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玥  李福生  周跃华 《武警医学》2008,19(10):880-882
 目的 将Orbscan Ⅱ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的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数据.方法 选取近视患者200例(400只眼),按屈光度、A超测得角膜厚度不同分成4组.分别应用OrbscanⅡ系统及A超角膜测厚仪对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OrbscanⅡ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68.06±34.29) μm和(536.25±33.90)μm,两者测量结果存在差异(P<0.01).OrbscanⅡ系统测量结果较A超角膜测厚仪结果厚(31.81±16.39) μm.按屈光度不同分组,即低度数组-0.50~-3.00 D,中度数组-3.25~-6.00 D,高度数组-6.25~-9.00 D,超高度数组-9.25~-15.00 D,Orbscan Ⅱ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按A超测得角膜厚度分为4组,即Ⅰ组≤500 μm,Ⅱ组500~536 μm,Ⅲ组536~572 μm,Ⅳ组≥572 μm.Orbscan Ⅱ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Orbscan Ⅱ系统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比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值厚约30 μm,Orbscan Ⅱ系统不能完全替代A超角膜测厚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与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选取IntraLase FS60组(激光组)患者100例200眼及Moria M2微型角膜刀组(角膜刀组)99例198眼,应用RTVueOCT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别测量LASIK术后1周每个角膜上0°和90°两条子午线所在截面上特定7个点的角膜瓣厚度.两组角膜瓣预计值均为110 μm.结果 术后1周激光组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f=1.582,P=0.114).角膜刀制作的角膜瓣呈周边厚,中央薄的新月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t=1.010,P=0.313).激光组与角膜刀组相比,仅中央点两者厚度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点两者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激光组角膜瓣实际厚度与预计值的差值(7.15 ±4.89) μm明显小于角膜刀组(18.97±1 1.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飞秒激光组制作的LASIK角膜瓣比微型角膜刀制作的LASIK角膜瓣更精确;重现性更好;形态更均一、更规整.  相似文献   

3.
柳静  周跃华  郑燕 《武警医学》2011,22(7):587-588,592
 目的 探讨眼前节诊断系统(ALLEGRO Oculyzer)与超声角膜测厚仪(ultrasonic pachymeter,USP)测量LASIK术前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orneal central thickness,CCT)的差异和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近视患者232例(464只眼),分别应用Oculyzer和USP测量CCT.结果 Oculyzer和USP测得的CCT平均值分别为(541.09±34.03) μm和(541.07±34.71) 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ulyzer与USP测量值呈线性正相关(r=0.96,P<0.001).Oculyzer和USP的CCT重复测量值分别3.97±2.10和5.08±3.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的测厚功能与超声测量结果一致,可重复性好,可作为角膜厚度测量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8月,经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81例157只眼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AS-OCT和A超测量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对两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AS-OCT和A超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值分别为(529.6±28.9)μm和(546.2±31.5)μm。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差值均数为16.6μm。Pearson相关分析表示两种仪器测量结果显著相关(r=0. 978,P0.001),回归分析显示CCT_(AS-OCT)=38.58+0.9CCT_(USP) A超。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AS-OCT与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结果相关性高,但AS-OCT测量值较A超偏小,两种测量方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实践中两种仪器获得的测量值不能直接互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前后角膜最薄点位置的变化规律,为LASIK手术设计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entacam系统对70例140只眼进行检查,于LASIK术前和术后3个月获取角膜最薄点位置以及角膜最薄点与角膜顶点之间的距离。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角膜切削量的设定。方法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行SBK、LASIK、Epi-LASIK术的近视患者共136例266只眼术前术后的CCT,按屈光度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计算和比较CCT及实际切削深度和设计切削深度的差值(Diff值)。结果Epi-LASIK患者低、中、高度组术前CCT分别为(495.70±24.94)、(501.57±31.34)和(525.18±16.53)μm,较SBK和LASIK组患者CCT明显偏薄(P0.01),SBK与LASIK患者术前术后的CCT无显著性差异。SBK、LASIK术后Diff值比较:低度组Diff值分别为(6.57±12.72)、(5.33±9.51)μm;中度组Diff值分别为(7.07±18.19)、(4.42±8.72)μm;高度组分别为Diff值(11.52±10.29)、(7.00±7.33)μm,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三种手术方式的实际切削的角膜深度均大于设计量。结论CCT较薄的患者多选择Epi-LASIK。充分估计术中实际切削深度与设计切削深度存在的差异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在屈光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行业标准”筛选患者的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0例(1600只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鹰视FS200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每组各400例(80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相关资料完整。术后6个月,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分别测量角膜上中央点、0度、45度、90度和135度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9)μm ,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7)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飞秒激光组离心度不同位置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组角膜瓣厚度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差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飞秒激光组和角膜板层刀组制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生物力学特性稳定,重现性好,精确性高,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以及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鹏飞  周跃华  张晶 《武警医学》2010,21(7):597-600
