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带血管蒂骼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 ,以恢复下颌的功能 ,矫正颌面畸形。我院于 1995年以来 ,利用自体骼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19例 ,效果很好。1 临床资料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为 2 .5岁~ 52岁。造釉细胞瘤 15例 ,角化囊肿 4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全麻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CT三维重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CAD/CAM)的个体化下颌骨即刻重建的方法。方法 术前在CT扫描并三维重建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个体化钛金属假体, 为6例因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而接受一侧下颌骨截骨术患者进行了即刻的下颌骨重建手术,观察术后面部外型、咬合关系以及开口度。结果 所有手术均按照术前设计一期成功完成假体植入,创口全部一期愈合,外形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4例张口度达到3.5cm,2例则出现中等程度的张口受限,张口度约2.0cm,总体效果满意。结论 基于CT与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辅助制作个体化的钛金属下颌骨假体即刻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减少创伤,无须因自体移植而增加身体其他创口,可修复较大的骨缺损,外形可塑性高,外形恢复总体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造袖细胞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1995~19%年对8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采用了新技术一截骨煮沸后再植效果良好。下颌骨煮沸处理后不流塑型,骨断端接触而容易紧密对合,取替了以往的取自体骼骨或肋骨,不排要病人再次取骨移植,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病人在术中多受痛苦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文对下颌骨截骨煮沸再植的临床应用和术中护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8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最/h12a,最大49a,左侧6例,右侧2例。病理诊断:8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下颌骨造他细胞瘤。2术前准备及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评价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手段进行探索。方法收集我科1992—2007年分别采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血管化髂骨肌皮瓣移植、病变下颌骨煮沸再植、重建钛板植入等4种方法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例行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者中23例外形恢复较满意,4例术后感染,2例经处理植骨块成活,2例植骨块坏死取出;5例行血管化髂骨皮瓣者移植全部成活,修复效果较理想;6例行病变骨煮沸再植者,有1例感染,经处理感染消失;8例行重建钛板植入者中,有2例术后钛板外露取出。结论应根据病变性质、范围、技术条件等具体情况来选择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和消除感染是提高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治疗探讨(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总结了1966年-1994年治疗的下颌骨造釉细胞瘤20例,全部病例均于正常组织外0.5-1.0cm处切除肿瘤,其中植入自体额骨11例,自体额骨颗粒+异体冷冻肋骨3例,臀上升血管蒂髂骨移植1例,玻璃活性生物陶瓷人工骨1例,玻璃活性陶瓷骨块+羟基磷灰石颗粒1例,未植骨1例,袋形术2例,在多种植入体中,作者认为自体髂骨最佳,因为骨血循环丰富,抗感染力强,外形好,骨钙化和骨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技术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1日-2012年1月1日100例给予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技术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应用钛板内固定100块,自体骨移植植骨成功率为100%,患者下颌骨外形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技术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理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作者总结了1966年—1994年治疗的下颌骨造釉细胞瘤20例,全部病例均于正常组织外0.5-1.0cm处切除肿瘤,其中植人自体髂骨11例,自体髂骨颗粒+异体冷冻肋骨3例,臀上升血管蒂髂骨移植1例,玻璃活性生物陶瓷人工骨1例,玻璃活性陶瓷骨块+羟基磷灰石颗粒1例,未植骨1例,袋形术2例.在多种植人体中,作者认为自体髂骨最佳,因为骨血循环丰富,抗感染力强,外形好,骨钙化和骨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葛铭举 《河北医学》2012,18(10):1392-1394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颌骨缺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下颌骨缺损按HCL分类法进行分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法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分析并总结修复后移植骨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移植骨成活率89.7%,其中L类下颌骨缺损成活率最高.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6%,其中H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最高,L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最低.结论: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重建和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简单、有效、理想治疗方法,该方法最适合于L类缺损者.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我院从 1994年开展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冷冻自体下颌骨再植 ,现将手术前后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4~ 1999年我院收治 6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施行了自体下颌骨冷冻再植术 ,其中女性 4例 ,男性 2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1岁 ,多为造釉细胞瘤 ,角化囊肿。2 冷冻方法采用直接冷冻 ,将修整好的病骨直接置于液氮中(- 196℃ ) ,冻融两个周期 (冷冻 10分钟 ,室温下自然解冻 15分钟为 1个周期 )。3 手术配合3.1 术前特殊用物及药物准备 ,除常用下颌骨切除包外 ,另备拔牙钳一…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缺损畸形甚常见,目前仍用面骨以外的自体骨移植修复,缺点是额外增加术区。