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25例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23例行胸锁乳突肌、胸段脊旁肌和多肢体肌的常规肌电图(EMG)检查,另外还检测上肢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结果CSM组患者三肢体肌、胸段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分别为4.00%、4.00%、8.00%,SEP异常率为80.00%,ALS组三肢体肌、胸段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分别为56.52%、73.91%、91.30%,SEP异常率为8.7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M组有2例合并ALS,2例为A15;A15组有2例合并CSM。结论胸锁乳突肌、胸段脊旁肌和多肢体肌的EMG检查和上肢的SEP检查有助于CSM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督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小燕飞”锻炼治疗,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操锻炼治疗。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Sch?ber试验、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晨僵时间、Sch?ber试验、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VAS评分、BASF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督强脊操既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椎功能,又能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MED)术中肌肉扩张管对椎旁肌的损伤.[方法]对30例应用MED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肉扩张管使用前和手术结束时椎旁肌病理检查以及术前、术后椎旁肌肌电图检查和磁共振检查比较.[结果]椎旁肌肌肉病理检查应用扩张管前后光镜检查无明显变化,电镜检查使用扩张管后有轻度肌纤维溶解,线粒体空泡状以及内质网水肿.椎旁肌肌电生理检查使用前后无显著异常.磁共振检查椎旁肌肌肉萎缩和水肿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 MED术中肌肉扩张管对椎旁肌肉损伤程度较轻,可减少术后腰部酸痛和僵硬,早日恢复工作和生活,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避免漏诊提供线索和参考。方法数据来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笔者经历医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共86例,按发病年龄分为:AS组(发病年龄〈40岁)54例和LAS组(发病年龄≥40岁)32例;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组好发于40岁以内的中青年,且以男性居多;而LAS女性比例明显升高,占81.25%,两组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LAS病程相对较AS组长(P〈0.05),在疾病活动程度上,AS组的BASDAI评分比LAS组高(P〈0.05),在治疗方面,LAS与AS组对经典的药物治疗均有反应,且治疗后BASDAI〈4分均达90%以上,效果满意。但对于LAS组患者达到缓解疗程更长,需2个月以上,与AS组相比,治疗反应相对迟缓,起效较AS慢,但2~3月后缓解率与AS组相当,而在ESR、CRP、WBC、ALT、CR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AS病情相对隐匿,以女性多见,炎性反应及关节病变相对较轻,平均病程较长,对经典药物治疗缓慢反应。因此对于发病年龄〉40岁,特别是女性患者,以慢性腰背疼痛或腰部晨起僵硬感患者,应警惕LAS可能,可疑LAS者应该尽早排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髋关节肌骨超声评分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AS髋关节受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诊治的244例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4例,女70例,年龄19~58(34.22±9.49)岁;AS病程8个月~26年,平均(13.68±4.04)年。根据是否合并髋关节病变将244例患者分为疾病组83例和对照组161例,并根据疾病活动情况将疾病组患者分为活动期45例和稳定期38例。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疾病组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超声评分。分析AS患者髋关节受累的相关因素,并分析AS患者超声评分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C反应蛋白(C-rea...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病因病理研究中,有学者对该病患者的肌肉组织、神经系统、脊柱生物力学等进行了研究,该病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亦引起了重视。1 对椎旁肌的研究 肌电图可以反映肌肉的收缩活力,可以用来探测椎旁肌的病理改变。采用表面电极或针刺电极对AIS患者不同肌肉的活动(包括椎旁肌、腹肌、臀肌和三角肌)进行监测,对凹凸两侧进行研究比较,发现肌电幅度和自发活动在凸侧均明显增加,椎旁肌肌电幅度与肌肉力量并非是正相关。由此推论,凸侧肌电活动明显增加,其病理改变也应是在凸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骶髂关节滑膜的病理性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与对照组(骨盆骨折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它们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活动期AS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而对照组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阴性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与软骨的破坏及成骨硬化过程密切相关,控制VEGF的表达可能阻断AS的骨质破坏及病理性成骨硬化,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手术前后门齿距气管隆突距离(length of incisors to carina, LIC)及气管隆突距气管导管尖端距离(len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采用表面肌电图分析患者腰部肌肉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椎旁痛点治疗,1周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包括平均肌电波幅(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的斜率(MFs)。结果治疗2周后NRS、ODI评分减低,AEMG和MPF增加,MFs绝对值降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ODI、MFs、MPF第1周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周结束后治疗组的NRS、ODI、AEMG及MFs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缓解LDH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评分以及腰部肌肉的电生理状况,提高肌肉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软组织液体松解术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将232例AS患者按入院顺序单日分为观察组(118例),双日分为对照组(114例),两组均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同时采用髋关节软组织液体松解术(注射点为股骨头最高点上1.0~2.0cm处)。每周注射1次,连续6周。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除扩胸度外,疼痛评分、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15米步行时间、晨僵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等6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可有效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并观察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情活动指标,探讨OPG与AS的关系及与AS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AS患者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OPG、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CIC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水平。