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于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临床上主要采取热敷方法治疗 ,这种方法见效慢 ,对炎症较重的静脉炎 ,难免造成血管硬化、堵塞。自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5月我们用局部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加局部按摩法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1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5月 ,我科共发生静脉输液后静脉炎 3 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输甘露醇 2 1例 ,红霉素 7例 ,极化液 4例 ,静脉炎发生时局部均有红、肿、热、痛 ,尤以穿刺部位上端 5cm~ 8cm处严重。按发生时间依次间隔分为单纯局部热敷…  相似文献   

2.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现对常见静脉炎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局部治疗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局部炎症,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是输液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与用药种类、方法、药物剂量有直接关系。我科从2008-09开始对本科药物引起静脉炎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现将其效果比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治疗中,从静脉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留置针时间太长,都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密,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近年来,由于静脉输液疗法的广泛应用,因而由输液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发生率也相对提高,给病人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本文通过对26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对静脉炎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康惠尔贴膜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炎是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目前认为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和疼痛主要为刺激性强和浓度较高药物对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件反应。本组均采用套管针穿刺,不易损伤血管。但留置针可刺激血管内膜,使渗透压改变,从而导致炎性因子渗出,引起局部肿胀,并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2005年以来我科将康惠尔透明贴敷料用于治疗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现今医疗领域中治疗疾病最基本的方法,而静脉炎又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它既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7.
李晨  李金梅 《护理研究》2006,20(7):1762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可见因静脉输液而引起的静脉炎。出现静脉炎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发红、灼热,静脉成条索样改变。2004年至今我科对37例病人采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静脉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炎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对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由于有些患者血管条件差或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易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出现静脉炎。为探讨防治静脉炎的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月作者对30位患者应用马铃薯局部外敷防治静脉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液外渗是儿科静脉用药中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及静脉炎,重者可引起头皮周围组织坏死。我科于2002年5月-2004年5月采用云南白药加食醋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护理程序在信泰美静脉输注致静脉炎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浅静脉局部炎症称为静脉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影响患者的治疗。为了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静脉炎的护理质量,我们建立和应用静脉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静脉炎的护理质量。1临床资料我科在2007年5月16日~6月20日静脉输注信泰美的21名患者中,有10名患者主诉局部疼痛,5名患者出现输注静脉的浅静脉炎症状,其中男1名,Ⅱ度静脉炎;女4名,Ⅰ度静脉炎2名,Ⅱ度静脉炎2名,均为成年人。2护理2.1评估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机制有化学性、机械…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因长期大量静脉输液、血管脆性较大、留置针局部固定或保护不当等原因,容易引起患者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导致肢体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引发静脉炎,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也给治疗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了困难。为使患者局部肿痛尽快消除,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我院自制的如意金黄散外敷加保鲜膜包裹治疗药物外渗造成的局部肿痛、静脉炎等,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上,静脉输液中常出现渗漏现象,特别是患儿和危重患者输液更易发生,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瘀血、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自2003年1月以来,我们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患者药物外渗(化疗药物除外),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仙人掌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炎是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静脉炎除患肢抬高并制动外,局部可采用50%硫酸镁热湿敷。但中医学认为,仙人掌味苫寒,有消肿止痛、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祛湿生肌、利尿之功效,对因静脉输液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取其片外敷,消肿止痛散结之功效优于一般的热敷。为此,就仙人掌和硫酸镁对静脉炎的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化疗性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因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液或静脉内置管时间较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多年来中医临床上已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现就有完整资料的中医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汽化药热疗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汽化药热疗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汽化药热疗在输液性静脉炎治疗中的作用。2005年7月—2009年7月我科共有85例病人发生输液性静脉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汽化药热疗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局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汽化药热疗在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提高静脉炎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预防护理程序,通过对穿刺局部皮肤状况、静脉状况、护士操作技术、穿刺侧肢体状况、输入药物理化性质、室内环境、穿刺针和连接管、输液疗程和药物种类、患者一般状况的护理评估,合理选择血管、输液工具,改进操作技巧,给予适当的给药浓度、速度和输液顺序、严格护理留置导管、合理管理营养,每班对患者静脉情况进行评价。如出现静脉炎的早期表现,立即进入静脉炎治疗护理程序。根据护理评估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给予体位、理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2005年5月8日-6月30日(254例)与2006年同期(275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8%(2005年组)和11%(2006年组),P〈0.05。2组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5年4月30日(26例)和2006年同期(22例)科室注册护士对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的态度比较,χ^2=14.11,P〈0.01。结论 对于输液相关性静脉炎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可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化疗性静脉炎的中医药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性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因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液或静脉内置管时间较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多年来中医临床上已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现就有完整资料的中医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源治疗仪MF-C701(兴运实业成都有限公司)照射对输液造成的浅静脉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管外科因化疗、静脉高营养、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720例,将其中发生浅静脉炎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源治疗仪MF-C701照射;对照组常规应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炎的显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好。结论:多源治疗仪MF-C701对静脉炎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将180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901例,预防组用0.5%的聚维酮碘纱布在输液前外敷穿刺部位5min,对照组输液按常规操作。不采取任何措施,以观察聚维酮碘外敷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再将153例静脉炎患者分成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分别用芦荟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和单纯芦荟局部外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预防组有25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有128例发生静脉炎,经χ^2检验,两组差异(P〈0.01)。治疗组静脉炎总治愈率为100%,1~2d治愈率为73.21%;对照组分别为88.31%和23.3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聚维酮碘外敷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芦荟联合山茛菪碱注射液局部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