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每个人都想使自己容光焕发,显得年轻。但在日常生活中,同龄人中从外表看却可相差十几岁,也就是说有些人有未老先衰的表象。导致衰老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不知自节、过多食用能催人早衰的食品就是一条重要原因。 酸性食品 研究表明,过量进食酸性食物是百病之源。人类常用的食物可分为两类:即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其中把含有磷、氯、硫等元素的食品称为酸性食品,如面粉、谷物、肉类、油脂、酒类、白糖等。研究证明,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当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原秀隆先生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正常人血液pH值在7.35 ̄7.45之间,但这种碱性体质者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为酸性体质,处于亚健康状态。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当人的体病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 ̄6.7时,人就会死亡。医学证明,如果人体倾向酸性,人体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废物不…  相似文献   

3.
要促进人体健康、保持头脑的清晰,需要维持弱碱性体液。 一般喜动不愿静待室内的人,总要活动一下才感身心愉快。早晨醒来懒洋洋,晚上在霓虹灯闪烁时活力非凡,这样的人体质属“碱性体质”。而喜静不喜动,稍动就易疲劳,早晨醒来起床后体力充沛,下午渐感疲劳,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感体力不支,这样的人体质属“酸性体质”。 人的理想体质是不偏碱性或酸性,而是属于弱碱性体质。一般说碱性体质的人比酸性体质的人活泼,头脑更灵活一些。 酸性体质的人体液偏于酸性。反之,碱性体质的人体液偏向碱性。体液是维持人体细胞活动不可缺的。对人体来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淋巴液等总称体液。  相似文献   

4.
怎样区分酸碱性食物呢?一般来说,肉、蛋、糖、花生、面粉等为酸性食物,因这些食物含磷、硫、氯等元素,经人体代谢能产生酸性物质.蔬菜、豆类、水果、海带、咖啡、牛奶等食物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能产生碱性物质,使体质偏碱性,故属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人提出“酸性体质”问题,有的人在媒体上介绍几种疾病的同时,再度提出人体的酸碱度问题,说是“酸性体质”导致癌症。类似文章还有一些,主要是倡导人们多喝弱碱水,多吃一些碱性食品,如茶水、红豆、萝卜、苹果、  相似文献   

6.
“你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时下这个话题特流行。“几年前没有这个概念,从来没有人认真想过自己身体的酸碱值是多少?如今这一化学术语用到了人身上,而且研究结果明确表示:酸性体质是亚健康的表现。”中国著名营养学家杜慧真如是说。最先利用这一概念的是商家,给琳琅满目的商品打上“吃碱性食品更健康”的旃号。即使如此,很多人仍然困惑,什么是人体酸碱值?怎样吃出碱性体质?它与人体疾病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类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在人类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的体液是呈弱碱性的,其中血液的pH值(酸碱度)为7.35-7.45,胆汁的pH值为7.4,胰液的pH值为7.8-8.4,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原生质即原浆的pH值为7.68。这种pH值的恒定现象,叫做酸碱平衡。但是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一般初生婴儿都属于弱碱性体液。由于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于是人体原来的弱碱性体液就逐渐地变成了弱酸性体液。更多的人血液的pH值是在7.35以下,致使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在2006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日本医学博士筱原秀隆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  相似文献   

7.
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大概PH值是7.35-7.45之间,一般初生婴儿也都属弱碱性体液,但随着体外环境污染、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影响,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当酸性物质在体内越来越多时,量变引起质变,就会引起疾病。人体体内产生酸性物质有两方面的原因: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食用酸性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进行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也是酸性物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带来的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大米、白面、白酒、白糖等都是属于酸性食品,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饮食知识,过量地食用酸性食品,当酸性物质超过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或者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受到影响时,酸碱平衡被打破而造成酸性物质的积累,这样就变成了酸性体质。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健康和人体环境酸碱度息息相关;酸性体质是亚健康的表现,健康人要碱性不要酸性.现代人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都会造成人体酸碱度失衡,并且带来严重后果.有专家给出了一个数据: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和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常可以在一些报刊和马路上分发的宣传品上看到"人体的酸碱平衡养生保健"、"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酸性体质的人易得癌症"、"碱性食物延年益寿"等文章,并按照这些"新理论"提出一些保健概念,有些索性将"新观念"发展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定论。然后就是一些冠  相似文献   

10.
“你酸不酸?”如果有人这么问你,你先别急,也许他说的是“体质的酸碱程度”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和身体的“酸碱度”有直接关系。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认为,酸性物质在人体内堆积得太多,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他表示,人体的PH值在7.35~7.45之间的,是碱性体质的人,但这部分人只占10%左右,大多数人的PH值都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也就是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  相似文献   

