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外科手术经常需要45°体位,如胃底-贲门癌患者要右侧卧位45°;切肝右叶肿瘤需要患者左侧卧位45°。以前我们手术室巡回护士摆右侧卧位45°时,用2~3根绑手带和防止电刀烫伤的若干个软垫将患者右上肢包裹好后,固定在手术床的头架上。而患者全麻后肢体沉重,手术时间长,头架与患者右上肢不在同一水平位上,许多患者由于手臂过度外展术后会感到手臂肿胀、酸痛,严重者会影响手臂功能。因此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手术支撑架,于2005年6月-2007年3月用于45°手术体位患者80余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制作方法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制做…  相似文献   

2.
腹外科手术经常需要45°体位,如胃底-贲门癌患者要右侧卧位45°;切肝右叶肿瘤需要患者左侧卧位45°.以前我们手术室巡回护士摆右侧卧位45°时,用2~3根绑手带和防止电刀烫伤的若干个软垫将患者右上肢包裹好后,固定在手术床的头架上.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预防和治疗长期卧床患者因翻身不当或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受压组织变性坏死而形成的压疮,为早期脊髓损伤、截瘫、大手术及肥胖患者翻身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传统翻身方法需要多个护士共同操作,费时费力,容易再次损伤脊髓,为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士的劳动强度,使患者舒适,同时也方便患者大小便,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此翻身支撑架,适用于各级医院的脑外、胸外、泌尿、妇科手术患者,特别是骨科脊髓损伤患者、截瘫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治疗长期卧床患者因翻身不当或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受压组织变性坏死而形成的压疮,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翻身支撑架(下称“支撑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和治疗长期卧床患者因翻身不当或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受压组织变性坏死而形成的压疮,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翻身支撑架(下称"支撑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简易肢体冷敷袋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病人肢体手术后,护理上常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来减轻组织肿胀、渗血、疼痛。常规的冷敷方法是将冰块装入冰袋内,用棉布包裹置于患处。由于冰袋与患肢的接触面积小,且病人更换体位时冰袋容易移位,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冷敷效果。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自制出一种简易的肢体...  相似文献   

7.
李宗婷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46-1546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是颈椎牵引,它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和增大椎间隙,以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而产生的水肿,增加舒适程度。患者进行颈椎牵引时可采取坐位或卧位,用颈椎牵引带兜住下颌,通过滑轮及牵引架加牵引砣进行牵引。以往进行牵引时由于牵引砣重量的拉力,头顶部布带压迫颞部,可引起头晕。因此,在健康宣教时要教会病人用物支开头顶部布带。虽然解决了布带压迫颞部的问题,但是病人经常找不到合适的用物支撑。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设计并制作了颈椎牵引带支撑架,有效解决了颈椎牵引时压迫颞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丹  杨波  王春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146-1146
对手术野皮肤进行彻底消毒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前提。临床实践中急需一种将下肢抬高到合适高度、不受时间限制、稳定牢靠并充分暴露肢体,方便手术医生从容地对肢体进行彻底消毒的医用辅助器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和符合手术体位的特殊要求,适用与下肢手术消毒使用的支撑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腿部受伤的患者或者残疾人一般要通过双拐或轮椅行走,很多医院通过支撑架来对下肢受伤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支撑架多为四方形,占地面积大,不能折叠,而且四方形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倾倒。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操作简单、折叠便携、稳定性好、减震性能好的移动支撑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简易肢体约束带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辛霞  邵美英  陈阳新 《护理研究》2005,19(7):1185-1186
[目的]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约束带,减少约束带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方法]采用棉布、尼龙粘带、人造纤维棉(太空棉)制作简易约束带,经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约束带约束方法对比观察。[结果]简易约束带比传统约束带操作时间缩短,且无相关并发症,透气舒适,固定牢靠,容易清洗消毒。[结论]制作的简易肢体约束带优于传统约束带。  相似文献   

11.
林辛霞  邵美英  陈阳新 《护理研究》2005,19(13):1185-1186
[目的]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约束带,减少约束带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方法]采用棉布、尼龙粘带、人造纤维棉(太空棉)制作简易约束带,经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约束带约束方法对比观察。[结果]简易约束带比传统约束带操作时间缩短,且无相关并发症,透气舒适,固定牢靠,容易清洗消毒。[结论]制作的简易肢体约束带优于传统约束带。  相似文献   

12.
四肢手术,特别是骨科下肢手术,如骨折、下肢软组织损伤、肿瘤切除、畸形矫正、植皮等,施术前下肢需大范围的皮肤消毒,此时必须由一人将患肢提起、牵引,以便消毒。然而这一操作,费时费力,还需多次交换,使消毒区易被污染,增加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的机会。近未,我们研制出一种可以安装在一般手术床上的简单可调的肢体消毒支撑架,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时常会因为身体活动时头皮针和输液器、被服等物品牵扯摩擦,导致头皮针位置变动而造成输液不畅,甚至导致液体外渗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自制了支撑架,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时常会囚为身体活动时头皮针和输液器、被服等物品牵扯摩擦,导致头皮针位置变动而造成输液不畅,甚至导致液体外渗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自制了支撑架,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部有其独特精细的解剖结构,手部淋巴回流均经手背淋巴管输送,手外伤术后手背极易肿胀,致组织内压升高而引起剧烈疼痛.手部外伤后患肢抬高是术后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目的是促进肢体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改善循环.手外科常用的患肢抬高方法大体包括两种:一是垫高式,二是悬吊式.垫高式较常用,临床利用软枕或软垫垫高患肢,常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在睡眠时易滑脱.悬吊式适用于起床活动患者.为解决上述不足,我院研制了一种手外伤患者卧床肢体抬高简易垫,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于200例手外伤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并减轻肿胀和减轻疼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昌美  吴显和  黄梅 《护理研究》2004,18(9):755-755
需要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多系气道不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被及时有效清除的危重病人,如重症颅脑损伤、喉癌术后病人等。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开口多采用2层~4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1] ,以过滤灰尘,异物和湿润空气。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当病人体位改变、咳痰用力时容易导致湿纱布脱落、移位而致污染,不符合无菌要求;同时湿纱布随病人吸气时内陷,影响气道畅通,存在不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支撑固定架,经临床试用,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 构造  该支撑固定架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塑料制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固定钩、小柱…  相似文献   

17.
需要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多系气道不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被及时有效清除的危重病人,如重症颅脑损伤、喉癌术后痫人等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开口多采用2层-4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以过滤灰尘.异物和湿润空气。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当病人体位改变、咳痰用力时容易导致湿纱布脱落、移位而致污染,不符合无菌要求:同时湿纱布随病人吸气时内陷.影响气道畅通.存在不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支撑固定架,经临床试用,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胎儿出生后为了记录个体的特征,证实身份,便于查对,在病历上盖婴儿左足印及其母的右拇指印,是助产士对出生婴儿做的一件重要事情。我院使用自制的简易印台1年,效果较满意,既经济又卫生,印迹清晰,且制作简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产科经常遇到新生儿由于吃奶量少或患有某种疾病暂时不能吃奶,或产妇因疾病暂不能哺乳等原因,使产妇乳汁分泌过多,乳房胀痛难忍,如不及时将乳汁吸出,极易导致发生乳腺炎。根据临床需要,我们自制了一种吸奶器,现报道如下。材料与制作20ml或50ml的注射器2个,输液器1个。将其中1个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以来,我院制作了简易的一次性眼罩,并推广使用,受到患者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