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胃合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用适度夹尾刺激法复制FD模型,分别给水、健胃合剂、多潘立酮,观察各组小肠碳末推进率,检测各组血清胃动素(Motilin)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以此评价药物疗效。结果:FD大鼠体重降低,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碳末推进率高于模型组,P<0.05,但前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Motilin与其他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GE2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胃合剂具有一定促胃肠动力作用,是否与胃动素相关不能肯定,同时有提高PGE2水平作用,可能与胃黏膜保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术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予自拟白术消痞方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90.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前MOT与SS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MOT含量明显上升(P<0.05),SS含量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前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白术消痞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机体恢复,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MOT与SS含量有关,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2):408-409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模型大鼠胃肠道运动障碍与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夹尾刺激法制备FD肝郁动物模型,采用定量方法观察模型大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肠激素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血清胃泌素(GAS)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肠排空功能较空白对照组减慢(P0.05);血浆MTL、SP、血清GAS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肝郁是FD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胃肠激素含量的改变是肝胃不和型FD胃肠道运动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30 mg/d,分3次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枳壳、香附等,2次/d)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餐后瘦素、胃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餐后瘦素、胃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根据主诉和排除了器质性病变而诊断。其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自从1902年Bay-liss和Starling发现促胰液素以来,现已明确的胃肠激素已达40余种。胃肠激素可以通过内分泌、神经分泌和旁分泌等方式,调节消化系统的运动、分泌、吸收及细胞营养功能。许多胃肠激素还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故又将这些肽类激素称为“脑肠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与胃肠激素的失调有明显关系,且中药从整体出发,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对机体进行调节,治疗FD具有明显优势。在探讨其发病、疗效机制及中药调节胃肠激素方面也有许多进展,现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方法: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关元、天枢。对照组选用吗丁啉10mg,每日3次,连服1个月。结果:针刺组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3.3%,差异有显著性差义(P<0.05)。两组在胃电图、胃动素、口--盲通过时间3项试验亦为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具有促进并协调FD患者胃肠动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治疗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及胃肠激素、胃排空、胃电图、饮水试验情况,并结合心理评估报告,同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总体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若以单项有效率统计,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嗳气、纳差、急躁易怒抑郁、口苦、头晕乏力、反酸及大便溏软13项症状均有改善(P0.05)。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亚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胃排空延迟较治疗前好转(P0.05);胃电图餐前、餐后正常慢波有所提高;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餐后瘦素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患者抑郁症状有所减轻,停药3个月后症状基本无反复。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很好地改善FD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证候,促进胃排空,改善胃电图,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中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胃肠激素和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FD患儿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62)。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调中饮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及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48%)显著高于对照组(72.13%)(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腹胀、上腹灼热、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及血清SS含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MLT、GAS、SP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MLT与S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FP、正常慢波比率水平及正常胃电节律患儿比例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胃电节律过缓患儿比例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调中饮治疗儿童FD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同时可有效改善胃电图,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育林  刘芳 《北京中医》2007,26(8):542-5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中医药辨证治疗FD的研究较多,但FD的中医分型尚未统一。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和书籍进行检索,收录近15年间的相关文献,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1篇,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欣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郭氏适度夹尾激怒法结合张氏不规则喂养建立F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欣胃汤)组、西药(吗叮啉)组,观察各组大鼠灌胃后胃内色素残留情况及测定胃组织及血清NO的水平。[结果]欣胃汤对胃排空有促进作用,NO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汤可促进FD大鼠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桐茂  刘炜  赵博  唐方 《中草药》2014,45(15):2214-221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湿盛患者可能发病机制及藿香正气软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FD脾虚湿盛患者,治疗组给予藿香正气软胶囊+淀粉片,阳性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模拟剂,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药效判定标准、胃排空观测、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五羟色胺(5-HT)等指标,同时与阳性对照、健康对照比较。结果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组治疗后上腹胀满、早饱、口黏腻、恶心、呕吐、大便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食欲不振、嗳气积分无明显降低(P>0.05);与多潘立酮治疗组治疗后上腹胀满、早饱、口臭、口黏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对FD患者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藿香正气软胶囊及多潘立酮治疗后两组5-HT水平明显增加,其中藿香正气软胶囊组治疗增加显著(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增加(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及多潘立酮组治疗后GAS无明显变化(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增加MTL作用明显(P<0.05)。结论藿香正气软胶囊能够改善FD脾虚湿盛患者临床症候、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见上腹痛或不适、腹部饱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胃镜等检测而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分型与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均无定论[1]。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FD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呃逆”、“郁证”、“胃缓”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情志失调(如恼怒气郁伤肝或思虑伤脾),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中气不足邪犯胃肠等。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两脏。刘氏[2]认为脾气虚弱、胃气不降、脾胃不和是其发病…  相似文献   

13.
