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为确定当地疾病控制重点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9年城阳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城阳区累计死亡14 991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1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8.7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487.32/10万,女性为355.87/10万。年均死亡率,0~14岁为43.05/10万,15~34岁为49.11/10万,35~54岁为266.34/10万,55~64岁为844.93/10万,≥65岁为4 318.41/10万。2005~2009年合计,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的前3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全部居民与男性、女性减寿率的前3位死因均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城阳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讨主要死因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克拉玛依市对当地居民2000~2004年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254.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36/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324.44,女性为177.82(Χ^2=276.33,P〈0.01);0岁为78.70,1~9岁为30.83,10~19岁为18.93,30~49岁为83.79,50~69岁为415.19,70岁以上为4811.60。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输事故(车祸)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克拉玛依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潍坊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潍坊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潍坊市居民死亡率为618.50/10万,标化率为394.16/10万。男性为693.13/10万,女性为542.70/10万;0~14岁为47.92/10万,15~34岁为64.71/10万,35~54岁为213.39/10万,55~74岁为1135.19/10万,≥75岁为7674.83/10万;最高的是高密市(744.28/10万)和寿光市(672.98/10万),最低的是奎文区(393.44/10万)和坊子区(417.66/10万)。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合计死亡48794例,占全部死因死亡总数的90.37%。2010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95岁,男性为75.63岁,女性为80.14岁。各种死因累计减寿329207人年,减寿率为37.71‰。减寿年数最大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潍坊市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德惠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居民死亡5 709例,粗死亡率为605.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5.92/1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2.48岁。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20.77,女性为485.66;<1岁为1 515.84,1~4岁为72.64,5~9岁为11.25,10~19岁开始逐渐上升,60~69岁起迅速上升,≥80岁为18 202.21;循环系统疾病为339.20,恶性肿瘤为105.05,呼吸系统疾病为57.35。全部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男性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女性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各种死因的减寿率合计为52.50‰,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为15.35‰,恶性肿瘤为11.66‰,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为11.48‰,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为5.30‰,先天畸形和染色体异常为2.53‰。[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1991~2005年济南市历下区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下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死因模式的变化。[方法]运用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期望寿命等指标对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491.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7.75/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300.71/10万)高于女性(280.89/10万)(χ2=9.558,P=0.002);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7.07/10万,176.98/10万、4161.45/10万。前五位的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内养代免(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患)。15年年均期望寿命为76.61岁,其中男性75.42岁,女性77.97岁。对居民寿命影响最大的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去除该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15.71岁,增长了20.37%。[结论]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仍是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男性的健康问题以及老年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四会市居民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5年四会市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及2006-2010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运用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04-2010年四会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81.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10.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7.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5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9.78%。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是0—4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损伤和中毒是5~1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肿瘤是20-5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是60岁及以上居民的前3位死因。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损伤和中毒、慢性病是四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育龄妇女应加强产检,预防婴幼儿围生期疾病,儿童青年应着重加强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中老年人应加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情况,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烟台市3个死因监测点2004-2005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5年监测点报告死亡21878例.年均死亡率为644.80/10万,男性为710.64/10万,女性为579.45/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26.27/10万.男性为701.82/10万,女性为559.53/10万。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9373例)、恶性肿瘤(5539例)、伤害(2689例)、呼吸系统疾病(1749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637例),占全死因的91.36%(19987/21878)。