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哮喘为气道的慢性炎症,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树突状细胞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可调节获得性免疫反应,指导原始T细胞分化为Th1和Th2效应细胞。Th2细胞通过分泌炎性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另外,树突细胞还介导抗原特异性耐受或无反应。它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哮喘可能的治疗方法而对树突细胞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就树突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机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  何志旭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2):146-148,150
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树突状细胞(DC)以来,国内外对D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C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因其有大量树突状突起而得名.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处女型或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增殖,而巨噬细胞或B淋巴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机体抗病毒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机制,研究卵巢癌细胞对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共培养卵巢癌细胞与DC,观察DC表面标志、吞噬功能及对T淋巴细刺激胞能力的变化,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和rhIL-4诱导生成DC后,表达CD1a(55.0%±10.3%)、CD86(63.5%±11.1%)、HLA-DR(89.4±19.7%)和CD83(9.7%±3.4%),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成熟后,DC成熟标志CD83(39.5%±7.5%)升高.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DC特异性标志CD1a(19.1%±4.0%)表达减少,成熟特异性标志CD83(44.2%±8.3%)增高且时间提前,对TNF-α诱导无反应.卵巢癌细胞使DC对葡聚糖的吞噬功能下降43.05%,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刺激活性降低56.35%;抑制D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及与IL-12相关的p38磷酸化,使MLR中T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降低而IL-10增高.结论 卵巢癌细胞影响DC成熟及功能,DC吞噬能力及抗原处理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特异性CTL活化,造成T细胞对肿瘤细胞耐受.可能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DC)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PC),与其他APC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他APC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自身组织损害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在患者血清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二者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造成其损伤和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起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抗原的异常所致,如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发生改变等。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强大的抗原递呈以及免疫调节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认为,DC具有调控免疫应答的作用,不仅可激发免疫反应,也可介导免疫耐受.DC的这种异质性决定了DC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排斥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自身组织损害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在患者血清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二者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造成其损伤和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起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抗原的异常所致,如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发生改变等.  相似文献   

8.
刘军民  张连生  李玉峰 《医学争鸣》2005,26(14):1282-1284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恶性肿瘤凋亡细胞溶解抗原交叉提呈的可能性及由此诱导产生的抗瘤效应.方法:用As2O3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凋亡.取患者完全缓解期(C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导DC,体外进行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ALA)负载,并设APL细胞溶解抗原(CLA)负载对照,ALA-DC激自体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DC,T细胞免疫表型.51Cr释放法测定T细胞对APL细胞杀伤活性.结果:APL细胞经2 μmol/LAs2O3体外诱导5 d,凋亡率为(86±4)%;自体T细胞被DC激化前,CD2 ,CD3 ,CD8 T细胞百分率为(27±5)%;被ALA-DC激活后,CD2 ,CD3 ,CD8 T细胞百分率上升至(50±12)%,对照组下降至(22±4)%.细胞毒性实验示ALA-DC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APL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能被DC交叉提呈,激活CD8 CTL细胞,其诱导的抗白血病效应强于非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致敏的DC.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一种抗原提呈细胞,也是近几年肿瘤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其特性、起源、成熟过程和功能综述如下。1DC的特性Steinman和Cohn(1973)[1]首次分离出一类与粒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C3H小鼠对Balb/c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1)用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照射Balb/c(H-2d)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 DC),诱导其凋亡,随后将其输注到C3H(H-2k)小鼠体内,诱导C3H小鼠对Balb/c抗原免疫耐受。(2)检测诱免疫耐受小鼠体内调节T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分泌以研究其耐受机制。结果 (1)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Balb/c抗体。(2)免疫耐受C3H小鼠不能排异注射到体内的Balb/c脾细胞。(3)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结论 (1)应用UVB-Balb/c im DC免疫C3H小鼠可以使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完全彻底的免疫耐受。(2)免疫耐受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其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本文就树突状细胞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治疗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于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它的细胞膜表面高表达MHC—Ⅰ和Ⅱ类分子,能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显著刺激初始型T淋巴细胞(Naive T ceils)增殖,促进细胞毒T细胞(CTL)和T辅助细胞(Th)的生成,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参与者。