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方法,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2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6例。采用了4种手术入路。结果全部患者肿块均完整切除,肿瘤的复发率16.7%(7/42),其中良性肿瘤复发率8.4%(3/36),恶性肿瘤复发率66.7%(4/6):术后并发症17例(38.1%)。结论咽旁间隙肿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肿瘤的性质、来源、位置、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进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8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中青年组(15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老年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暂时性、永久性并发症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5.63%(5/32)、6.25%(2/32),中青年组为11.33%(17/150)、3.33%(5/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麻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以期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的在我院治疗的38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67%(38/2281),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肺切除术死亡者略低于非肺切除术后者(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60.51%(23/38)。结论:严格手术指征,充分处理并发病,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对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分为切除组43例和保留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患肢感觉障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保留组感觉障碍发生率15.91%明显低于切除组的48.84%(P〈O.01);保留组复发率18.18%与切除组复发率13.95%(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切除组的23.26%(P〈O.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明显降低感觉障碍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原位肠代膀胱术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ng LK  Yu SJ  Yang LY  Xie XB  Peng FH  Yang JR  Zhao XK  Chen SQ  Liu X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75-1977
目的 总结评价原位肠膀胱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1989年1月至2001年12年问126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实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84例,实行原位去带乙状结肠代膀胱术42例;术中行淋巴结清扫62例,术后放化疗64例。分别比较不同分组患者术后控尿率、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 获完整随访122例,乙状结肠组输尿管扩张及反流率高于回肠组(80.9%vs32.1%,23.8vs2.4%,P〈0.05),乙状结肠组夜间控尿率高于回肠组(P〈0.05);清扫淋巴结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低于放化疗组(P〈0.05),5年存活率高于放化疗组(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9%(20/126),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8%(12/122)。结论 原位肠膀胱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行淋巴结清扫较术后放化疗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腮腺肿瘤手术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和术式选择,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56例腮腺肿瘤病例,术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B超和CT(或MRI)等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良性肿瘤主要采用肿瘤+浅叶切除术或浅叶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则行肿瘤+全腺叶切除或扩大切除术。结果良性肿瘤124例,术后复发4例(6例失访按复发计),复发率8.1%;恶性肿瘤32例,复发7例(8例失访按复发和死亡计),复发率46.9%;死亡5例,死亡率40.6%。结论术前最大程度确定肿瘤的性质对指导手术术式选择非常重要,首次手术术式的正确选择可有效避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为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19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资料。根据Krouse分级病变,Ⅰ级30例,Ⅱ级85例,Ⅲ级84例,Ⅳ级20例。其中采取鼻内镜手术102例(鼻内镜组),鼻内镜联合柯路氏进路93例(鼻内镜联合柯路氏进路组),鼻侧切术24例(鼻侧切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8年,平均3.5年。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①复发率:经鼻内镜手术者复发15例(14.7%);经鼻内镜联合柯路氏手术者14例(15.1%);经鼻侧切开手术者5例(23.5%)。其中Ⅲ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高于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P〈0.05);Ⅱ级和Ⅳ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较鼻侧切开组低(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P〈0.05)。其中Ⅱ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低于鼻侧切开组(P〈0.05);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低于鼻侧切开组(P〈0.05)。Ⅲ级患者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P〈0.05)。③术中出血量:鼻内镜组明显少于鼻侧切组(P〈0.05)。结论对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应积极提倡使用鼻内窥镜手术,对肿瘤涉及上颌窦的Ⅲ级病变,联合柯路氏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经皮小切口腹膜外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2009年10月就诊的10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予以经皮小切口腹膜外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B组予经皮小切口腹膜外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之间术后症状缓解率,近、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精液改善情况等指标,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症状消失接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现近、远期并发症;B组术后复发5例(5/53,9.43%),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精液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均有明显临床疗效.但经皮小切口腹膜外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式因其术后复发率更少,且具有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鼻腔肿瘤的优越性,对比分析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肿瘤效果。结果,治疗组27例肿瘤有4例复发,占14.8%,而对照组16例肿瘤复发率占25.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37,P<0.05),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鼻腔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摘除术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将62例年龄≥70岁(老年组)和62例年龄<70岁(非老年组)已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死亡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29.03%(18/62),非老年组32.26%(20/62);术后早期死亡率:老年组3.23%(2/62),非老年组1.6%(1/62);近、远期效果:老年组1年生存率74.19%(46/62),2年生存率54.84%(34/62),3年生存率38.71%(24/62);非老年组1年生存率80.64%(50/62),2年生存率67.74%(42/62),3年生存率32.26%(20/62)。结论:经严格选择病人,恰当及时的术前术后处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及近、无期效果无明显差异。对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积极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马延祥 《当代医师》2013,(12):1662-1665
