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卫沛楠  陈兵  吴泰顺  李苑  范相博 《疾病监测》2019,34(10):948-952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不明原因皮疹聚集性疫情的规模、病原和疾病传播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建议。方法2018年4月4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某学校开展不明原因皮疹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描述病例的分布特征,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发病的危险因素,采集病例血液标本进行病原抗体检测。结果共搜索到病例12例,罹患率为11.9%(12/101)。 采集病例血液标本4份,检测均为人类细小病毒B19型IgM和IgG抗体阳性。 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与病例邻桌[RR=4.3(1.2 ~ 14.9)]、曾与病例下棋[RR=5.7(1.3 ~ 24.7)]是导致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由人类细小病毒B19型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红斑聚集性疫情,疾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20年苏州市相城区某社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感染事件,查找病因和传播危险因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社区胃肠道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制订病例定义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方法分析聚集性感染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采集病例咽、肛拭子和井水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和致病菌检测。 结果本次感染事件共发现病例15人,其中患者≥10岁组罹患率为23.08%(6/26),<10岁组罹患率为81.82%(9/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法(双侧)P=0.002]。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门口玩耍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法(双侧)P=0.006,OR值=11.43,95%CI:1.94~67.26],是本次胃肠炎的暴露危险因素。 结论本次聚集性感染是由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传播途径是儿童一起玩耍,相互接触传染,发病后又引起家庭内部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8年河北省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及暴发原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8年河北省一起疫情发生学校的基本情况,搜索病例并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描述疾病流行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及危险因素探索,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或肛拭子、食物和水等环境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本次疫情持续6 d,累计发病55例,涉及16个班级,罹患率为1.60%。 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年龄为6~37岁,平均年龄9.13岁。 患者症状以呕吐(92.73%)、腹泻(65.45%)为主,无重症死亡病例,病程1~2 d。 危险因素调查显示,高发病班级与无病例班级学生饮食及饮水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共采集病例标本19份,11份标本GⅡ组诺如病毒阳性,1份标本星状病毒阳性。 采集食品及水样本41份,检测肠道病毒均阴性,细菌学指标亦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该起暴发疫情由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人–人接触或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传播在疫情中起关键作用,首发病例发现、隔离不及时及呕吐物处理消毒不规范是导致疫情扩展蔓延并最终暴发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一起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深圳市某区一起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T-PCR检测诺瓦克病毒抗原。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一周,共发病13例,其中幼儿8例,小学生1例,教职工4例。采集10个病例大便样本,实验室检测诺瓦克病毒抗原全部阳性。结论密切接触是此次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此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某小学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和环境样本检测诺如病毒并进行基因测序。本次疫情涉及8个班级,发生病例51例,流行历时3天,罹患率为13.5%。9份患者粪便标本中8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率达88.9%,在首发病例家中洗手池和坐便池涂抹标本检出诺如病毒。选择阳性标本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为诺如病毒GⅡ.7型。  相似文献   

6.
彭阳  李士正  卢千超 《疾病监测》2015,30(10):880-882
河南省某高校发生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专业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同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本次疫情仅涉及一所高校,发生病例753例,罹患率3.39%,疫情持续27 d。病例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呕吐、恶心胃肠道症状为主。98份病例样本中诺如病毒GⅡ型检测阳性率31.63%。  相似文献   

7.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查明2005年7~8月发生在呼和浩特市一起儿童少年游泳后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眼结膜充血为特征的咽结膜热爆发的病原学病因和流行因素.方法 制定病例临床诊断标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用回顾队列调查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对患者咽拭子、便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2005年7~8月,呼和浩特市发生咽结膜热病例468例,疫情波及呼市四个市区,发病高峰为8月2日,病例主要为中小学生.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发热伴咽痛、扁桃体炎、结膜炎.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病例95.05%有游泳史.回顾队列调查显示发病危险因素与游泳馆游泳池水污染有关.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为腺病毒3型.结论 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咽结膜热爆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爆发主要是通过被污染游泳池水传播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某小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疾病的流行情况,采集水样本、典型病例的粪便或呕吐物、密切接触者的肛拭子标本进行胃肠炎病毒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搜索到病例69例(9例为小区内幼儿园儿童,60例为社区居民), 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76.81%),腹泻(69.57%)。 0~5岁儿童罹患率最高(21.18%)。 17份病例标本和2份密切接触者标本GⅡ组诺如病毒阳性,基因型均为GⅡ.4[P16]。  结论   本次事件是由GⅡ.4[P16]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是由患病儿童呕吐物造成环境污染,社区人员密切接触导致,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置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起工厂发生的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2 0 0 4年增城市一起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工厂胃肠炎疫情暴发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标本进行ELISA和RT -PCR检测。结果 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194例,13例患者的6份粪便和7份肛拭标本中有7例检出诺瓦克病毒核酸或抗原阳性。结论 本次胃肠炎暴发疫情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传染来源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白尧  李焱  刘继锋  陈志军 《疾病监测》2020,35(8):773-776
