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早期护理干预对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7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采取喂养的早期护理干预(早期微量喂养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晓梅 《吉林医学》2014,(1):165-166
目的:为了能增加早产儿成活率,采取对早产儿进行适当的护理。方法:以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预防高胆红素血症以及防止感染的发生,进行喂养与保暖护理。结果:40例早产儿患者中,3例妊娠时间较短,出生时患儿就有窒息的症状,体重非常轻,及时抢救也无效。37例早产儿健康出院,出院时体温正常,均能自行吸吮,没有并发症。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加快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符雪丽  陈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50-3951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的267例早产儿的喂养方法。结果:经过早期、正确的喂养,267例早产儿中存活出院243例,死亡24例,存活率91%。结论:早期、正确的喂养是保证早产儿能得到足够的营养,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也是护理早产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是否能有效预防并显著降低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误吸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50例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其中男30例,女20例。其中早产儿23例,平均胎龄(34.2±1.4)周,平均出生体重(1 750±400)g;足月儿27例,平均胎龄(38.4±1.2)周,平均出生体重(3 000±41)g。通过采取口服吗叮啉及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点滴治疗新生儿GER、准确的护理评估、正确的体位护理、选择适当的喂养量及方法以及加强病情观察等多种早期干预方法,观察患儿误吸的发生例数。结果 50例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经干预后,2例因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引起反复的呼吸暂停抢救无效死亡。48例安全度过新生儿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患儿及早得到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显著降低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发生误吸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是否能有效预防并显著降低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误吸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50例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其中男30例,女20例。其中早产儿23例,平均胎龄(34.2±1.4)周,平均出生体重(1 750±400)g;足月儿27例,平均胎龄(38.4±1.2)周,平均出生体重(3 000±41)g。通过采取口服吗叮啉及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点滴治疗新生儿GER、准确的护理评估、正确的体位护理、选择适当的喂养量及方法以及加强病情观察等多种早期干预方法,观察患儿误吸的发生例数。结果 50例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经干预后,2例因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引起反复的呼吸暂停抢救无效死亡。48例安全度过新生儿期,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患儿及早得到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显著降低肠内营养的危重新生儿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促进生长发育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 89例早产儿采取了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预防感染、抚触护理。结果 :89例早产儿治愈出院 72例 ,治愈率 83 8% ;好转 8例 ,好转率 9 3% ;死亡 9例 ,死亡率 10 1%。结论 :针对早产儿的特点 ,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工作 ,选择适宜的护理方法 ,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自行吸吮及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营养支持护理是早产儿喂养细致而耐心的工作,正确合理的喂养是早产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方法:本组采取肠道喂养和胃肠外喂养的方法。结果:配合精心护理,严密监测,体重增加有显著性。结论:儿科护士必须掌握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征,生理特征及喂养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保暖等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128例早产儿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及保暖、呼吸道管理等精心护理。结果:128例早产儿有7例死亡,其中3例家长放弃抢救治疗,治愈出院121例,回访104例,体格及智能发育正常。结论:正确的喂养和皮肤抚触等护理,能促进早产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早产儿。随机分组,常规肠内外营养组采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护理,早期微量喂养组则采取早期微量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体质量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体质量每天增加的水平、按需哺乳的时间;护理前后患儿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早产儿体质量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体质量每天增加的水平、按需哺乳的时间、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相比较常规肠内外营养组更好,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常规肠内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护理对于早产儿效果确切,可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舒适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胎龄≤32周)81例,按照患儿喂养护理方式差异性分组研究,其中常规组40例,经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41例,针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特点给予针对性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与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每日摄入奶量、机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胃肠道舒适护理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服务,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儿饮食喂养舒适度,让胃肠道功能改善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现象,促进早产儿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606-608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胎龄<33周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喂养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口腔运动支持下的干预方式进行喂养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疲乏、应激、吸吮吞咽无力的比例。结果:在喂养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摄入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良好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疲乏、应激、吸吮吞咽无力的例数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统计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显著增强,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效率以及喂养进程,减少吞咽无力等症状,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的方法,能够减轻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或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同时缩短经口喂养到全口喂养过渡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体重增长,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给予良好有效的喂养和护理,提高早产儿的健康成活.方法:通过维持体温正常范围,指导早产儿的喂养、鼻饲母乳、维持有效呼吸和预防感染等方法.结果:26例早产儿,男15例、女11例;胎龄28~36周;体重1400~2300g,除1例转院外,均健康成活.结论:精心有效的护理是早产儿健康成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冯枫 《吉林医学》2012,33(4):800-801
目的:探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73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出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综合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全部治愈,并达到出院标准。结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新生儿抚触及采取肠内外营养支持,益生菌药物、适当胃肠动力药相结合,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的护理,有效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900例早产儿进行精心护理: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等,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00例早产儿患者中,861例早产儿健康出院,出院时均能自己吮奶,正常体温,体质量在2300 g以上,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29例因孕周小、体质量轻,出生时伴有窒息,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转入我院新生儿科的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药物干预等。比较两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摄奶量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积极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适当的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祁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295-296
目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方法对56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防止感染、适当的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护理中应结合早产儿发育未成熟及容易发生各种合并症的特点,加强监护,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给予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早产儿的喂养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科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喂养护理技巧。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早产儿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早产儿实施喂养护理干预技巧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降低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廖永生  马红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24-2625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早产儿NEC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48例早产儿NEC病例。结果:早产儿NEC临床表现不典型,围产期窒息缺氧感染及不合理喂养为主要危险因素,合并症多,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实施新法接生,减少早产、窒息发生,正确喂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可从根本上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