近年来,DCs已逐渐成为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人子宫内膜癌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军  王自能  罗新 《医学争鸣》2009,30(8):741-744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形态结构特征.方法:绝经期妇女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35例,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组织DC形态结构特征.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DC相比:光镜下,子宫内膜癌DC大多形态较规则呈圆形,但也可见到卵圆形或多角形DC;胞体显著变小,细胞膜表面树突状突起难以见到,但胞核显著减小.电镜下,子宫内膜癌DC胞膜较光滑,胞膜表面树突状胞质突起显著减少,部分突起呈粗短状;胞质中圆形而电子密度高的初级溶酶体和不规则形且电子密度高低不一的次级溶酶体多见;粗面内质网丰富;含微量絮状电子致密物的胞饮小泡显著减少;胞核显著减小,居于胞质一侧,常呈肾形或马蹄形,核内常染色质较少,异染色质多边集于核膜下.结论:人子宫内膜癌组织DC形态结构的改变,影响DC对肿瘤抗原的摄取、加工及提呈功能,进而导致机体肿瘤逃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Li R  Chen H  Fei R  Cong X  Sun J  Wei L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87-890
目的: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树突状细胞,并从细胞表型和功能方面与正常人树突状细胞进行比较。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00U/ml GM-CSF和500U/ml IL-4的无血清培养基AIM-V体外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TNF-α对树突状细胞培养的影响,IL-12ELISA试剂盒检测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并采用MLR方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AIM-V培养及细胞因子诱导后,可获得成熟的具有典型形态的树突状细胞,加入TNF-α后,IL-12分泌增高,CD83表达增加;2.病人树突状细胞与正常人比较,CD80表达较正常人的低(P<0.05),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低于正常人。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树突状细胞与正常人一样可用AIM-V无血清培养基及特定的细胞因子诱导在体外大量获得;2.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树突状细胞与正常人相比较在功能上降低,在形态数量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You J  Wang CL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9):2785-2790
目的探讨热休克瘤细胞裂解物冲击的异基因树突状细胞(DC)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应用热休克(43℃,1h)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裂解物(LhTCL)冲击的小鼠骨髓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DC)作为瘤苗(DC/LhTCL)。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可诱导HSP70表达。用FITC-标记的LhTCL和CFSE-标记的异基因DC分别进行体外吞噬和体内示踪实验,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流式细胞术(FCM)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不成熟异基因DC体外摄取LhTCL对其表型和IL-12产生的影响以及受鼠接种局部引流淋巴结DC(LD-DC)对异基因DC的摄取。然后,通过免疫接种的小鼠脾细胞体外诱生CTL的杀瘤活性(LDH法)和产生的Th-1相关细胞因子检测,LLC移植瘤的免疫预防和早期带瘤鼠的治疗实验以评价C57BL小鼠接种异基因或同系DC/LhTCL瘤苗的产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结果(1)热休克增加LLC胞浆内可诱导HSP70表达。(2)小鼠不成熟异基因DC能充分摄取LhTCL并促进其DC成熟(增加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和IL-12分泌)。(3)皮下注射LhTCL冲击的异基因DC观察到有促进受鼠DC摄取异基因DC的效应。(4)LhTCL冲击的异基因DC免疫的C57BL小鼠脾细胞能特异性杀伤活LLC,分泌Th-1相关的细胞因子(高水平IFN-γ和低水平IL-4和IL-10)。(5)C57BL小鼠LLC移植瘤免疫保护实验和治疗实验均证实,免疫接种异基因DC/LhTCL瘤苗能够阻止或延缓LLC肿瘤的生长,其产生的免疫保护效应要比同系DC/LhTCL瘤苗强。结论接种热休克处理的肿瘤裂解物冲击的异基因树突状细胞瘤苗有促进抗肿瘤免疫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钟煦  刘剑勇 《医学综述》2012,(20):3347-3350
树突状细胞(DC)是高效的抗原呈递细胞,有启动初始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未成熟或亚成熟DC来源于CD34+的造血祖细胞,通过吞噬、吞饮的方式摄取抗原,进而成熟转变为更有利于呈递抗原的成熟DC。成熟的DC将抗原呈递给CD4+的Th细胞,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进行特异性的免疫应答。DC呈递功能高效性的疫苗疗法逐渐加入到抗肿瘤及抗各种感染性疾病治疗的行列中。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DC的疫苗制备及抗原的负载方法不断衍生出更高效、严格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提取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Steinman等首次从小鼠脾组织中分离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因其表面有许多伪足样或树状突起而得名。DC被称为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哨兵”,当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侵袭或体内有细胞发生恶变时,DC很快即能获知这些信息,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免疫系统,并将病原微生物或恶变细胞从体内清除出去。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许昌 《医学综述》2011,17(8):1126-1129
近年来,随着对树突状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树突状细胞不仅是体内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激发免疫反应,而且又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维持免疫反应平衡及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免疫耐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以双向调节免疫反应。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是树突状细胞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个群体,在维持免疫平衡,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感染、移植耐受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成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由动员人外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获得的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性, 为临床应用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建立制备方法。方法 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预经干细胞动员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去除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阴性选择得到外周造血祖细胞,加入rhGM-CSF和rhIL-4培养10~14 d成为树突状细胞,然后进行形态学检测、细胞表型和T细胞刺激能力分析。结果 由外周造血祖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可以达到(0.5~1.0)×108数量级;高倍镜和电镜照片显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细胞高表达HLA-Ⅰ、Ⅱ类抗原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细胞具有高效的刺激静止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结论 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动员外周造血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制备树突状细胞可以作为制备肿瘤疫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