[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成为严重威胁烟台市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沂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临沂市居民合计死亡60257例,死亡率为599.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22/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08,女性为517.00;0岁为321.11,1~4岁为27.33,5~9岁为15.35,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合计死亡53537例,占死亡总数的88.85%。各种死因合计减寿率为63.83‰。减寿最高的4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合计减寿509550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641251人年的79.46%。[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导致临沂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越秀区居民死亡率为603.94/10万。其中,男性为683.88/10万,女性为522.1/10万;不同性别死亡率均自0岁后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至5~9岁最低,10~29岁相对平稳,35~39岁开始随年龄的增大升高较快,至85岁以上达到最高。全人群死亡率最高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0~75岁居民全死因减寿年数(PYLL)为37514.5人年,导致寿命损失最大的前4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越秀区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寿光市农村居民全死因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掌握死因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明方向。[方法]对寿光市1993~2007年农村居民死亡进行分析。[结果]1993~2007年,累计监测2491042人次,死亡17071例,死亡率(/10万)为685.29(男性765.57,女性为603.14,各年为644.85~819.35);标化死亡率(/10万)为491.94(男性为527.15,女性为451.88,各年为410.76~729.17)。1993~2007年。粗死亡率上升的死因是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下降的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先天畸形、围产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和精神疾病、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全部居民由1993年的70.12岁上升到2007年的77.96岁。其中男性由68.43岁上升到76.17岁,女性由71.89岁上升到80.21岁。去掉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死亡后,1993年的期望寿命分别为73.81岁、72.90岁、72.78岁、71.76岁,2007年分别为86.68岁、80.25岁、80.91岁、79.63岁。[结论]15年间寿光市农村居民的粗死亡率基本持平,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前4位主要死因1993年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2007年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1.
2005-2007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23.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1.44%(2483/304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黄岛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金州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死因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6-2009年金州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749.9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6.17/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各年龄组主要死因婴儿组为围生期疾病、少儿组为损伤中毒、青中年为肿瘤、老年人为循环系统疾病;对寿命损失影响最大的前3位死因是肿瘤、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金州区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死亡水平及其死因,以便采取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意外死亡发生率。[方法]对扬州市2006-2009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为9.38/10万,各年分别为7.99/10万、10.11/10万、9.70/10万、9.71/10万(P〉0.05);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49岁意外死亡率(/10万)分别为3.86、5.58、6.57、7.77、13.38、16.06、6.27/10万。意外死亡的447例中,主要死亡原因为车祸、自杀、溺水、中毒,分别占41.61%、27.96%、8.50%、4.70%。[结论]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2007年最高,40-44岁最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车祸、自杀、溺水、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威海市2005~2009年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对威海市2005~2009年扩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时期结核病控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威海市累计接诊18737例可疑症状者,年均就诊率为149.28/10万,初诊年均查痰率为63.37%,年均涂阳检出率为18.99%,年均涂阳登记率为17.97/10万。可疑症状者因症就诊率为33.55%,初、复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7.23%、81.82%。[结论]2005~2009年威海市结核病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潍坊市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累计报告腮腺炎1929例,年均发病率为4.43/10万。2005~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4.66/10万、7.76/10万、3.38/10万、3.27/10万、3.06/10万。2005~2009年年均发病率(/10万),最高的是奎文区(10.67),最低的是临朐县(2.54);男性为5.49,女性为3.30;0~14岁为25.34,≥15岁为0.49。2005~2009年的1929例病人中,发病时间在4~7月的占53.65%,在10~12月的占17.88%;0~6岁占19.96%,7~12岁占65.63%,13~17岁占7.31%,18--72岁占7.10%;散居儿童占3.84%,托幼儿童占16.23%,小学生占63.09%,中学生占9.90%,其他人群占6.22%;592例(占30.69%)存在合并症,其中合并脑膜脑炎的412例,胰腺炎69例,睾丸炎32例,心肌炎13例,中耳炎9例。[结论]潍坊市2005~2009年腮腺炎发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疾病负担中早死所致生命损失。[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居民病伤死亡数据进行标化死亡率、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中Y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西湖区居民4年的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35.83/10万,每千人疾病早死所致损失(YLL)为27.84人年。标化死亡率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YLL前4位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是杭州市西湖区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疾病,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博山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博山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博山区年死亡率为689.70/10万,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伤害,合计死亡5 588例,占总死亡数的87.68%。[结论]2008~2009年博山区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