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彪  秦萍  程随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23-1224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主因"视物重影1年,持续性双侧鼻塞3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确原因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无明显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3月前出现双侧鼻塞,伴流清涕,偶有脓涕。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点鼻,鼻塞无明显缓解。在当地耳鼻咽喉科就诊,鼻腔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  相似文献   

2.
吕庆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12):1152-1152
1病案摘要 患者女性,31岁。因“右乳肿块1年,明显增大1个半月”入院治疗。患者1年前自我检查发现右乳内侧一肿块,大小约2cm,无疼痛,无发热,无外伤史,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肿块时大时小,最大时直径达6cm。近1个半月肿块明显增大。入院后查体双乳外形不对称,右乳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主因"视物重影1年,持续性双侧鼻塞3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确原因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无明显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3月前出现双侧鼻塞,伴流清涕,偶有脓涕。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点鼻,鼻塞无明显缓解。在当地耳鼻咽喉科就诊,  相似文献   

4.
忠行女性,56岁。患者2005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无明显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黄疸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1 病案摘要患者男性,22岁。于2011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部酸痛不适,做后伸活动后酸痛明显,并放射至肩胛区,夜间明显,无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患者就诊当地医院,行颈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时未行任何特殊治疗。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患者再次就诊当地医院,行颈椎CT及MRI均示:颈2、3椎体占位。给予局部"小针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3岁,因四肢丘疹、结节5月余于2006年10月30日人院。患者于2006年5月始元明显诱因双上肢出现散在米粒大小丘疹,紫红色,无痛痒感,皮疹缓慢增大、增多,延及双下肢及双足底,因无痛痒感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前1月右足底内侧一皮损明显增大约大拇趾甲板大小,呈紫褐色,有轻度疼痛感。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关节肿痛,无胸闷气急,无腹痛腹泻,无明显消瘦。  相似文献   

7.
40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鼻咽癌放疗DT70±GY时甲状腺接受不同放射剂量照射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放疗前后鼻咽癌病人T3,T4,rT3和TSH值无明显差异;大部分甲状腺平均受量12.2GY,37.8GY和52.3GY后T3,T4和rT3值无明显差异;随访18例病人半年内无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说明鼻咽癌常规设野放疗,甲状腺受量<67.5GY,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某男,49岁,农民,因"脐周阵发性疼痛24小时余"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偶有排气排便。于我院急诊就诊,查腹部立卧位平片:小肠高位不完全性肠梗阻。予以抗炎解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某男,49岁,农民,因"脐周阵发性疼痛24小时余"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偶有排气排便。于我院急诊就诊,查腹部立卧位平片:小肠高位不完全性肠梗阻。予以抗炎解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0.
30例肝癌病人化疗前及第1次化疗后,取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发现治疗有效及骨髓无明显抑制组,淋巴细胞微核率无明显增加。反之,化疗无效和骨髓明显抑制组,淋巴细胞微核率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隐痛2个月余,夜间痛明显,近日逐渐加重.查体:右肩关节皮肤无红肿,未触及明显肿块,局部压痛触痛,皮温稍高,桡动脉波动正常,上肢感觉、肌力及反射皆无异常,右肩关节外展和外旋功能部分受限.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男性,53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十月余入院。一直以胃肠炎在外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一月前在外院作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未有其它明显不适伴随症状,近三个月来体重下降较明显。既往无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无殊,腹平坦,平卧位左上腹略隆起,于左上腹肋缘下可触一圆形肿物之下半部分,边缘光整,质中偏硬,无明显触痛,肿块似可推动,随呼吸运动同步不明显,与脾脏关系不大,肝脏无异常、余腹无见明显异常,移动性浊间  相似文献   

1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同时合并胃窦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1岁,因左上腹不适1个月伴消瘦15d于2002年4月9日入消化内科.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左上腹不适,轻度乏力和头昏,无发热,无鼻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无骨和关节疼痛.查体:体温正常.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2009-08-15无明显诱因自觉胸闷,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9.5℃,热型不规则,咳嗽,无痰,无咯血,无明显喘息。于2009-08-16外院查胸部CT示:左下肺有2.1cm×3.1cm肿块影,边缘毛糙,有分叶及毛刺征,两肺上下叶内散在10多个结节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例 1:患者女 ,6 8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 10年 ,加重伴右上腹肿块 2年于 3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 ,以饭后为甚 ,无发热 ,B超检查 ,诊断为“肝囊肿” ,经内科治疗效欠佳。近 2年来右上腹胀痛加重 ,肿块明显增大。无皮肤、黏膜黄染 ,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无肝炎病史 ,无疫区居住史。查体 :T 36℃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 ,右上腹可触及 16cm× 14cm质韧肿块 ,表面光滑 ,无压痛 ,随呼吸上下移动 ,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 :WBC 3 9× 10 9/L ,Hb 139g/L ,PLT 171×…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1岁,全子宫切除术后2年,因下腹胀痛2个月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威海医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下腹胀痛,伴有尿频、尿急,无尿痛,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4次,稀便,无黏液脓血;患病期间无阴道出血,无恶心、呕吐,口服止泻药后无明显改善。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 压迫肠管。左侧卵巢及输卵管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区可见巨大肿物。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具体待石蜡常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0期鼻咽癌颈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区最佳的照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中上颈部存在未达阳性淋巴结诊断标准的N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192例的可疑淋巴结区接受52 Gy照射(A组),166例的此区域接受60~64 Gy照射(B组)。采用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率、无颈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Logrank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T1及T2期,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3及T4期,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B组的T2、T3、T4期的无颈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但T1期无明显差异。B组的T3及T4期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而T1及T2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T2、T3、T4N0期患者,若中上颈部存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应给予至少60 Gy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67岁,因咳嗽、胸闷2个月于2011-09-03入院。患者咳白色黏液样痰,不伴咯血,无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无憋喘,无消化系统症状。无抽烟嗜好。查体示,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胸膜摩擦感,两侧语颤无差别,双肺叩清音,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CT检查示,右肺上叶肺尖部见大小不等肺大疱,右上后纵隔旁见约12mm×14mm大小类圆形占位,边界清晰,平均CT值3HU,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  相似文献   

19.
俞方荣  吴凡 《肿瘤学杂志》2014,20(6):529-53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持续腹痛、腹泻半月余人院。患者自诉4年前有“胰腺炎”病史,后出现血糖升高,平素未服药治疗。2012年10月20日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持续性钝痛,脐周痛为主,无放射痛,与体位及进食无关,病程中伴腹泻,一天数十次水样便,无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明显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手术对肺癌患者应激状态、心脏损伤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待研究。本研究拟比较不同肺静脉处理方法对患者应激和心脏的影响。方法肺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肺静脉总干结扎组(总干组,27例)和肺静脉属支结扎组(属支组,27例)。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HC)、血糖(BG)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记录外科相关资料,监测术后3日疼痛指数和心律状况。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日引流量无明显差异。②两组疼痛指数无明显差异。③两组HC水平在术毕明显上升,术后渐降低。④两组术后BG水平明显升高,并持续高水平。⑤两组术后BG与HC水平呈正相关。⑥总干组术后cTnI水平明显升高,属支组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⑦总干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属支组,但两组在术后各时点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①两种肺静脉处理方式对患者应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②肺静脉总干结扎对心脏的损伤有大于肺静脉属支结扎的趋势。③肺静脉属支结扎倾向于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