 目的 探讨RTVue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ultrasonic pachymeter,USP)测量LASIK术前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orneal central thickness,CCT)的差异和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近视患者800例(1600眼),分别应用RTVue-OCT和USP进行CCT测量.按等值球镜屈光度和USP测得角膜厚度不同各分4组,比较两种仪器测量值的差异和相关性.随机选择60例(60眼)用两种仪器依次重复测量CCT3次,对两种仪器重复测量值的标准差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RTVue-OCT和USP测得的CCT平均值分别为(528.47±29.84)μm和(537.89±30.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T与USP测量值呈线性正相关(r=0.921,P<0.001),二者的相关公式为OCT测量值=2.2492×USP测量值0.8678.OCT和USP的CCT重复测量的标准差平均为3.87和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Vue傅立叶OCT的测厚功能与超声测量具有良好一致性,可重复性好,故可作为角膜厚度测量的工具之一,并可作为LASIK术前、术后综合分析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变化,探讨手术后应保留角膜的安全厚度.方法 将135例269只眼近视患者依据近视程度分为3组,使用Orbscan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观察3组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差值(Diff)的变化.结果 术前3组Diff值1组为(0.023±0.008)mm;2组为(0.024±0.010)mm;3组为(0.024±0.010)mm,平均值为(0.024±0.009)mm,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厚度>500μm的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23±0.008)mm,厚度<500 μm的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35±0.014)mm,两组相差非常显著(P<0.001).术后3组Diff值均较术前增大,1组为(0.052±0.014)mm;2组为(0.052±0.018)mm;3组为(0.053±0.018)mm,平均值为(0.052±0.017)mm,术前术后两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01).术后根据保留角膜厚度不同分3组,1组保留角膜厚度>450 μm,Diff值为(0.041±0.008)mm;2组保留角膜厚度为410~450 μm,Diff值为(0.057±0.013)mm;3组保留角膜厚度为<410 μm;Diff值为(0.080±0.014)mm.3组间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术后保留角膜床厚度>280 μm者,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0.016±0.005)mm;术后保留角膜床厚度<280 μm,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0.034±0.009) mm;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平均为(0.017±0.006)mm.结论 术前角膜后表面Diff值与近视程度无关,而与角膜厚度有关,较薄的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较厚的角膜明显.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中央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凸.保留角膜床厚度和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呈负相关.LASIK后角膜厚度至少应在410 μm,残留角膜床厚度安全值应为280 μ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屈光回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36只眼PRK术后屈光回退患者施行LASEK。LASEK术前的平均屈光度为(-1.98±0.65)D,平均角膜厚度为(470.17±18.46)μm,LASEK平均切削深度为(36.58±11.24)μm。结果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1.0以上22只眼(占61.1%),0.8以上31只眼(占86.1%),0.5以上36只眼(占100%),平均屈光度为(-0.18±0.53)D,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角膜瓣混浊0级29只眼(占80.6%),0.5级5只眼(占13.9%),1级2只眼(占5.5%)。结论 LASEK治疗PRK术后屈光回退安全有效,长期效果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60只眼),按照非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FS-LASIK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仪进行屈光治疗。FLEx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并同时完成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测量中央角膜厚度≥500μm,计划治疗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300μm。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1周,1、3和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眼的高阶像差值、对比敏感度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术前屈光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时,FLEx组30只眼,96.7%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93.3%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9±0.13),80.0%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1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BSCVA下降一行。