目的调查2019年西安市X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和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医院水及环境表面等标本,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查住院患者、家属陪护、医院职工169人,累计发病22例,总罹患率为13.02%。 病例临床表现以腹泻、腹胀、呕吐等为主。 病区住院患者罹患率明显高于家属陪护(χ2=16.341,P<0.01);与首发病例共用厕所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陪护罹患率明显高于不共用厕所者(χ2 =3.907,P< 0.05)。 尚未发现水源性和食源性可疑危险因素。 20份病例标本和1份病房拖把表面涂抹标本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阳性。结论该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属于医院感染事件,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 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 病毒通过病房污染拖把(共同介质)以人–环境–人的模式造成传播, 采取针对性措施后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调查,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常规病原学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方法对疑似患者、环境水源水和饮用水采样,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和鉴定。结果经荧光PCR检测与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来自患者粪便、血液、水源水和饮用水共12份疑似标本中,10份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83.33%,其中4份来自粪便标本,4份来自血,1份来自水源水,1份来自饮用水。10株不同来源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型、生化反应、药物敏感性、噬菌体裂解试验均相同。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水源污染所致的腹泻暴发疫情。该菌的检出为本地区腹泻病原谱增加了一种新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8年5-6月甘肃省兰州市发生的2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分子特征,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对阳性标本聚合酶区–衣壳蛋白区核苷酸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起学校胃肠炎疫情均为诺如病毒GⅠ引起,5月28日至6月4日的一起疫情发病50例,罹患率为3.24%。6月1-13日的疫情发病35例,罹患率为4.76%;流行病学调查提示,2起疫情均与小饭桌就餐和密切接触相关。33份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Ⅰ核酸阳性标本13份。对阳性样本的RdRP和VP1区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比对,第1起疫情为诺如病毒GⅠ.3[P13]基因型,第2起疫情为GⅠ.6[P11]基因型。结论兰州市城关区2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分别由GⅠ.3[P13]型和GⅠ.6[P11]型诺如病毒引起,应加强诺如病毒监测,强化中小学附近小饭桌等集中就餐场所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On November 9, 2004, a resident in a nursing home experienced a severe episode of vomiting in the dining room, in the presence of most of the other residents and members of staff. Following that episode, 17 of the 23 (73.9%) other residents and 7 of the 18 (38.9%) staff members fell ill with diarrhea and/or vomiting in the period up to November 17. A second cluster of gastroenteritis occurred between November 11 and 28, 2004, in a nearby hospital to which eight cases among the nursing home residents had been referred. Ten of 46 (21.7%) other hospital patients and 18 of 60 (30%) members of the hospital staff suffered from vomiting or diarrhea. Epidemiolog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proved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al clusters of short-lived gastroenteritis related by time and place, and identified Norovirus genotype GGII.4 (Jamboree-like) as the causative pathogen. Control measures for Norovirus, based on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outbreak, wer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n the nursing home without waiting for virological confirmation. At the hospital, specific measures were not implemented until after virological confirmation of the causative agent, by which time 16 cases had already occurred. In a suspected Norovirus outbreak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 especially within closed and semiclosed settings -- to implement control 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even before laboratory confirmation of the ag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效控制病毒性腹泻和流感疫情。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有效的消毒措施,积极开展有效的疫源地消毒。结果7月2~15日,江西省南昌某高校发生感染性腹泻145例和流感94例,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感染性腹泻为诺如病毒感染。通过有效的临床积极救治和疫源地消毒以及医院消毒隔离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所有病例解除隔离,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积极的临床救治,迅速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有效地开展消毒隔离措施和疫源地消毒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加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与防控工作,更新相关技术指南,提出技术关键点的措施建议。方法收集2006—2013年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数据、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2006—2012年数据以及国内外诺如病毒感染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及有关文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发病情况、病原分型和暴发危险因素,监测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内外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结果2006—2013年全国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报告数逐年上升,共报告56起,发病4979例,平均每起暴发89例病例,主要病原类型包括GⅠ型、GⅡ型。在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从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20.3%,2012年为15.3%。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和住院病例呈上升趋势,暴发规模较大,暴发监测的敏感性有待改进。本研究提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对指导开展我国诺如病毒腹泻防控工作,更新技术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某大学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环境因素,为诺如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收集病例资料及其他疫情数据,采集健康、患病学生等的肛拭子和粪便样本以及环境涂片,使用诺如病毒(GⅠ/Ⅱ)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检测。对于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的样品,扩增部分RNA依赖RNA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分析,利用诺如病毒基因在线分型工具鉴定基因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此次疫情共发现459例临床病例,罹患率为3.01%。其中女性罹患率(3.75%)高于男性(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85,P<0.001)。A、B、C、D宿舍区学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14,P<0.001),D区最高(3.73%),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4.05%。腹泻组和无症状组诺如病毒阳性率分别为78.52%和4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0,P=0.009)。食堂职工与后勤职工诺如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查清居民区发生的感染性腹泻暴发原因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检验。结果 ,调查该区疑似病人 773人 ,确诊腹泻病为 172例 ,罹患率达 30 .1% ;病人集中在 3栋楼中 ,占发病总数的 6 5 .12 %。对饮用水检测发现 ,细菌总数为 110cfu/ml、总大肠菌群 >2 30mpn/L ,末梢水余氯为零 ;在 10份患者粪便中检出痢疾杆菌 5株。随即对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检查维修 ,对生活饮用水加氯消毒 ,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此次感染性腹泻是一起由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 ,调查提示必须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消毒管理和卫生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3月17日,江苏省苏州市某学校学生出现腹泻暴发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66例学生病例,罹患率为3.5%(66/1904)。流行曲线提示人传人模式。9个宿舍的首例病例在宿舍呕吐后,7个宿舍在潜伏期内有新病例出现(RR=15,95%CI:2.1~103)。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毒Ⅰ型阳性。患者呕吐产生的呕吐物污染可能是疫情在宿舍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学校应加强呕吐物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9.
杨艳娜  李洪军 《疾病监测》2015,30(12):1072-1073
本事件共有13名学生患病,均分布在三年级6班,罹患率为31.00%。疫情发生在6月4-7日期间,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76.92%)、腹泻(46.15%)、发热(7.69%)。从1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7份GⅠ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经回顾性队列分析,排除了食物和水源引起疫情的可能性,证明此次疫情是GⅠ型诺如病毒通过人传人的形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