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新生儿手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89例新生儿采取手背静脉采取血液标本,成功率达98%,通过对新生儿采血数量及质量的研究探讨,在实行股静脉及头皮静脉穿刺基础上,对手背静脉进行采血的尝试,临床反馈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患儿痛苦小,更能有效的保护新生儿血管.  相似文献   

2.
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与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我院儿科2005年2月以来对8个月~3岁以下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与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采血时间及血样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头皮静脉采血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无论是普通的治疗还是在急救工作中,及时获得静脉血样,明确诊断,可为有效治疗争取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儿的生存质量,所以此举至关重要.家长对护士"一针见血"的期望值也很高,而新生儿由于静脉相对较细,且患儿不配合,成了临床上静脉采血的难点.以往的新生儿静脉采血均使用股静脉及颈静脉,但由于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低,对患儿造成创伤及痛苦大,穿刺后不易止血,且有伤及神经及肺尖的可能,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医患纠纷[1].因此,2002年8月-2007年5月笔者对我院妇产科出生的68例新生儿探索应用头皮静脉采血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儿科临床中,给患儿尤其是肥胖患儿抽血采集血标本。常因静脉细小,管腔内血液含量相对较少而造成操作失败,以致延误诊断和抢救时机。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是针头指向远心端,针头迎着血流穿刺,针头阻止血液回流,使针头部位血流充盈,有利于取血。2004年1月--2006年2月,本院对80例肥胖患儿进行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集血液进行检验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临床辅助性护理技术工作。目前一般儿童血液常规检验多用毛细血管采血法 ,但血清生化及细菌培养等某些检验项目因需用血量较多 ,而一般常用的几种静脉穿刺采血措施 ,血量往往满足不了临床检验需要。通过多年护理工作的摸索实践 ,认为在临床上用直视下小儿股静脉穿刺法采集血液标本其效果令人满意。笔者曾对 40例儿童进行穿刺 ,经 1次穿刺采血成功 39例 (占 97.5 % ) ,另 1例 2次成功1 方 法1.1 体位 :患儿取仰卧位 ,将臀部垫高 ,使穿刺侧大腿呈外展外旋位置 ,膝关节呈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合并采血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肝胆外科6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再采集血标本,血标本采集成功后快速输液。结果:本组60例病人均在短时间内穿刺成功,完成血液标本采集。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肝胆外科危重患者抢救时能够有效节省抢救时间,保障抢救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仰卧双肩固定法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采血化验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固定方法行颈外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仰卧双肩固定法行颈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皮下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双肩固定法可提高小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股静脉血流量大 ,穿刺易成功 ,为临床新生儿常用采血部位 ,但有引起局部血肿、髋关节感染、股动脉痉挛致下肢坏死及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医源性并发症的危险[1 ]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采血质量 ,减轻患儿痛苦是临床医护人员长期探索的问题。受文献 [2 ]启发 ,笔者试用手背静脉采集血标本 ,并对传统穿刺方法进行改进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方  法患儿取自由卧位 ,备 7号头皮针、5~ 1 0mL一次性注射器及穿刺盘。操作者左手四指握住患儿腕部 ,拇指置于患儿屈曲四指上 ,使手背穿刺静脉充分暴露于拇示指之间 ,右手拇示指捏住穿刺针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血标本的质量.方法:将3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150例观察组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1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结果:两种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X2=21.4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老两种采血方法对患儿及家属的影响,以探索一种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医患纠纷的新生儿、婴幼儿采血技术.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股静脉、颈静脉采血法(传统组),手背静脉采血法(新法组).将两组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家属满意度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传统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41例,占9.8%,局部感染4例,占1%,局部血肿23例,占5.5%,标本溶血32例,占7.6%,家属满意率:76%,对照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8例,占1.9%,局部感染0例,局部血肿0例,标本溶血6例,占1.4%,家属满意率:97%.新生儿、婴幼儿手背静脉穿刺采血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低、家属满意,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较粗,加上小儿哭闹、不配合,导致腹部的起伏而掩盖股动脉的搏动,很难触清。为了提高小儿一次性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依据股静脉在人体生理解剖的位置,采用了一种新的斜角穿刺的方法,并与传统直角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5年5月创建新生儿病房,在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就是新生儿各种生化检查的采血术,两年来,通过对306例患儿的股静脉定位穿刺方法简单,不易污染。目前我科新生儿病房将股静脉作为新生儿采血的首选部位,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306例,年龄最小者为生后24小‘时,最大为5天。1.2穿刺方法:①患儿取仰卧位,将穿刺部位略微垫高约2cm,确定穿刺位置后用尿布覆盖阴囊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部位;②助手站于穿刺者对侧,使大腿稍外旅、外展,并将小腿弯曲与大腿呈直角;③选腹股沟斜线中内卫1/3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诊疗技术日益增多,婴幼儿静脉采血也越来越普及到每一位住院患儿。然而,婴幼儿因四肢静脉血管细、血液分布少、充盈度差且临床上肥胖儿较多,患儿因恐惧、疼痛等因素造成不合作等原因,致使婴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而标本采集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所以,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是值得儿科护理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谢全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32-132
小儿静脉穿刺采血进行各项化验检查,是儿科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儿科护理操作难度大的一项基本操作。静脉穿刺抽血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采集标本的合格与否。若抽血不顺利有可能导致溶血或血液凝固等,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和治疗。我科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对1岁内住院患儿,需要做静脉穿刺取血做各项化验检查,采用头皮静脉穿刺取血49例,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小儿痛苦小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采血气标本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优化新生儿临床穿刺率。方法:将405例需动脉采血气标本的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经桡动脉采血组(203例)和经股动脉组(202例),比较两组采血方式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安全陛。结果:经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操作时间、局部青紫淤斑、采血后按压时间和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采血气标本更快速,安全,方便。可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气标本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颈外静脉是儿科较为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一般用于采集血标本或深静脉置管等。但颈外静脉穿刺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技术要求较高。我院1999年1月~2000年5月,为出生10天到5岁的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共66例,穿刺成功率为100%,未发生血肿、血栓、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血标本容易发生的溶血原因进行探讨,从而减少静脉的穿刺次数。方法:在2008年到2011年之间随机选择80例新生儿股静脉或者是外周静脉采血标本作为观察组,而将80例年长儿股静脉或者是外周静脉采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年长儿的血标本溶血现象要比新生儿的高很多(P〈0.05)。结论:该原因主要和新生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采血所出现的操作不当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将近二十年了,发现小儿采血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之一。一般采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头皮静脉比较细,每次最多采血只有7ml左右。颈外静脉穿刺容易穿破血管造成失败。而股静脉比较固定,管径也粗,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较高。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最佳的穿刺部位是股静脉,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桂华  刘勤朴 《中医正骨》2003,15(12):12-12
婴幼儿四肢创伤行血液检查时 ,由于伤肢肿胀疼痛 ,患儿恐惧躁动不配合 ,并受外固定的限制 ,加之大隐静脉及肘正中静脉充盈不明显 ,故采血较困难 ,操作不当易造成患肢再次错位。为此 ,我们改经中位颈外静脉穿刺抽血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操作方法 患儿平卧 ,助手用治疗单将其双肩固定 ,肩下垫一薄枕 ,头后仰 15~ 30°,转向一侧固定 ,使其不能乱动。操作者立于床旁 ,以胸锁乳突肌三角肌顶点上方 15~ 2 0mm处为穿刺部位 ,常规消毒皮肤 ,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 ,待颈外静脉上段充分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