11.
"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人应该多吃碱性食物,让身体变碱性"。近期,一条"酸性体质容易患病"的帖子在网上热传,不少商家借机推出号称具有排酸功效的保健食品进行促销。那么,酸性体质易致病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相似文献   

12.
第六章第二节pH对细胞的影响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体长期积累的酸性物质日益增加。当酸性物质的累积大大超出人体正常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形成酸性体质,对人体将引出一系列的恶果,由生理变化酿成病理祸根,随即而来的是各种疾病尤其是代谢病的发生。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蛋白质在不同pH下的性质和行为所造成的结论是一致的。这种分子学层面的论述,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故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细胞。研究发现,酸性体质的人,细胞活性降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合成困难,各种酶的活性下降,细胞膜受损…  相似文献   

13.
海带食谱     
海带,也叫昆布,有“海中蔬菜王”之称。据测定,每100克含蛋白质8.2克,脂肪0.1克,糖57克,钙2.25克,铁0.15克。海带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至几十倍。海带的含碘量是最高的。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适量食用海带能防治此病。海带还能防治动脉硬化,减少胆固醇与脂肪的积聚。特别是海带作为碱性食品,经常食之,有助于改善酸性体质,强化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的抗癌能力。 在民间,有关海带的食疗药膳较多,笔者在此介绍几款海带保健食谱,可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参考选用。 海带生麦饮 干海带40克,生小  相似文献   

14.
“体质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所有的肉类都属于酸性,绝大部分的蔬果类都属碱性”“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诸如此类的说法,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周围的朋友也无数次问我该如何获得碱性体质,以至于不得癌症……下面就谈一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大家知道,人体70%由水组成。人体内的水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相似文献   

15.
鑫淼 《现代养生》2012,(18):37-38
30年前,老百姓用食用碱蒸馒头,而今,普遍吃的都是酵母馒头,食用碱能平衡体内的酸性物质,而酵母属于酸性物质,故中国人体质偏酸就不足为奇了。一般初生婴儿都是弱碱性体液,随着环境污染,以及饮食不合理,体内大量产生酸性物质,导致体质逐渐偏酸。目前,真正体液为碱性体质的人只占10%左右,90%的人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  相似文献   

16.
何丽 《健康》2014,(5):8-9
<正>近年来,一些说法在报刊和网络上广为流传,如"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选择食物要讲究酸碱平衡"等,强调酸性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称谷类、肉类、鱼、蛋等都是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又说,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牲疾病。这些宣传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实,从营养学观点来看,这些说法缺乏科学根据,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近来,好多朋友打电话给我,询问“酸性体质”是不是容易得癌症,毫无疑问,又是被所谓的“养生专家”引入了歧途. “酸性体质易患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医学谣言.传播者声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而多吃碱性食物可以改变酸性体质.其实,医学上从未有过“酸碱体质”一说,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到7.45之间.至于“摄入碱性食物能够改变酸性体质”,更是无稽之谈,无论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遇到胃酸,都变成酸性的;遇到胆汁胰液,又会变成碱性的.  相似文献   

18.
化学上规定凡物质在溶液中释放出氢离子(符号是H)者为酸,凡接受氢离子者为碱,所以酸是H的供给者,碱是H的接受者。酸碱度用pH表示,正常人的酸碱度范围是pH在7.35~7.4之间,平均7.4,微偏碱性,为碱性体质,是健康的体质。如果pH值在7.35以下,那就是酸性体质,是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据医学家观察统计,碱性体质的人只占10%左右,大多数人的pH值都在7.35以下,属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与碱性体质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甚至神经衰弱。最明显的是体重的变化,即使把体重降下来,很快又会升上去,甚至比原来还要高。酸性体质的人易滞留毒素而致病。脂肪酸和胆固醇都可形成酸性物质,而且会促使动脉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食物酸碱性质的宣传文章很多,但诸如“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的宣传,却在误导居民健康饮食。 在食物的化学研究中,食物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或称为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分类的根据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的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钾、钠、钙、镁含量较多的灰分则生成碱性溶液。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有酸性和碱性之分,人的体质同样分为酸性和碱性。酸碱度用pH表示。正常人体液呈pH7.35~7.45(中性或弱碱性)。体液酸碱度平衡失调时易患多种疾病。 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并不是味道上的酸、甜、苦、辣,而是以食物在体内最终的氧化代谢产物来划分的。西红柿、山楂等味道很酸的恰恰是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