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能谱CT在肾癌病理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肾癌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然后利用GSI后处理软件,测量病灶内感兴趣区的碘-水浓度、水-碘浓度、能谱曲线及40140 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下的CT值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水浓度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具有不同的能谱曲线和碘含量,能谱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能谱数据综合分析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和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能谱CT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的患者66例,其中RAML 23例,ccRCC 43例。应用能谱图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肿瘤最大横截面上划定感兴趣区,测量40~140 keV下的CT值,绘制能谱曲线并计算曲线的斜率。根据曲线斜率将曲线分为Ⅰ~Ⅲ型,分别统计ccRCC和RAML病例中3种类型曲线的例数及其构成比;测量ccRCC和RAML的基物质对浓度,包括血(水)、钙(水)、脂(水)、水(血)、水(钙)、水(脂),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在40~140 keV(间隔为10 keV)单能量下,ccRCC的中位CT值均高于RAML的中位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CC的曲线斜率为0.15±0.10,RAML的曲线斜率为-0.1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 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在肺癌分型方面的初步应用。方法 选取60例首次诊断为肺癌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扫描,然后利用GSI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肿块内同一感兴趣区的碘浓度、水浓度、能谱曲线及40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类型肺癌的能谱CT表现。结果 鳞癌与腺癌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各组病例40keV下CT值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水浓度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成像可对肺癌提供定性、定量的相关信息,对肺癌分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能谱CT实质期及皮质期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38例cc RCC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低级别(Ⅰ-Ⅱ级)28例,高级别(Ⅲ-Ⅳ级)10例。对两组ccRCC的常规CT表现及能谱CT参数(包括NIC值、70kev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K与有效原子序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用ROC曲线对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得出最佳诊断效能参数及阈值,并计算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在皮质期及实质期,低级别ccRCC的NIC值、70kev单能CT值、能谱曲线斜率K与有效原子序数(EAN)较高级别ccRCC皆显著偏大(P<0.05);在诊断效能方面,皮质期NIC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最佳诊断阈值为0.2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70%。在肾盂或肾周侵犯、肿瘤最大径方面,对比两组发现存在显著区别。结论 能谱CT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47名肾癌患者的CT图像,分别为透明细胞癌37例,乳头状癌10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比较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肿瘤大小、增强程度与增强模式、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变、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肾周变化、静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果: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增强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性率显著高于乳头状癌,明显看到血管在透明细胞癌占21.6%,乳头状癌占10%.40%乳头状癌、2.7%透明细胞癌显示均匀强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有明显钙化占21.6%,乳头状癌占20%,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的增强程度是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最有价值的参数,而肿瘤的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性、血管状况及增强模式对鉴别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明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95-96,106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对于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肿瘤大小、增强程度与增强模式、有无钙化、囊变等。结果两种疾病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存i期增强扫捕时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均高于乳头状癌(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变率显著高于乳头状癌(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有13例显示出血(13/32),乳头状癌患者全部出血,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钙化数量比较差异_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和女性癌症中分别占5%和3%,大约16%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转移[1]。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其次是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肾细胞癌的分型、分级不同,需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影像学检查中,应用能谱CT进行术前评估前景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CT、MRI的影像学差异,以探讨两者对两种肾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肾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患者34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肾透明细胞癌组25例,肾乳头状癌组9例,均行CT、MRI扫描,对比其影像学差异。结果肾乳头状癌组平扫CT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MRI检查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以边缘强化为主,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4例皮质期出现明显强化,8例轻中度强化。肾乳头状癌组T1WI呈低~中等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MRI动态强化特征与CT结果一致。其中6例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增强扫描最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灰阶弹性成像技术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以上3种检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20例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且显示的肿瘤最大径大于常规超声检测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例肿瘤血流信号丰富,超声造影则显示19例肿瘤为富血供.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2例为快进慢退高增强,余增强方式不一;超声造影显示瘤内坏死区及假包膜效果优于常规超声(P=0.004,P=0.039).灰阶弹性成像显示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18例白色为主,2例黑色为主.结论 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1.
