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初步观察在行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Millard Ⅱ或改良Ⅱ式唇裂修复术,实验组同时整复鼻畸形术后鼻腔内置硅胶管维持形态.术后随访,观察鼻小柱、鼻尖、鼻翼和鼻孔形态.鼻小柱居中,鼻尖抬高,鼻翼无塌陷、双侧鼻孔基本对称者为良好.结果 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间62例患者接受手术.患者年龄3月到3岁零11个月.男比女为33∶29.实验组39例,对照组23例.平均随访14月(6个月~2年零3个月).术后效果良好者实验组28例(28/39,72%),对照组3例(3/23,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侧唇裂患者同期矫正鼻畸形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单侧唇裂修复后鼻小柱延长不够,通过改良Millard术式中"C"瓣的应用,并同期整复患者鼻翼畸形,探讨一种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方法.方法:通过改良Millard术式,将"C"瓣向下旋转并同期整复患侧鼻翼,通过对复位后的口轮匝肌与健侧口轮匝肌的重新缝合完成整复手术.结果:改良术修复的55例患儿,除6例鼻底遗留瘢痕外,其余均无明显瘢痕,鼻小柱大部分得到延长,且鼻翼畸形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此改良术式能最大限度延长单侧唇裂患者鼻小柱并同期整复患者鼻翼畸形,使唇裂术后效果更趋自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翼软骨肌肉环在单侧重度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经鼻小柱基底的“V—Y”型切口行患侧鼻翼软骨肌肉环修复,对裂侧上颌骨退缩明显者,在裂侧梨状孔边缘处充填自体肋软骨组织,整复76例唇裂鼻畸形患者,观察近、远期效果。结果:7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38个月,对唇裂鼻畸形患者的鼻尖、鼻翼、鼻孔及鼻小柱畸形矫治术后外形满意。结论:唇裂患者因鼻翼软骨肌肉环发育不良,进而导致了鼻部肌力的失衡。因此,唇裂鼻畸形矫正中修复鼻翼软骨环肌肉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修复同期进行鼻畸形矫正术的临床价值,以及对防止唇裂术后继发性鼻畸形的作用。方法 52例患者,年龄6~48月,采用Millard法与Tennison法修复唇裂基础上,同期矫正鼻畸形,包括鼻小柱、鼻翼基部肌束、大翼软骨的复位与固定,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为患儿建立一个对称性的鼻软骨架,术后佩戴专用鼻模6月维持鼻形态。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后随访6个月~4年,45例效果良好,占86.5%。结论单侧唇裂整复联合同期鼻畸形矫正,可获得即刻满意的手术效果,并能消除和减轻鼻畸形对患儿心理健康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6例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二期整复的效果。方法:对162例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采用常规方法+鼻翼脱矿软骨植入以及交叉三角瓣法进行整复,结果:162例术后病人效果优秀为60.3%,良好为34.1%,一般为5.6%,结论:162例手术病人整人效果良好,唇裂术后畸形整复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手术设计应灵活掌握,创造 和恢复鼻唇对称性及两协调关系是治疗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修复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隆鼻、鼻翼、鼻小柱软内及上唇鼻整形综合术式临床应用,1次完成单侧唇 裂修补术后鼻畸形整复。结果 23例术后畸形明显改善,6例11mo后随访效果稳定。结论 单侧唇裂 术后鼻唇畸形可以1次完成畸形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术中,应用硅胶假体辅助支撑鼻小柱,抬高鼻尖,并作为患侧鼻翼软骨悬吊的支架。结果通过6个月~3年随访,35例患者鼻畸形全部取得了较满意的矫正效果。结论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时,利用自体髂嵴软骨修复鼻畸形的临床方法。方法 9岁~12岁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采用自体髂嵴软骨雕刻成"L"形,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 48例患者均一期痊愈出院,患侧鼻翼基部凹陷、鼻小柱偏斜、鼻尖低平等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结论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对鼻翼塌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可以有效地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效果。方法对33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鼻翼缘及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进行鼻畸形及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两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尖抬高并形成自然的弓背形态;偏曲鼻中隔软骨前端复位。