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石莉 《中外医疗》2013,32(5):120-121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宜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组同时联合前列地尔,连用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 70.0%,χ^2=6.3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SCV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SC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除常规降糖治疗外辅助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确切,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冯栋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44-445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联合中药通脉活血方和甲钴胺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30例)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通脉活血方,每日2次,每次100 mL,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且优于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石勇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82-1283
目的观察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周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和对照组(采用VitBllOOmg肌注+国产甲钴胺l000l~g入液静点)。,比较临床症状体征,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CV、SC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有延缓神经损伤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许氏渴必络”中药湿包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其对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甲钴胺针治疗的基础上加“许氏渴必络”中药湿包裹治疗。治疗14 d后进行病人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和神经传导作用测定。结果:1.TS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TSS评分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神经速度测定(MCV):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中正中神经、腓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2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许氏渴必络”中药湿包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同时口服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钴胺500μg。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各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0-31,3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入组前所采用的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不变,并根据血糖水平酌情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对照组加用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腓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起到叠加和互补的作用,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期间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降血糖、调节血脂治疗。治疗组应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与感觉神经波幅和潜伏期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神经的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5).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尺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腓总神经MCV 异常率、SCV 异常率、胫神经MCV异常率、F波异常率、H 反射异常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肌电图是评价神经和肌肉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的13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对照组63例(单用甲钴胺),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81.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MCV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F波缩短也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理想的方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2-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入我院的90例老年tpye2-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单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实验组。两组治疗3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并且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实验组患者的CR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type2-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w;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TCS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T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钠(FD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DP高剂量治疗组(5mL.kg-1.d-1,i.p.)和FDP低剂量治疗组(2mL.kg-1.d-1,i.p.),每组8只。8周末,测定大鼠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H反射中H与M波的潜伏期,血清血糖(FBG)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FDP干预前,T2DM大鼠FB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P〈0.01);②FDP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FBG、FINS水平显著升高,ISI、SOD、NOS和MCV、SCV显著下降,H与M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DP干预后,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水平显著降低,ISI、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H与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低剂量组大鼠FBG显著降低,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或P〈0.05);④与低剂量治疗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水平显著降低,ISI、SOD、NOS、MCV和SCV显著升高,H与M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或P〈0.05)。结论:FDP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FDP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硼替佐米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应用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的病人(硼替佐米组)、10例临床诊断为MM应用传统VAD方案化疗的病人(化疗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NGF水平,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硼替佐米组病人治疗前后MCV、SCV进行测定。结果硼替佐米组、化疗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血清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组、化疗组治疗后血清NGF水平逐渐下降(F=58.269,P〈0.05),硼替佐米组比化疗组下降更明显(F=5.521,P〈0.05)。硼替佐米组病人血清NGF下降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727,P〈0.05),与疗效呈正相关(r=0.681,P〈0.05),与治疗前后各神经MCV、SCV变化值均无相关性(P〉0.05)。硼替佐米组病人治疗前后肌电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GF合成减少在硼替佐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与腺苷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给予丹红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腺苷钴胺治疗,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75.0%,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的MCV和SCV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腺苷钴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毫米波脉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和甲钴胺针而不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均连续应用2周。对每个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用肌电图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结果毫米波脉冲可以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结论毫米波脉冲治疗联合应用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DPN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还可以降低DPN患者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