根据正颌外科原理,1983~1987年我们采用自体下颌骨供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予以介绍,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择理想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和时机,重建下颌骨患病前的外形,恢复患病前的咬合关系,纠正颌面畸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分析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不同办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颌面外科因各类肿瘤切除手术后实施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患者76例,比较76例下颌骨缺损患者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与下颌骨修复方法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结果:自体游离骨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者63例,占82.8%,其中4例因术后感染失败。5例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全部存活,修复效果理想。结论:自体游离骨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办法,但是适用范围局限。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各类下颌骨缺损应考虑同期修复,应结合患者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修复重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肿瘤下颌骨截除煮沸后立即再植术(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1985~1988年间,对6例下颌骨良性肿瘤截骨,经煮沸后再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22~46岁。病变性质:造釉细胞瘤3例,巨细胞瘤(Ⅰ级)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部位及大小:右侧5例,左侧1例。下颌骨体部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游离肋骨18例,游离髂骨15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瓣4例,分析术后近远期修复效果。结果游离肋骨、游离髂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的移植成功率分别达88.89%、93.33%、100.00%。随访1~5年,患者对外形较满意,其中16例进行了活动义齿修复,8例延期牙种植体修复恢复,咀嚼功能良好。结论游离髂骨及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但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现象。吻合血管骨移植修复效果较好,但技术要求较高。在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修复重建方案,力争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肿瘤手术切除后,缺损修复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面部外形以及呼吸、吞咽等功能。我们对21例患者进行了下颌骨手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在16~68岁,平均38。8岁。恶性肿瘤14例,其中牙龈癌6例,软骨肉瘤4例,其它恶性肿瘤4例。良性肿瘤7例,均为造釉细胞瘤。双下颌骨水平友及额部2例,单侧下颌骨水平支8例,单侧下颌骨3例,下颌角至水平支局部截除3例,局部槽形切除5例。2修复方法与结果2例双下颌骨水平支及领部缺损者由于自身植骨材料难以选择,未植骨修复。8例下颌骨水平支切除者…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理想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纠正口腔颌面畸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比较67例下颌骨缺损患者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自体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者56例,占83.6%,其中2例因术后感染失败。4例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全部成活,修复效果理想。结论自体游离骨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方法,而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下颌骨在维持颜面外形及口腔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虽然有不同方法处理过的异体骨和异种骨移植及各种人工材料的人工骨问世,但目前使用最多、成功率最高的还是自体骨移植.现将我们近10年来80例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5~65岁.手术病因:良性肿瘤62例,其中包括造釉细胞瘤36例,囊肿12例,中心性血管瘤6例,慢性骨髓炎3例,纤维骨瘤及骨化纤维瘤各2例,浆细胞骨髓瘤1例.恶性肿瘤18例,其中下颌骨鳞癌6例,口底癌5例,龈癌3例,颊癌2例.转移癌2例.骨移植的方法:单纯游离髂骨移植34例,单纯游离肋骨移植22例,带蒂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组织瓣14例,带蒂的锁骨-胸锁乳突肌复合组织瓣4例,病变骨煮沸后原位移植5例,吻合血管的肩胛骨瓣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结果16例中植骨成功、修复效果满意者15例,占93.75%,1例因感染导致植骨失败,占6.25%,植骨床Ⅰ期愈合14例,占87.5%,植骨床感染2例,占12.5%。结论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仍然是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口腔颌面外科工作中,因肿瘤切除或严重创伤常导致下颌骨缺损,一般用植骨的方法进行修复.目前植骨的来源有3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我科曾作异体下颌骨移植1例,现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钱××,男,42岁,因患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8年而入院.全身情况良好.1978年9月在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种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因肿瘤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55例(70.5%),采用游离血管化骨肌瓣移植5例(6.4%),采用替代物植入18例(23.1%)。植入成功率分别为94%、100%、67%。结论对下颌骨缺损患者应根据根据个性化的原则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单纯游离骨移植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之一;血管化骨肌瓣移植虽然成功率高,但由于费用高、创伤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选择该术式的患者比例低;替代物植入因有排异反应,仅可作为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三种常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与修复重建的时机选择.方法 收集199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因各类肿瘤切除手术后实施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患者142例,分析与下颌骨修复方法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病变性质、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有软组织缺损、是否进行了放/化疗.将下颌骨缺损进行HCL方法分类,并比较各类缺损修复方法与修复时机的选择.结果 本组142例患者中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103例(72.6%),采用游离血管化骨肌瓣移植8例(5.6%),采用替代物植入31例(21.8%).142例患者中有132例(93.0%)行同期修复,6例(4.2%)行延期修复,4例(2.8%)选择Ⅰ期暂时性修复后Ⅱ期再次修复.结论 各类下颌骨缺损应考虑同期修复重建.应结合患者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修复重建的方法.血管化骨移植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但并非适合所有患者.自体游离骨移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但适用范围受局限.替代物植入可作为补充方法,但不应作为临床常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