应用双能X线(DEX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与AS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并评价AS患者的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患者总体评价(PGA)、脊柱炎症、脊柱痛及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对AS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其他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临床症状、体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患者中骨质疏松者35人(35%),骨量减少者42人(42%),AS患者血清OPG、CTX及尿DP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01、P0.001),AS患者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1、P0.01),OPG水平与AS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临床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S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AS患者的骨吸收增强,血清OPG水平增高,其增高原因可能是机体对抗过度骨吸收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系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3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单独应用NSAIDs药物,另一组除应用NSAIDs外,加用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喋呤,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自觉症状均有缓解,前屈,旋转和骶髂关节Gaenslen征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而且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原有的AS诊断标准不利早期确诊,应作适当修改,骶髂关节炎是诊断AS的基础上,HLA-B27与AS呈强相关性,但非特异性;慎用慢作用或细胞毒药物治疗AS。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其主要病理为骶髂关节破坏及脊柱肌腱附着点炎。既往临床重点观察患者的骶髂关节骨质破坏及骨性融合程度,忽略评估腰背部肌肉、筋膜及韧带的阶段性病变如脊柱小关节及腰椎旁肌的脂肪样变及纤维化等,以及其与脊柱活动受限的相关性,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期仍有待完善。根据临床症状、骶髂关节、腰椎椎体及脊柱小关节、腰椎旁肌群及其筋膜与周围韧带的病理特点,提出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可分为隐匿期、炎性浸润期、脂肪化生期、纤维性强直期、骨性强直期和代偿期6期,为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的肌电图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7.6岁;病史1周-1年;发病部位:L_4-5 29例,L_5-S_1 8例,L_4-5并L_5-S_1 1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H反射及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观察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受损程度和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传导均正常;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检查除5例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降低外,其余基本正常。F波异常3例,H反射异常12例。病程超过2周的40例患者的相应神经根前支支配肌肉的EMG出现异常表现,其中15例腰部椎旁肌EMG异常。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功能状态,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骨代谢特征,以及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相关因素和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及比较A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TRAP、BGP、OPG.用BASDAI方法评价AS病情活动性,分析AS患者炎症指标(ESR、CRP、BASDAI)、性别、发病年龄、病程、HLA-B27与骨代谢指标(TRAP、BGP、OPG)的关系.结果 AS患者中OPG,TR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S组中TRAP随ESR、CRP、BASDAI、性别、病程的变化而变化,多元分析结果OR值最大的是BASDAI.结论 AS患者骨代谢指标的研究表明,AS患者骨代谢表现为骨吸收增加.AS患者骨吸收受ESR、CRP、BASDAI、性别、病程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BASDAI.  相似文献   

16.
表面肌电图在腰背痛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卫杰  赵平  周卫 《中国骨伤》2007,20(10):723-725
腰背痛发病率高,与肌肉骨关节功能紊乱等病变有关系,目前应用的影像学检查,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情况,临床诊治过程中缺乏客观评价指标。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动态检测手段,可以动态定量检测椎旁肌生理病理状态。对腰背痛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70%~80%,诊断效能在0.5以上。椎旁肌表面肌电测量是客观评价腰背痛椎旁肌功能的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和外周关节,致残率高。髋关节受累是其致残的主要因素,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公认有效的措施,但AS本身病理特点决定了其手术的特殊性,故AS患者行THA治疗不同于一般THA手术。我院1992年1月~2003年3月,收治了16例AS患者,并行24髋THA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伴睡眠质量问题AS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S患者110例,进行中医证型辨证,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运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证型伴睡眠质量问题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患者肾虚督寒证较肾虚湿热证更易发生睡眠质量问题(P <0.05)。AS患者肾虚督寒证伴睡眠质量问题多表现为轻度睡眠质量问题,在早醒、恶梦夜惊、失眠后反应方面分值均高于肾虚湿热证(P <0.05),其失眠后反应主要为乏力、疲倦、做事效率低下;AS患者肾虚督寒证伴睡眠质量问题较无睡眠质量问题者ESR及CRP水平高、BASDAI及BASFI分值高(P <0.05)。AS患者肾虚湿热证伴睡眠质量问题多表现为中度睡眠质量问题,在入睡困难方面分值明显高于肾虚督寒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对臂丛根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1997年前,对82例臂丛根性损伤用上肢五大神经代表肌肉及肩胛带肌群肌电图(EMG)、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和传导速度(SNAP、S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分析诊断。1997年起,对118例臂丛根性损伤加测颈椎旁肌EMG、双侧膈肌的CMAP和斜方肌的EMG、CMAP进行诊断。结果1997年至今,臂丛根性损伤神经电图-肌电图的诊断和术中发现相比,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5.4%,比1997年前分别提高14.1%和10.3%。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加测椎旁肌EMG、膈神经、副神经肌电可提高臂丛根性损伤尤其是C5节后损伤的肌电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护理学杂志》2008,23(5):46-47
目的观察西医联合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骶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抗风湿药口服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中药腰骶部熏蒸治疗,30min/次,1;k/d,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配合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骶部疼痛,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有助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