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满意度。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激发各层级护士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感动服务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制定“感动服务”活动条例,下发到每位护理人员,同时进行相关培训及督促检查,在活动开展前及开展6个月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4个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感动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P〈0.05,P〈0.01)。结论实施感动服务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82-3183
目的通过将“3H”护理服务模式引入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个性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门急诊输液室通过建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改进硬件设施、增强护理人员沟通礼仪培训等措施,落实“3H”护理服务模式,并对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中工作的现状实施前(34.57±5.53)分,实施后为(37.86±4.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输液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实施前(20.45±2.48)分,实施后为(22.35±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P〈0.01)。结论“3H”护理服务模式在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制定优质护理的实施与效果评定标准,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产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护士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操作与三基理论考试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勤情况与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实施后,患者在健康教育、服务态度、遵守言行规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孕产妇的各项需求,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医疗改革形势下,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新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实施首问首诊负责制、亲情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等举措来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护士的价值得到实现,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3月我院精神三科对护士及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于2010年7月-12月调查重复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所得结果与2009年7月12月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满意度由91.00%提高到98.00%,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在精神科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改善护理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改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后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其中服务意识、健康宣教、主动服务和总体满意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将护理单元缩小,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固定护士的连续性护理。结果患者知道并能称呼主管护士的叫出率由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前的31.71%上升至76.14%(P〈0.01);在与干预措施密切相关的6个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利于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使护士树立“我的患者”的观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赵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69-207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干部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实施优质护理的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将其与实施优质护理以前的8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被表扬次数、投诉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比较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两组护士对晨间护理工作的评价、护士认可程度、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和工作满意度、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和护理部每月考核平均分数,观察引入该管理模式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护士对晨间护理工作8个方面的评价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830,-6.082,-5.699,-5.798,-6.259,-6.340,-6.173,-6.340;P均〈0.01);护士对使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后在8个方面认可程度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16,P〈0.01);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28.89±4.30)分比(31.56±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7,P〈0.05);护士满意度的比较实施后(96.42%)高于实施前(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5);在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患者晨间护理质量合格率、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方面,实施后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0.77,8.546;t=-9.029;P均〈0.01)。结论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晨间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临床护理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士长管理考评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依据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制订合理的护士长管理考核细则,对随机抽取的西安市5所医院的128名护士长,从8个方面通过定期和随机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其工作进行全面考评。结果实施护士长管理考评前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长管理考评的实施和应用可以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增强医院的组织考核竞争力,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方法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实行结构岗位职责分层,即在病区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5级层级管理结构。根据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隔日上午或下午透析的治疗特点,按照区域设置8个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每组各由1名责任护士、1名辅助护士、1名助理护士组成,其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班次与本组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安排相同,固定为隔日早班及下午班。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中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班次固定3个月,辅助护士班次相对固定。对实施前(2005年)及实施后(2006年)的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结果及患者、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检查分数由实施前(2005年)的93分提高到了实施后(2006年)的97分;消毒隔离检查分数由实施前的96分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9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2%,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提高到了90%。护理质量(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中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实现了一体化、系统的透析护理服务,使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更加系统和深入,促进了血液净化护理队伍自身的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改变护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全院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专科护士(N4)一责任组长(N3)一高级责任护士(N2)一初级责任护士(N1)一助理护士(N0)五层分层级管理模式,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职责明确,实行责任包干制,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绩效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等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士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增加(P〈0.01),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及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总值班护士长,负责内科各个护理单元晚夜班及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协助科室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并解决各类疑难护理问题,实现护理质量24h无缝隙管理。对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实施前(2005年)和实施后(2010年)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且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的标准,实施前后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分别为81.25%、97.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5年来,共协助科室完成125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02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总值班护士长能够有效提高特殊时段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动态评估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护理风险动态评估信息系统包括入院评估、住院评估评价、护理风险动态评估记录、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告知4个模块。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护士长对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的首次评估进行评价,产生合格率。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风险告知及签字。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掌握患者病情程度(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动态评估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使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面、科学、有效的护士长管理考评方法。方法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机制,并应用于护士长管理考评中,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护士长对护理部管理方法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长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得分:护士长管理(97.43±2.41)分,各班工作质量(96.39±4.51)分,护理文件书写(97.75±4.25)分,基础护理(96.11±1.96)分,三基考核(95.12±4.2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0.03±1.23)分,(89.26±2.19)分,(90.10±3.37)分,(90.94±2.54)分,(89.25±5.48)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3,10.12,12.72,12.23,10.06;P〈0.05);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1.19%和98.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护士长对护理部管理方法的认可度也分别提升(x。分别为6.78,6.46,P均〈0.05)。结论科学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方案有利于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增强医院的组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翠香  王非凡  崔莹  刘俊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503-504,519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采用系统化护理教学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择23名低年资护士,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及教学评价的方法 进行培训.结果 23名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护士长及总教学老师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低年资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直管理模式下实行护士长轮岗制度的效果,总结培训护士长的有效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需测评护士长所在科室的医生、护士各5名及科主任,采用问卷式匿名民主测评,并在年终述职时进行护士长匿名互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4个等级。应用护士长综合素质测评表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测评,根据年终测评分数计算护士长整体优秀率。结果:实行护士长轮岗制后护士长民主测评总优秀率由原来的85.0%提高至95.0%,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亦较前提高了15.5%,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垂直管理模式下实行护士长轮岗制,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病区间的交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