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家父陆机老中医 ,祖籍如皋 ,早年师承已故省名老中医沙乾一先生 ,尽得其传 ,后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40载 ,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与实践心得 ,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笔者侍诊左右 10载 ,聆听教诲 ,获益匪浅 ,兹择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证经验 ,简介一二 ,供同道参考。1 疏肝健脾 清泄湿毒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 ,多为正虚邪恋之证。家父认为肝郁脾虚是本病的一个主要证型。肝气疏泄是保证脾胃气机升降的重要条件 ,而脾虚则是慢性肝炎形成的潜在因素。在本病的整个病变过程中 ,都具有“脾虚”的症状存在。临床可见体倦乏力、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6例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法,对照组20例给予护肝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HBeAg、抗-HBc转阴率分别为61.11%和27.78%,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春红  付业洲 《新中医》1995,27(4):47-47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疗效观察秦春红,付业洲主题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自1991年以来,我们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9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H...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乙肝获得一定效果,将68例慢性乙肝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一、诊断标准:按1984年南宁全国肝炎会议分型,所有病例均经肝穿活检,其中:CPH24例,CAH26例。68例中乙肝标志物测定情况见表一。  相似文献   

7.
肝位于季肋.居胸腹之旁.腹背之间.处于中而偏于侧。以五行分类。为五脏之首。以六经排列.为六经之末。从生理上来讲,肝为五脏之一,其性属木,其母为水,其子为火,水为阴,火为阳。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木介于水火之间.所以古人称,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阴阳统一之体.集矛盾于一身。故其病理变化错综复杂.除本脏受病外。往往波及它脏.尤以肾脏首当其冲。肝属乙木。肾属癸水,肝肾同属于下焦.肝藏血.而肾藏精。乙癸同源.精血互根。肝血必须依赖肾精滋养.肝的功能才能正常;  相似文献   

8.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 0年来 ,笔者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 2 84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84例中 ,男 1 5 1例 ,女 1 33例 ;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6 8岁 ,以 30~ 5 0岁最多 ;病程最短 1 5年 ,最长 1 0年。所有病例的HBsAg均为阳性 ,大多数病例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 ,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ALT增高 ,1 3病例GGT增高 ,其中 2 3例出现黄疸 ,白 球蛋白比例接近者 1 8例 ,白 球蛋白比例倒置伴有少量腹水者 5例。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表现为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 ,情志抑郁易怒 ,纳呆腹胀 ,便溏不爽 ,肠鸣矢气 ,或腹痛欲泻…  相似文献   

9.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肝位于季肋,居胸腹之旁,腹背之间,处于中而偏于侧,以五行分类,为五脏之首,以六经排列,为六经之末.从生理上来讲,肝为五脏之一,其性属木,其母为水,其子为火,水为阴,火为阳.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木介于水火之间,所以古人称,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阴阳统一之体,集矛盾于一身.故其病理变化错综复杂,除本脏受病外,往往波及它脏,尤以肾脏首当其冲.肝属乙木,肾属癸水,肝肾同属于下焦,肝藏血,而肾藏精,乙癸同源,精血互根.肝血必须依赖肾精滋养,肝的功能才能正常.反之,只有肝血充盛,使血化为精,肾精才能充满,精血互生,肝肾互相滋养,维持动态平衡.倘若肝病日久,即可累及于肾,耗伤肾阴,导致肝肾阴虚.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之疏泄失常,肝气郁结,气滞则湿郁,湿郁化火必耗肝阴.根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临床医师治肝病常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之药,而这些药物多辛香温燥之品,最易耗伤阴液,或过用苦燥也易伤阴,久之而致肝肾阴虚.蒋氏认为慢乙肝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肾精,肾气不足,湿热未尽”,认为肾精、肾气不足,可能是本病免疫异常的重要的中医病理基础.钱氏通过临床设对照组并经肝活检病理观察,发现气滞血瘀和肝肾阴虚两证型在慢性肝炎中最为常见,可见肝肾阴虚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陈妍 《吉林中医药》2003,23(8):32-3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自拟方联合干扰素 (治疗组 )治疗乙型肝炎 10 9例 ,并与宁肝丹胶囊 (对照组 )治疗的 75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 ,肝功能复常率为 95 7% ,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4 8 9%、 5 1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 6 7% ,肝功能复常率为 4 5 6 5 % ,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2 1 5 %、 2 3 5 %。 2组比较P <0 0 5。结论 :中医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可兼见气滞湿阻、血瘀及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不同表现,以自拟疏肝健脾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50例,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4.
15.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军 《江苏中医》2001,22(10):27-27
  相似文献   

16.
吕军 《江苏中医药》2001,22(10):27-27
笔者以疏肝健脾法为主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属肝郁脾虚者 4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慢性乙型肝炎 48例 ,其中男 3 8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46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2年 ,以 4月左右为多见。治疗前 ALT均在 80 u/L~46 0 u /L之间。其中大三阳者 1 6例 ,小三阳者 3 2例 ,伴肝脾肿大者 2 8例 ,黄疸者 1 5例 ,舌体紫瘀者 5例 ,身体困重者 8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党参 2 0 g,茯苓 1 5 g,白芍 1 0 g,郁金1 0 g,柴胡 8g,当归 1 5 g,麦芽 1 5 g,五味子 5 g,垂盆草3 0 g,板蓝根 3 0 g,甘草 6 g。加减 :见有…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几年应用四法三方治疗乙肝5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14岁以下11例,15~20岁12例,21~55岁29例;有明显症状或体征者15例,肝功能异常者11例,所有病例均有血清学检查异常,就诊时HBsAg阳性52例,HBcAb阳性52例,HBeAg阳性43例,HBeAb阳性4例(HBsAg、HBeAg、HBcAb三阳者43例,HBsAg、HBeAb、HBeAb三阳者4例,HBsAg、HBcAb阳性者5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良义  李占欣 《新中医》1997,29(8):39-40
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理,自拟疏肝脾化湿解毒汤,随症加减治疗64例。结果:治愈12例,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9.
健脾活血疏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机,本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名老中医经验方及经其治法组方进行拆方对比观察。结果:(1)健脾法对消除乏力,纳差症状有显效,故慢性乙肝患者大多存在脾虚证。(2)在改善患者血清标志物方面,活血法起着主导作用,其血瘀证的存在可能与气虚,气郁(滞)相关。(3)在改善患者肝脾肿大体征时,首先应活血祛瘀,其次应疏肝理气以助活血,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4)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健脾活血疏肝法较其他各组治法更趋合理,严谨。(5)慢性乙肝病机可能为肝郁,脾虚及血瘀湿毒,具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20.
舒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以来,笔者用舒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HBsAg阳性者40例,HBeAg阳性者35例,抗-HBc阳性者38例。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者32例,其中ALT高于500nmol·s-1/L(赖氏法)28例,A/G倒置者3例,有黄疸者8例。B超示:肝和/或脾肿大者6例,自觉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右胁疼痛、腹胀者32例,上述症状不完全具备者8例。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8年。2 治疗方法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