FS-LASIK组30只眼,90.0%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86.7%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8±0.12),83.3%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两组中均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两行及两行以上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屈光度的变化:FLEx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25±0.79)D,术后半年时为(-0.05±0.56)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30 D。FS-LASIK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72±0.92)D,术后6个月时为(-0.15±0.65)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87 D,向近视方向漂移,表明FLEx组术后屈光度比FS-LASIK组更稳定。在6 mm瞳孔直径下检查术后眼的高阶像差值,无论是总高阶像差值还是球差值,FLEx组均明显小于FS-LASIK组(P〈0.01)。在暗光5 mm瞳孔直径状态下,FLEx组术后6个月时各空间频率(1.5、3、6、12、18 c/d)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均高于FS-LASIK组(P〈0.01)。结论 FLEx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在术后屈光度的稳定性、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以及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方面,FLEx术比FS-LASIK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激素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激素性青光眼患者15例26只眼,行360°全周小梁网SLT治疗。激光治疗光斑直径400μm,脉冲时间3 ns,能量0.6-1.0 mJ。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 6只眼术前平均眼压(29.5±4.3)mmHg,随访末次眼压(19.0±2.6)mmHg,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SLT治疗激素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颜兵  史育红  董延武  黄薇 《西南军医》2012,14(4):569-571
目的测量成都地区成年汉族人群Hertel眼球突出度,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和眶距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同一Hertel突眼计由同一名检查者对2011年7月期间1193名体检人群进行眼球突出度测定,记录年龄、性别和眶距。结果 1193名体检人群中女性261例,男性932例,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5.0±2.2)mm,两眼眼突差均小于2mm,两眼眼球突出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眼球突出度范围为6~22mm,均值分别为左眼(15.3±2.2)mm,右眼(15.0±2.1)mm。女性眼球突度范围为5~20mm,均值分别为左眼(14.1±2.0)mm,右眼(14.0±2.0)mm,男性眼球突出度高于女性(P<0.05)。眼球突出度与年龄有关,20~60人群眼球突出度高于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距和两眼眼球突出度之间有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国人眼球突出度为18~22mm时需用进一步检查,而大于22mm或两眼眼突差>2mm者可能存在病理性变化。有关年龄和性别对眼球突出度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随机抽样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中央角膜厚度≤520μm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只眼分为两组,A组为超薄瓣LASI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10.00 D(平均-7.25 D),柱镜度0~2.50 D(平均-0.96 D);B组为LASE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10.00 D(平均-7.35 D),柱镜度0~2.75 D(平均-0.90 D)。分别于术后1周和1、3、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值球镜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波前相差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周A组视力1.11±0.37,B组视力为0.76±0.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1、3和6个月A组UCVA分别为1.13±0.26、1.12±0.34和1.12±0.25,B组UCVA分别1.08±0.26、1.11±0.25和1.10±0.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CVA与术前比较无1例下降。A组无Haze,B组少量Haze出现。术后1周,1个月两组均表现为轻度过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屈光回退现象,B组回退(-0.16±0.53)D,A组回退(-0.14±0.49)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3和6个月两组总高阶相差、垂直慧差、水平慧差和球差均方根值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总高阶相差增加倍数低于A组(P<0.05)。两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超薄瓣LASIK早期视力恢复快,LASEK视觉质量优于超薄瓣LASIK。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导乐镇痛仪和椎管内麻醉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足月初产妇分为两组:Ⅰ组为使用导乐镇痛仪进行分娩镇痛;Ⅱ组为使用椎管内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Ⅲ组为对照组即不使用分娩镇痛。每组各100例。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分别在宫口开大4、6、9 cm时)、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1、5、10 min)等。结果Ⅰ、Ⅱ两组的镇痛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与Ⅲ组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镇痛起效时间[(10.00±2.84)min]短于Ⅰ组[(21.39±5.20)min](P<0.05);Ⅱ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386.95±31.07)min、第二产程(49.78±3.71)min较Ⅰ组第一产程活跃期(239.53±37.16)min、第二产程(38.92±3.58)min时间长(P<0.05);Ⅰ、Ⅱ两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Ⅰ组的产后出血量(179.0±27.1)ml少于Ⅱ组产后出血量(249.10±25.15)ml(P<0.05);三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无差异,但Ⅱ组的阴道助产率(23%)高于Ⅰ组(6%)和Ⅲ组(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导乐仪肌肉电刺激分娩镇痛法镇痛效果与椎管内麻醉相似,对产程或宫缩的影响小,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可以作为分娩镇痛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供产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