CT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CT肾癌分期和INSS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对影响CT对肾癌分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总结影响肾癌分期的因素。方法:运用CT和手术病理及细胞学检查(INSS分期)对1993年9月-2002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肾癌患者进行分期。回顾性地分析本实验组的术前CT资料,探讨CT对肾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本组CT对肾癌的准确率为91.5%。按Robson分期标准,CT对肾癌各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I期:87.5%,II期:76.5%,Ⅲa期:75%,Ⅲb期:62.5%,Ⅲc期:70.%,Ⅳa期:75.0%,Ⅳb期:100.0%。分期错误率为18.7%。结论:CT可作为肾癌临床诊断评估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小肾癌(SRCC)的CT鉴别诊断征象,以提高少脂肪RAM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少脂肪RAML及34例SRCC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对各项CT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的单发及多发、与肾皮质的交角、钙化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等4项CT观察指标在少脂肪RAML与SRCC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的单发或多发、与肾皮质的交角、钙化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在CT鉴别诊断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CT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EAML、cc RCC病变各35例),采用支持向量机法综合分析其CT特征表现,判定其所属类型。结果支持向量机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EAML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对cc RCC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94.59%;总体平均判别正确率为97.14%;训练集诊断正确率为97.30%;测试集诊断正确率为96.97%;与bagging和adaboost分类算法诊断符合率相接近。结论支持向量机法有助于CT鉴别诊断EAML和cc RCC,可用于辅助日常阅片工作,尤其是年轻医师或基层医院医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与肾细胞癌 (RCC)的 CT鉴别征象 ,以提高不典型 RAML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期增强 CT扫描的 RAML 36例 (5 7个病灶 ) ,RCC4 6例。运用 χ2检验确定有显著性差异的 CT观察指标进行判别分析 ,得到各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权重。结果 单发或多发、边缘、分叶征、病灶突出比、与实质的分界、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肿瘤内血管影、钙化等 9项 CT观察指标对 RAML与 RCC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 ,利用最大似然法判别分析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 :RAML组 93.0 % ,RCC组 89.1%。结论 病灶突出比、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及肿瘤内血管影特征对二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世阳 《医学综述》2012,18(17):2852-2854
近年来,CT已成为诊断体内各部位肿瘤的重要的手段,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肿瘤治疗后随访等方面意义重大。肾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CT是诊断肾细胞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当肿瘤较大或较小时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肿瘤术前进行准确CT分期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和32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癌的MSCT征象,比较两组患者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的MSCT值。结果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组患者平扫、皮质期的MSCT值显著高于肾癌组患者,实质期和肾盂期的MSCT值显著低于肾癌组;肾脏嗜酸细胞腺瘤中9例强化均匀,9例强化不均匀,有3例患者在皮质期可见中央星状纤维瘢痕,2例在肾盂期可见星状纤维瘢痕,呈星状高密度;32例肾癌患者中密度均匀患者24例,2例伴有出血,16例可见包膜,7例可见钙化。28例患者增强扫描是强化不均匀,有6例患者在皮质期可见中央星状纤维瘢痕,3例在肾盂期可见低密度星状纤维瘢痕,呈轮辐状强化。结论 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肾脏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在鉴别诊断肾癌与肾脏嗜酸细胞腺瘤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41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1例均为单发,其中右肾l3例,左肾28例。CT平扫:18例(43.9%)表现低密度,20例(48.8%)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3例(7.3%)表现为稍高密度;38例(92.7%)可见囊变坏死区,23例(56.1%)可见假包膜,5例(12.2%)出现斑点状、颗粒状钙化;CT增强扫描:38例(92.7%)肿瘤实性部分皮髓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减弱,排泄期强化程度进一步下降,呈典型“快进快退”强化模式;3例(7.3%)肿瘤轻中度强化、延迟强化。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典型的CT表现,且这些表现可从病理学角度进行解释,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不同CT影像学征象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T分期,并分析不同CT征象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利用CT征象进行T分期区别主要在T3a期,T3a期分为T3a-CT(10例)和T3a-仅病理(6例),T3a-仅病理CT分期可分为T1期2例,T2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是否侵及肾被膜外、是否侵及肾窦集合系统、是否侵及肾静脉及分支、是否侵及下腔静脉、有无广泛性坏死、是否存在囊性改变、瘤周是否受侵、瘤周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与5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瘤患者肿瘤大于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周围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形成可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而肿瘤囊变可作为预测术后康复情况较好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肾脏损伤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肾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宝石能谱CT检查,分析肾脏损伤CT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症治疗,宝石CT复查。结果宝石能谱CT诊断肾损伤分类:I类肾损伤14例,II类肾损伤10例,III类肾损伤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造成肾周血肿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穿刺通道出血4例。不同分类肾损伤患者行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宝石能谱CT对肾脏出血或渗尿能准确显示,可明确判断不同类型肾损伤,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以提高痊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