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钟毅  钟灵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07-808
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改变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36例 ,随机分为一组口服胃肠舒 ;另一组口服贝络纳。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 (MMC)检测。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长 ,Ⅲ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缩短、收缩波幅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P <0 0 5 ) ;但Ⅱ相时间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胃肠舒组和贝络纳组治疗后MMC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Ⅰ相、Ⅱ相持续时间虽较治疗前缩短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果显示 ,胃肠舒能改善FD患者的MMC ,其中尤其于改善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明显。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 ,胃肠舒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MMC ,且无明显副反应 ,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根据用药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旋覆代赭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疾病相关症状评分、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胃动素(268.24±30.15)ng/L、生长抑素(9.24±1.23)ng/L、5-羟色胺(47.19±6.47)ng/L、胃蛋白酶原I(127.54±6.41)μg/L、胃蛋白酶原II(17.22±2.13)μg/L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78%)、胃动素(241.45±30.27)ng/L、生长抑素(13.62±2.04)ng/L、5羟色胺(41.24±6.26)ng/L、胃蛋白酶原I(105.69±6.64)μg/L、胃蛋白酶原II(12.94±2.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早饱、上腹痛、厌食、反酸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相关胃肠激素水平恢复,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较好,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功能消化不良109例,痊愈41例,有效58例,无效10例,其方法是,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为基本病机组成基本方,再结合有关证型分为五类证型治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调中饮是否具有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动力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调中饮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糖浆口服。以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血胃泌素、生长抑素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多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调中饮能改善大部分FD患儿的胃电节律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干预胃肠激素的分泌。结论:胃动力异常在儿童FD的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调中饮具有改善儿童胃动力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人群中发病较高,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以上,临床上以上腹痛或不适、腹部饱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但迄今F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又涉及到许多动力方面检测技术,目前国内有了一些进展,通过检索近10年的文献及我们临床观察万余例FD病人发现肝郁脾虚型比例最高.据此笔者自2005-2007年研制出针对肝郁脾虚型FD的疏肝降逆方,并与促动力药吗叮啉(西安杨森药业),进行了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肝郁脾虚证病机与症状、精神心理及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罗马Ⅲ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选取111例诊断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肝郁脾虚证亚型分布,并应用北京惠诚成人心理测验软件完成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心理测评,同时检测血浆脑肠肽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内皮素(endothelin, ET)及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 IL-12)水平。结果(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分布以脾气虚亚型比例最高 (51/111,45.9%),脾阳虚亚型次之(34/111,30.6%);三个亚型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三亚型焦虑因子评评分及总症状指数均显著升高,脾阳虚亚型及肝郁亚型抑郁因子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 P<0.01),肝郁亚型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脾气虚亚型(P<0.0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血浆5-H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IP、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血浆VIP水平亦显著低于无明显心理异常患者(P<0.01),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患者组血浆ET及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血浆5-HT水平显著升高,VIP及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 P<0.01),SS、ET及IL-12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此外,肝郁亚型患者血浆5-HT水平显著高于脾阳虚亚型,VIP水平显著低于脾气虚亚型(P<0.05)。结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病机有肝郁、脾虚主次之分,精神心理异常及血浆5-HT 水平升高、VIP水平降低可能与肝郁亚型关系密切,这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探寻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育林  刘芳 《北京中医药》2007,26(8):542-5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中医药辨证治疗FD的研究较多,但FD的中医分型尚未统一.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和书籍进行检索,收录近15年间的相关文献,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1篇,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