目的探讨朝鲜族儿童肿瘤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少数民族儿童肿瘤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4例朝鲜族儿童肿瘤的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发年龄为7~14岁;良恶性之比9.52:1;某些肿瘤存在性别特点;良性肿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年龄特点,以脉管性肿瘤(26.85%)、骨软骨肿瘤(23.23%)和表皮囊肿(11.68%)多见;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均占14.82%)较多见;在学龄期所占比例最大。结论朝鲜族儿童肿瘤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具有较明显的种族和群体特征。应当根据本地区小儿肿瘤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程蔚然 《河北医学》2013,19(7):977-98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良性及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恶性病变组患者瘤体周边假包膜显示率、肿瘤内血流及瘤体回声与良性病变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二者病变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肾脏恶性病变主要以“快进快出”强化模式和高强化为主,而肾错构瘤多呈“慢进慢出”及低强化表现,部分呈等强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75.83%(91/120),明显低于超声造影的90.83%(109/1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显示各种肾脏肿瘤的声像图、血供特点和增强特征,为肾脏肿瘤临床定位、定性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梁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1):1014-1015
目的:探讨热断层扫描系统(thermal texture maps,TTM)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TM检测59例乳腺肿块的性质,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及Hr87-Ⅰ型冷光源乳腺疾病检测仪(简称冷光源)进行诊断及比较。结果:59例中,良性肿块46例,恶性肿瘤13例,TTM良性肿块检出率为95.65%,彩色多普勒检出率为91.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光源检出率为80.43%,与T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M恶性肿瘤检出率为92.31%,彩色多普勒检出率为76.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光源检出率为46.15%,低于TTM检出率(P<0.05)。结论:TTM对乳腺肿块疾病的诊断价值与彩色多普勒相当,特别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均行X线、CT、MRI检查的骨肿瘤患者33例,每例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检查。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对DR、CT、MRI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骨肿瘤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其诊断符合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33例骨肿瘤中有14例为恶性骨肿瘤,19例为良性骨肿瘤,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和CT在良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R(16/19 vs 8/19,15/19 vs 8/19,P<0.05),MRI和CT的诊断符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16/19 vs 15/19,P>0.05);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7/14),57.1%(8/14),78.6%(11/14)。结论: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价值有差别,MRI和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D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R2、Ki-67、TK1蛋白与脑膜瘤恶性程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良性复发脑膜瘤患者石蜡标本20例(良性复发组),另选同期非复发脑膜瘤60例患者石蜡标本按WHO分级标准分为:良性非复发组、非典型组及恶性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对4组石蜡切片进行HER2、Ki-67、TK1蛋白的检测。结果良性非复发组、良性复发组、非典型组和恶性组脑膜瘤的HER2阳性率分别为15%、30%、35%和50%,随恶性程度增加,HER2蛋白表达增加(P〈0.05);良性复发组HER2阳性率高于良性非复发组(P〈0.05)。Ki-67和TK1的标记指数(LI)良性非复发组明显低于非典型组和恶性组(均P〈0.05);非典型组低于恶性组(P〈0.05);良性复发组高于良性非复发组(P〈0.05)。且HER2与Ki-67、TK1均呈正相关(P=0.000,r=0.445和P=0.000,r=0.501);Ki-67与TK1呈正相关(P=0.000,r=0.450)。结论HER2联合Ki-67或TK1检测,可作为脑膜瘤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补充,为临床个体治疗提供参考。HER2阳性且Ki-67或TK1高水平表达提示脑膜瘤恶性程度较高及复发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以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骨科收治的45例胸腰椎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分块切除治疗,试验组采取整块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手术期无1例死亡,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平均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8例发生局部复发,5例于随访期间死亡;所有45例患者Frankel分级均有1级以上恢复。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整块切除法较分块切除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瘤内血流分级、瘤内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血流以0级、Ⅰ级为主,占88.9%,恶性组以Ⅲ级为主,占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肿瘤患者血流以Ⅱ级、Ⅲ级为主,与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RI、PI、血管分级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康勇  冯忠民 《河北医学》2013,19(3):337-33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老年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8例,为A组,恶性肿瘤患者29例,为B组;另选取老年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CA125、CA19-9和CEA检测。结果:经检测三组患者检测指标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B组患者各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患者;A组患者各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老年卵巢恶性肿瘤患者CA125、CA19-9和CEA指标阳性率明显优于良性肿瘤患者,对老年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原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间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对37例涎腺恶性肿瘤、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0例涎腺非肿瘤组织中C-erbB-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细胞进行图像分析定量测定。(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涎腺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组织中HPV16、18型DNA。结果:涎腺恶性肿瘤组HPV16、18型DNA阳性率为27.0%,多形性腺瘤组阳性率为9.7%,而涎腺非肿瘤组织无1例阳性,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及PCNA阳性率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但仅C-erbB-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涎腺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PCNA的异常表达在涎腺良、恶性病变存在一定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却能反映其变化特点,有待增加更多病例加以证实。HPV16、18型感染与某些涎腺肿瘤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