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银悄病的两种动物实验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及小鼠尾部鳞片表皮模型,以甲氨碟呤为阳性对照,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颗粒层形成的作用。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能非常显著地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P<0.01) ,并能非常显著地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的颗粒层形成(P<0.01) ,而且两种作用均较甲氨碟呤为强。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银屑病模型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表皮细胞增生过快和促进表皮形成颗粒层有关。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和维拉帕米对动物实验性银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维拉帕米(Ver)对银屑病的作用。方法 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和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观察CSA和Ver对鼠尾表皮鳞片中颗粒层形成数及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 CSA既能增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数(P<0.05),又能减少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抑制细胞增殖(P<0.01)。而Ver只能减少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数,抑制细胞增殖(P<0.05)。结论 CSA对两个银屑病模型均有效,能控制表皮过度增生和使表皮角化不全转向正常角化,其治疗作用好。而Ver只对阴道上皮模型有效,表明其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也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维拉帕米(Ver)对银屑病的作用。方法 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和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观察CSA和Ver对鼠尾表皮鳞片中颗粒层形成数及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CSA既能增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数(P<0.05);又能减少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抑制细胞增殖(P<0.01)。而Ver只能减少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数,抑制细胞增殖(P<0.05)。结论 CSA对两个银屑病模型均有效,能控制表皮过度增生和使表皮角化不全转向正常角化,其治疗作用好,而Ver只对阴道上皮模型有效,表明其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也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和小鼠尾鳞片上皮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吡硫翁锌乳膏抗银屑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雌激素期的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吡硫翁锌乳膏抗银屑病的作用。在小鼠雌激素期的阴道上皮模型中,吡硫翁锌乳膏经小鼠阴道给药,连续给药14 d,观察小鼠阴道上皮分裂指数的变化。在鼠尾磷片表皮银屑病样皮损模型中,吡硫翁锌乳膏被涂抹于小鼠尾部,连续给药14 d,观察鼠尾含有颗粒层的鳞片数目的变化,及对小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经吡硫翁锌乳膏处理后,小鼠阴道上皮分裂指数明显降低,鼠尾含有颗粒层的鳞片数目明显增加。结论:吡硫翁锌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分裂,促进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具有潜在的抗银屑病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苦参素与阿司匹林配伍制成的乳膏(苦阿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腹腔注射制造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和利用小鼠尾鳞片表皮天然缺乏颗粒层的鼠尾鳞片表皮模型,分别于小鼠阴道和鼠尾给予相对应的药物,观察苦阿乳膏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及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苦阿乳膏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卡泊三醇软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阿乳膏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促进作用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卡泊三醇软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阿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病理模型、小鼠尾鳞片上皮病理模型和豚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使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耳部皮肤厚度显著减少。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和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喋呤或不同剂量的rhIL-4,分别观察其对增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鼠尾鳞片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 rhIL-4的3个剂量组均可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颗粒层形成.结论 提示rhIL-4具有促进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及其贴剂、凝胶的药效学。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大鼠尾部皮肤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组胺致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磷酸组织胺致痒模型,研究了蛇床子素及其贴剂、凝胶的药效学。结果蛇床子素及其贴剂、凝胶具有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大鼠尾部皮肤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抗炎、止痒及减少组胺致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通过蛇床子素及其贴剂、凝胶药效学研究,表明其对银屑病和湿疹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煤焦油洗剂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尾鳞片表皮、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观察复方煤焦油洗剂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阈模型,观察其抑制瘙痒的作用;采用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煤焦油洗剂有显著的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促进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能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可使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显著减轻。结论复方煤焦油洗剂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分化,有明显抑制瘙痒和急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放射性口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30例,与单纯放疗头颈部肿瘤患者30例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的溃疡表现及疼痛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破溃程度及疼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改善其临床症状,是防治疗放射性口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durogesic)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抗肿瘤机制的探讨。方法:96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给予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和单用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结果:治疗组癌痛显效3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癌痛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3.91%。两组间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疗效显著,复方苦参注射液将作为端粒酶抑制剂成为广谱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新芩梅颗粒,并对其药效学进行考察。方法:对处方药材进行提取得到干浸膏,采用一步制粒工艺制备新芩梅颗粒。建立3种不同的小鼠模型模拟银屑病症状,考察新芩梅颗粒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形成、动情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以及背部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结果:新芩梅颗粒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的形成,明显抑制动情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还可以减轻小鼠背部银屑病样皮损红斑症状,抑制皮损部位炎症因子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生成。结论:新芩梅颗粒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化疗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50例(实验组)与单纯化疗组50例对照。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粘膜炎、腹泻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白细胞降低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时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其不良作用。方法:对5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15mL,d1~14,加用化疗,即用OXA130mg·(m2)-1静脉滴注2h,d1,CF300mg·(m2)-1静脉滴注2h,d1,5-FU400mg·(m2)-1静脉滴,d1,5-FU2400mg·(m2)-1静脉滴注46h,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单用化疗,3周为1个周期。均连用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为60.7%,对照组部分缓解12例,有效率为42.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氧化苦参碱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介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苦参碱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对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当氧化苦参碱浓度≥100mg/L时,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随着浓度升高,表达量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继而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苦参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