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方法:轻症感染可以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的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输液给药、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结论:抗生素为当今对抗病原微生物最强有力的化学药物,它的发现、应用使许多难治的疾病化险为夷,在长期临床应用过程中也有其缺点,为了充分发挥抗生素的疗效,必须谨慎的选择抗菌药物,以避免滥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的产生,使之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提高其药物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几率高,通过对出院病历的回顾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合理性、为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脑卒中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有病历共235份,对选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剂量、给药方法、疗程和有效性等内容做统计分析,逐一评价。结果我院医生选用药物以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为主,共189例,占总数的80%,比较合理,剂量、疗程适当,给药方法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可为临床医生选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参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日益突出。曾有人预言如果滥用抗菌药物,10年后人类将无抗菌药物可用,人类将面临耐药菌感染的威胁。因此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既有效控制感染同时避免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两方面总结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原则,以便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670份出院病历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670份住院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185份,抗菌药物应用率为70.96%;感染患者221例,做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的有55例,占24.88%;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Ⅰ类切口术后平均给药时间4.5d,Ⅱ类切口平均给药时间5.5d。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现患调查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目的、种类及联合用药、给药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结论:应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出院病例中所有的Ⅰ类切口手术共794例为调查对象,其中乳腺手术286例,妇科手术508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填写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和Ⅰ类切口感染病例调查表,制定评价标准,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及得出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的一系列措施,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0.65%,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达94.64%,给药时机合理率为63.69%,用药疗程合理率为23.21%。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与切口感染无关联。结论:参照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妇幼保健院在Ⅰ、Ⅱ类切口类别的区分上应作适当调整,在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把握上还需进一步规范。感染管理科将协同相关科室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敦促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循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这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柳州医学》2005,18(2):123-124,F003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安华 《中国医院》2004,8(8):19-22
2001年和2003年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调查结果均显示,医院横断面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在54%以上,联合用药较为普遍.国内监测结果也表明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临床医师在面对病人开处方抗菌药物之前,须思考的问题: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的适用症?是否了解选用的抗菌药物,选用何种药物?是否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是否属于特殊宿主或针对特殊病原体的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密切观察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有效?针对局部感染是否需要穿刺或外科手术引流病灶?是否已出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且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在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的深入研究使用,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使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恰当的疗程达到消灭病原菌及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医师可通过参考药效学、药动学等参数来制订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可使所选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和时间尽量符合临床需要,以达到预期治疗作用,防止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见表1)。1·1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对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为:(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  相似文献   

12.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耐药菌感染(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2.2 结合临床药理学和药代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习惯于只按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抗菌药物,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从多方面考虑,提高应用的合理性,既能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和扩散。(1)抗菌药物在感染组织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与临床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的参数有半衰期、最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等,即使是同一类的药物,这些参数也有较大差异。用药剂量、用药间隔时间亦须根据各种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来决定。从临床治疗效果看,最重要的还是药物在感染组织的浓度。 要发挥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必须让药物与病菌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因此需要考虑药物药代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抗生素向感染病灶的移行性,即进入  相似文献   

13.
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了解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特点及感染特点,对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尽量避免使用耐药性突出的抗菌药物;老年患者可减量应用毒性低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老年患者感染宜用杀菌型抗菌药物。在感染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在老年人中使用的伦理原则:减少无目的使用抗菌药物;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采用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法;预防抗菌药物毒副反应和细菌耐药对老年人的危害;选择适合老年人经济状况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在外科领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在预防术后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及时限的把握上还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分组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术前一次给药与“三联”抗生素术后连用四天给药比较,结果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术前30min一次给药能达到预防胆道手术后感染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虽可防病治病,但也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致残致死。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用药不当引起的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抗感染和细菌的耐药现象等,特提出下列几方面供,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参考:(1)确立正确的诊断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①应考虑患者为细菌感染应尽快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做细菌药物敏感度实验(药敏);②在药敏结果未知晓前或病原菌未能分离而诊断已相当明确者,可先进行经验治疗,在选用药物时,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抗菌药物一定要结合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药敏结果获知后,是否调整用药应从经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主要依据:(2)熟悉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给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以便合理选用。除此,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对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及免疫缺陷者,应视情况选择抗菌药物,调整剂量,对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有条件时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4)下列情况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应仅限于少数情况且有明确指征,因为不适当的预防用药不仅徒劳无益,反而引起耐药菌的继发感染,因此,各科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范围和具体方法:(5)强调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必须尽量尽最大努力使人体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溶量,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①选用对病原体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②用药剂量不足或过大;③用于无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④病原体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⑤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⑥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它药物;⑦给药途径不正确;⑧发生严重毒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⑨抗菌药物不确当的联用;⑩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忽略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11)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的不断创新,给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对各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滥用抗菌药物也带来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及药源性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引起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原因很多,也复杂,但主要有几个方面:(1)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原理和抗菌谱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对抗菌药物的乱用和滥用。(2)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引起感染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缺乏细致了解与分析,不分清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造成乱用抗菌药物,以致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使患者体内产生耐药菌株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3)使用抗菌药物缺乏连贯性。(4)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不正确,剂量不合理,日次数偏少,疗程偏长,未能达到杀菌的最佳血药浓渡,更易引起耐药性。(5)个体化给药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早期合理地选择药物是快速、有效治疗的关键。但随着社会用药的普及和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的增多,病原体变迁及耐药菌株的增加,促使在临床治疗上需要选择新的用药。新一代喹诺酮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拓宽了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用药选择。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和静脉给药在组织中均能达到很高的浓度甚至超过血清浓度,特别适用于抗生素的序贯疗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赵进方  高玉玲 《中原医刊》2005,32(23):73-74
抗菌药物在新生儿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有其特殊性,且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招致各种感染.因此,在新生儿住院病人中应用抗菌药物,必须熟悉新生儿药代动力学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反应,按照新生儿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方案,以达到抗菌治疗合理、有效、安全,避免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医院内感染菌株。由于医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为了解医院不同来源细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从而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现将某医院2003年所分离的1870例住院患者标本,其阳性菌株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使用不当则不仅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对此,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范围及给药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