结论鼻小柱及鼻翼缘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Ⅱ期矫正有效方法;同期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对维持术后鼻部形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修复鼻翼软骨肌肉环在单侧唇裂鼻畸形二期整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二期有效整形修复方法。方法对58例先天性唇裂鼻畸形患者进行二期整复,采用鼻翼软骨支架重塑修复鼻翼软骨纤维环,鼻肌移位固定重建鼻翼软骨肌肉环,并辅以鼻小柱延长和鼻表浅肌肉腱膜瓣修整术整复。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双侧鼻翼及双侧鼻孔均对称,鼻表情运动和鼻孔舒缩功能恢复。平均随访9个月,均效果满意。结论鼻翼软骨环状结构发育不良或断裂是形成先天性鼻畸形的重要解剖学基础,重建鼻翼软骨环状结构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效果的评价效果。方法 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单侧完全性唇裂6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未进行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24例)和观察组(进行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40例)。观察两组患儿鼻孔高度、宽度、鼻翼长度、鼻基部长度、鼻偏曲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非对称率、鼻尖偏离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鼻孔高度、宽度、鼻翼长度、鼻基部长度、鼻偏曲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非对称率及鼻尖偏离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修复手术对鼻部畸形的治疗影响。方法我院2002年至2006年收治单侧唇裂186例,回顾分析其手术方式与鼻唇部修复情况。结果单侧唇裂修复术后,鼻畸形35例,其中Millard法修复术后鼻畸形12例(12/77,15.6%);Tennison法修复16例(16/56,28.6%),上旋转下三角瓣法修复7例(7/53,13.2%)。结论对于单侧唇裂,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同期修复鼻部畸形,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硅胶假体在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用常规方法矫正鼻畸形,使移位的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复位,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并于术中植入硅胶假体以达到更好的塑型。结果 行硅胶假体修复唇裂鼻畸形21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外观满意。结论 在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中应用硅胶假体可以获得更好的塑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态测量结果,参考部分正常成人鼻的形态学测量数据,根据患者的脸形、眼形、口形,设计鼻尖高度、鼻长度、鼻宽度,然后雕塑自体肋软骨植入整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59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采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态测量和自体肋软骨植入整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鼻部的正常形态,指导临床整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偶三角瓣法在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30例,采用对偶三角瓣法修复,并在患侧的唇部设计一个红唇三角瓣,插入健侧,修复和丰满红唇。结果: 30例术后均为Ⅰ期愈合,两侧鼻翼基本对称,白唇及红唇自然丰满,外形理想,瘢痕不明显。结论: 应用对偶三角瓣法修复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且设计合理,修复后的鼻部及红白唇外形自然丰满,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测单侧唇裂术前及术后2周鼻唇结构特征和对称性的恢复及通过随访1年后观察患儿鼻唇形态的改善、发育等情况。与我科之前的研究测量形成系统性及整体性的研究,并为后续所进行的三维测量研究提供对比及理论参考,为以后的唇裂患儿修复提供一份详细的理论参考及临床指导。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整形烧伤科治疗的35例患儿,采用直接测量法对术前及术后2周患儿的全鼻宽、唇峰口角距、鼻翼唇峰距、鼻小柱唇峰距、鼻底宽、鼻孔宽、鼻孔高、人中嵴长度、人中长度、鼻小柱高等11项唇鼻特征进行测量,并随访至1年观察患儿的鼻唇的发育情况。 结果 测量的11项指标经配对t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可见术前及术后2周的各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观察到大部分患儿的鼻唇形态得到良好的改善、健患侧的对称性良好,双侧唇高近似相等,术区瘢痕不明显,唇弓及干湿唇的延续性及形态良好,无唇外翻,双侧鼻孔、鼻翼基底对称性改善明显,人中嵴形态存在患儿上唇运动时未观察到凹陷和扭曲。 结论 通过随访1年及结合我科之前的测量研究,单侧唇裂患儿在行修复术后短期内鼻唇形态、饱满度,唇弓的延续性、健患侧的对称性即得到明显的改善,可为唇裂患儿的修复及继发畸形修复时期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