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分成3组,每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再分别应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小剂量对其中两组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3组临床疗效,其中,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量为400 mg/(kg·d),小剂量应用量为200 mg/(kg·d)。结果①对3组血小板升高时间进行比较,大、小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3.22±1.45)d、(3.11±1.85)d、(5.47±2.17)d,大、小剂量组之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②对比3组总有效率,大、小剂量组以及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92.59%、81.48%,大、小剂量组之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对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可迅速提高血小板水平,还可对患儿出血倾向进行控制,但在丙种球蛋白应用过程中,大、小剂量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大剂量应用可加重患儿家庭经济负担,故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情况下,可选用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以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64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小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案治疗第3天比较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治疗第6天,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案出血倾向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发生。结论激素联合小剂量IVIG治疗重症ITP能达到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控制出血症状,且具有剂量小、费用少、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ITP,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α-干扰素、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102例ITP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4例):A组为常规剂量IVIG治疗、B组干扰素治疗、C组干扰素联合小剂量IVIG治疗;3组均常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Vit-C等药物。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C组在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升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等方面优于A、B2组(P〈0.01或P〈0.05);在复发率方面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A组高于B、C2组(P均〈0.01),B组低于C组(P〈0.05)。各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素联合小剂量IVIG在ITP的治疗中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区小明 《当代医学》2014,(21):59-60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4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伴发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紫癜相关血液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BAFF、PAIgG、PAIgM、PAIgA、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计数、血红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75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三组,每组均为25例患儿;观察与比较3组患儿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等临床疗效指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组患儿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时间(3.08±1.27)、(3.15±1.31)d,出血停止时间(3.36±1.41)、(3.28±1.25)d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5.27±1.13)、(5.34±1.22)d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92.00%亦均高于对照组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更能有效快速的上升血小板及加快止血,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更能有效降低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韦松盛 《广西医学》2011,33(7):855-857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45例急性IT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疗程3~4周。结果治疗组血小板(PLT)计数≥50×109/L、PLT≥100×109/L和PLT达峰值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LT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似(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ITP,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差异及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在I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ITP20例,慢性ITP28例,均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和(或)血清PAIg,并常规血小板计数。结果ITP患者急性组19例(95%),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Ig显著降低(P〈0.01)。慢性组12例(43%),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AI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2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且对于急性ITP效果更为明显(P〈0.01)。PAIg动态检测是ITP患者血小板治疗效果的相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平均费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方法将137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A组应用标准剂量,0.4g/(kg.d);B组应用亚标准剂量,IVIG0.2g/(kg.d),均5d.2组均联合甲基泼尼松龙1mg/(kg.d)静滴。结果 2组患者治疗第3,9,14天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组同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费用明显下降。结论亚标准剂量IVIG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切实可行,同时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月至2015年1月在xxxx住院的60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20例,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400mg/(kg.d);中剂量组给予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200mg/(kg.d);小剂量组静脉应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100mg/(kg.d),均连续应用5天,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结束后给予所有患者醋酸泼尼松片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有效率和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小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红霉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高热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持续高热患儿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红霉素20~30 mg/(kg.d)连续7~10 d,糖皮质激素静滴3~5 d,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连续5 d。两组均给予退热、平喘、雾化等对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病情变化、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为(2.27±1.12)d,对照组为(3.54±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3,P〈0.01);治疗组重症肺炎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40.9%(χ2=4.364,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治疗组为(8.45±3.17)d,明显少于对照组(11.09±3.17)d(t=2.981,P〈0.01);CRP水平随病情好转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为(5.24±7.60)mg/L,低于对照组(11.65±10.48)mg/L(t=2.324,P〈0.01)。