影右面部紫红色斑块 ,边界清 ,右肢体细白 ,跛行。门诊以脑发育不良来我科检查。CT表现 :左侧大脑半球脑实质明显缩小 ,以顶叶为著 ,并弥漫脑皮层脑回状钙化 ,CT值为 1 2 2HU(图 1 )。脑干可见…  相似文献   

3.
例1患者,女,12岁。因发现头颅右顶部肿物进行性增大2年而入院。既往史:患者出生时右侧面部血管瘤,激光治疗后面部血管瘤消失,仅遗留右侧上唇和右侧额颞部头皮血管瘤。查体:神志清,查体合作,颅骨无畸形,右颅顶结节周围肿物,直径约为8cm大小,质硬,无活动,无压痛。神  相似文献   

4.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MRI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MRI表现,并探讨其诊断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或伴有颅内相关的病理改变。结果 MRI平扫可显示患侧脑萎缩及侧脑室内脉络丛球增大。MRI增强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对软脑膜血管瘤畸形及伴发的血管性异常的准确显示上。结论 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上,MRI增强扫描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脑颜面血管瘤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7例CT表现均有特征性,一侧或两侧枕顶叶或额顶叶表浅部位脑回状或曲线状钙化5例,伴病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或萎缩/病侧颅板增厚2例.结论: 本病CT表现有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临床和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少见,本文报道12例。在本病诊断中,头颅平片为常规检查方法,CT扫描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依据,脑血管造影为特殊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脑颜面血管瘤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7例CT表现均有特征性,一则或两侧枕顶叶表浅部位脑回状或曲线状钙化5例,伴病测大脑半球发育不全或萎缩/病侧颅板增厚2例。结论:本病CT表现有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一例梁小萍杜柏林吴佐林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系先天性神经皮肤血管发育异常,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本院收诊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1岁。其母代诉突发抽搐1天就诊。患儿第1胎足月剖腹产,出生后无窒息、出血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  相似文献   

9.
脑颜面血管瘤病的MRI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MRI证实的8例脑颜面血管瘤病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CT显示患侧皮质钙化8例,脑萎缩6例,患侧脑室脉络丛增大1例,颅骨增厚2例。MRI扫描显示沿皮层弧形低信号3例,5例增强检查软脑膜呈线样强化。结论:CT对脑颜面血管瘤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可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方向东  陈雪萍  刘斌  刘洁  汪晓罡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07-508,F004
通过16例脑结核瘤临床特点及CT征象分析,认为脑结核瘤在西藏地区以青、少年为多见。病变多位于额、颞叶皮层区,少数见于脑室内及脑表面,以单发为多,直径为0.5cm~5.0cm;CT平扫可呈低密度、等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CT增强可见结节样均匀强化(常见于多发)、环状及盘状强化等征象。病灶周边多有不同程度低密度水肿区,可伴有脑室系统扩张、积水及颅内钙化等现象。结合文献对脑结核瘤的病理基础、CT检查及其临床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珍  帕米尔  耿道颖 《放射学实践》2005,20(11):1003-1006
目的:探讨新生儿和婴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期和7例婴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CT资料,均行常规CT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增强CT。结果:8例均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4例患儿出现患侧皮层钙化,4例未出现皮层钙化的患儿显示受累脑实质密度略增高,伴灰白质分界不清。8例患儿均表现为局部脑外间隙增宽及脑沟增宽等脑萎缩样改变,3例随访患儿出现脑萎缩。5例行增强扫描的患儿出现脑回样强化,4例患侧的侧脑室脉络丛增大,1例双侧Sturge-Weber综合征于10个月随访时出现双侧脉络丛增大。结论:CT对新生儿和婴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征象. 资料与方法 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27例RAML的CT表现. 结果 27例RAML中23例CT征象典型,3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 结论 CT诊断典型RAML容易,而对于不典型RAML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有些CT征象可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表现(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 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其中1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 常规胸部CT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1例伴右肾错构瘤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随访3年腹部病灶无明显改变。结论 常规CT可显示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全面显示肺部异常,已成为本病的基本影像检查方法;肺外表现系重要的诊断佐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腺类癌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类癌患者,术前均接受了CT检查,其中1例接受了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3例患者均为胰腺单发的囊实性肿块,1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尾,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CT平扫实性成分的CT值为22~34 HU,平均27 HU。增强后实性部分在动脉期呈显著环形强化,CT值40~88 HU,平均55 HU,高于胰腺实质。门静脉期肿块实性成分强化程度明显降低,CT值50~72 HU,平均62 HU,略高于胰腺实质。其中1例患者接受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十二指肠圈明显受压移位,但肠黏膜未见破坏。结论胰腺类癌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理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MRI及血管造影表现(附八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告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型肝癌,主要观察其CT、MRI及血管造影表现。8例中男6例,妇2例,年龄42-64岁,影像学检查包括、MRI及血管造影,主要表现:(1)CT平扫为单发分叶状低密度块影,巨块型者密度不均;注射造影剂后4例呈边缘性增强(4/6);1例伴有肝硬化、脾大。(2)MRIT1加权像上病变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信号较高,5例可见瘢痕结构(5/7);注射造影剂后早期,5例呈中等度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73例CT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复发CT表现。材料与方法 对73例NPC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咽旁及颈动脉鞘区复发28例,颅底破坏、海绵窦复发22例,原发灶复发咽旁受侵17例,单纯咽壁复发6例。结论 NPC放疗后复发,以向咽壁深层侵犯为主,其次是向上侵犯,放疗后CT随访对比分析。对于NPC复发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疾病的CT评价(附4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生化证实的4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甲头腺腺交谈20例,腺癌12例,Graves病3例,桥本氏甲朱炎2例,多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全部病例行CT扫,45例增强。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低密谋灶,最小病灶为6mm,CT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3例胸内甲状腺全部由CT首先检出,钙化以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占54.6%。12例  相似文献   

18.
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高对类鼻疽肝脓肿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经血培养和类鼻疽抗体检查证实的类鼻疽肝脓肿患者2例,均行腹部CT检查。结果 类鼻疽肝脓肿的CT表现有以下特点:肝内多发小脓肿聚集成蜂窝状,小脓腔直径约2—3mm,常伴有多发脾脓肿。结论 类鼻疽肝脓肿确诊一般依赖病原体鉴定,但出现CT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2例表现为巨块型,并周缘见子病灶,1例表现为弥漫多结节型,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区,无明显边界,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向中心充填式强化;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1例伴双肺转移瘤。结论肝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不难与肝血管瘤、肝癌及肝转移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