结论:联合应用红霉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高热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向重症肺炎发展,缩短发热时间,从而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赵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31-1433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及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Ⅰ型糖尿病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分别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和诺和灵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控制的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每日胰岛素用量、餐前血糖(PBG)、餐后2h血糖(FBG)和睡前血糖。结果诺和锐组血糖控制时间较诺和灵-R组明显缩短[分别为(5.0±0.8)d vs (6.2±1.9)d、P〈0.05];诺和锐组的平均每天胰岛素用量较诺和灵-R组显著减少[分别为(1.06±0.53)u·kg^-1·d vs (1.48±0.89)U·kg^-1·d,P〈0.05];诺和锐组的餐后2h血糖较诺和灵-R组显著降低[分别为(8.08±2.12)mmol/L vs(8.85±2.94)mmol/L,P〈0.05]。两组患儿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注射诺和锐具有血糖控制迅速,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注射后可立即进餐,更适应儿童生活之优点,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Ⅰ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泵治疗中满意的胰岛素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喜炎平抗病毒结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长春新碱(VCR)、地塞米松(DEX)干预治疗对复发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防治效果。方法40例伴DNA病毒感染的复发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阿昔洛韦((10~15 mg)(/kg.d)静点7~10 d)+喜炎平((2.5~5 mg)(/kg.d)静点7~10 d)抗病毒干预治疗结合IVIG(1g/kg.d静点1~2 d)+VCR(1.5mg/m2.d静点8 h以上,每周1次,共4~6次)+DEX(15mg(/m2.d)即0.5 mg(/kg.d)静点3 d后口服醋酸泼尼松(60mg/(m2.d)即2 mg(/kg.d)分3次,共14~21 d)常规冲击治疗并与20例常规组比较防治效果。结果治疗7 d时两组血小板计数均达正常范围;治疗21 d时两组血小板计数有所降低,干预组(146.35±48.38×10^9/L)高于常规组(123.41±26.48×10^9/L)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时两组血小板计数有所升高,干预组(184.53±86.74×109/L)高于常规组(134.58±75.26×10^9/L)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后达显效例数虽然干预组(19/20)较高,达进步例数干预组(1/20)较低,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后随访1年,发现干预组复发例数(8/20)较常规组(15/20)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干预疗法对复发ITP预防和治疗危险性出血与常规组相当,较常规组更能稳定病情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造模大鼠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0 d龄SD雌性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抑睾调经汤高剂量组、抑睾调经汤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达英-35对照药组、抑睾调经汤高剂量组、抑睾调经汤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抑睾调经汤0.435 g/(kg·d)、48.6 g/(kg·d)、32.4 g/(kg·d)。测定大鼠体质量变化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雄激素的水平。结果抑睾调经汤使PCOS模型大鼠体重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可显著下调PCOS模型大鼠血清LH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达英-35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能显著下调PCOS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亦能显著降低PCOS模型大鼠血清雄激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睾调经汤可降低大鼠LH、胰岛素、雄激素水平,具有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门诊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为0.4±1.6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分钟时为7.2±2.1、90分钟时为2.2±1.5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4例痛苦反应,患者手术时间为4.25±1.28分钟,患者手术后5.58±1.73分钟清醒,对我院检查均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河池市城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池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中,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45例(65岁以上,老年组)和非老年患者43例(65岁以下,对照组),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物理指标测量结果和生化指标测量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敏CRP和透析充分性Kt/V分别为(13.6±8.4)mg/L、(1.4±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分别为(0.7±0.2)g/(kg·d)、(102.5±11.4)kJ/(kg·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较差,与炎症反应和蛋白质等摄入不足有关,根据影响因素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8.
赵艳飞 《医学综述》2014,20(21):4011-4012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湘潭县人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RMPP患儿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2.16±0.74)d vs(4.54±0.97)d],咳嗽消失时间[(7.78±2.86)d vs(11.16±3.90)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64±1.75)d vs(9.03±1.86)d]及住院时间[(8.67±1.79)d vs(17.03±3.8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CD3+[(47.86±6.39)%vs(35.64±4.85)%]CD4+[(31.86±9.49)%vs(28.76±8.86)%]和CD4+/CD8+[(1.88±0.97)%vs(1.34±0.5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8+[(17.63±7.86)%vs(29.62±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RMPP,可有效调节RMPP紊乱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是治疗小儿RMPP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HD-IVIg)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滴注,用7-21 d后,改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维持3个月;治疗组18例在上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HD-IVIg400 mg/kg.d-1,静脉滴注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成人重症ITP患者,可首选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兔心肌梗死后心脏微循环灌注、心功能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通心络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动脉之外,其余均同心肌梗死组与通心络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4 g·kg(-1)·d(-1)·d(-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vs.(10.66±1.23)dB×s(-1)vs.(10.66±1.23)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vs.(11.12±1.73)dB×s(-1)vs.(11.12±1.73)dB×s(-1),P<0.05)。术后8周与心肌梗死组比,通心络组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展进程、增加左室射血分数(FS:0.25±0.02 vs.0.30±0.02;LVEF:0.51±0.04 vs.0.61±0.03,P<0.05);缩短梗死周边区心肌MAPD_(90)[内膜:(170.65±7.64)ms vs.(159.01±5.48)ms;中膜:(169.34±6.35)ms vs.(160.32±5.46)ms;外膜:(167.16±5.72)ms vs.(156.74±4.43)ms,P<0.05],缩小TDR[(7.72±2.83)ms vs.(4.95±2.26)ms,P<0.05];延长ERP[(126.56±5.87)ms vs.(135.25±5.63)ms,P<0.05],增加VFT[(28.63±6.21)V vs.(44.75±13.73)V,P<0.05]。结论通心络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区微循环灌注,同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电生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能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