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煎煮法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12间病房,随机分为苍薄组、苍艾组、空气消毒机组,每组4间。苍薄组采用苍术、薄荷、黄连、艾叶、连翘、贯众配方消毒,苍艾组采用苍术、艾叶、佩兰、藿香、桂枝、厚朴配方消毒,空气消毒机组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式,消毒前、消毒1 h、消毒2 h空气平均菌落数。结果:消毒2 h后,3组空气平均菌落数为0的份数均高于消毒前,且苍薄组和苍艾组高于空气消毒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煎煮消毒法的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空气消毒机,且经济实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紫外线照射与空气循环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在相同恒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随机将100个手术间(首台手术为骨科内置入无感染手术)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实验组采用空气循环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接台间隙,污物清理后都经清水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分别于第一台手术前、第一台手术毕、第二台手术前、第二台手术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计算两种方法空气细菌培养的合格率。结果:连台间隙两种消毒方法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循环消毒机优于紫外线照射作用于连台手术间隙的短时间消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流系统对手术室空气净化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手术感染的机率。方法:将两个空间相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手术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对照组用动态消毒机,分别于消毒前10min和消毒后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120 min和150min做标准5点采样,比较二者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前30min、术后150min尚能达到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对照组术后90min已经超过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两组消毒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消毒效果优于动态消毒机,同时使用简便、快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香薰中药消毒剂对医院病房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综合科病房,随机选择使用香薰中药消毒剂与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各消毒10间病房。检测消毒前30min,消毒后1h及通风后1h空气中微生物菌落数,对比病房消毒效果。结果与消毒前30min对比,香薰中药消毒剂消毒1h后和通风1h后均能显著减少病房空气菌落数(P0.01),杀菌率分别为78.42%和75.08%,与2%过氧乙酸消毒效果相当(P0.05)。在急性吸入性毒理实验中,在20600mg/m3剂量下小鼠未见毒性不良反应,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可判定香薰中药消毒剂属实际无毒。结论香薰中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安全无毒,并且气味芳香,相对过氧乙酸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苍艾香薰油熏蒸法在无菌层流病房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入住无菌层流病房的72例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1、2、3、4、5号为观察组,6、7、8、9、10号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早晚消毒处理,观察组每日采用苍艾香薰熏蒸空气消毒,每周对病房内各个区域采用细菌培养法或ATP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统计患者搬离病房保护前院内感染发生率、各物品细菌菌落总数、住院治疗及花费。结果: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早晚消毒处理后,每周同一时间检测,测量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结果提示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9.748、12.746、17.775,P 0.05)。观察组36例住院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低、患者层流病房停留时间、治疗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感染开始及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空气消毒机处理,在无菌层流病房采用苍艾香薰熏蒸空气消毒法,取得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房内各物品菌落总数,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泉州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状况,为制定控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消毒后的手表面细菌菌落数和致病菌。结果医护人员洗手消毒合格率为85.90%,未检出致病菌。Ⅱ、Ⅲ类环境科室医护人员洗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0.90%、77.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意识有待加强,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可提高洗手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究新型便携二氧化氯汽化消毒装置相较于常规的床单位臭氧消毒在婴儿培养箱终末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1 年 9 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生儿科普通婴儿出院后待终末消毒的婴儿培养箱共 100 个,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个。对照组采用常规臭氧消毒法,观察组采用新型便携二氧化氯汽化消毒 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空气细菌检测合格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细菌检测合格率为 100.00 %,高于对照组的 8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空气细菌检出率为 34.00 %,低于对照组的 9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物体表面细菌检出率为 42.00 %,低于对照组的 8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 臭氧消毒法,新型便捷二氧化氯汽化消毒装置应用于婴儿培养箱的终末消毒,具有消毒效果较好且便携移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消毒包装纸用于灭菌后的物品有效存放时间。方法:选择我院供应室进行彻底消毒的手术器械以及敷料包共350个,分为观察组300个和对照组50个。于灭茼后每7d对消毒包内部的细菌生长进行监洲。结果:观察组消毒包在第7—182d时,消毒包内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在第189d时,消毒包内细胞培养出现阳性结果。对照组消毒包在第7、14d时,消毒包内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第21、28、35d时,消毒包内细胞培养出现阳性结果。观察组消毒包内物品的有效存放时间为182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4d(P〈:0.05)。结论:采用医用消毒包装纸进行手术器械以及敷料的包装,可以有效的延长灭菌后的有效存放时间至182d,值得医院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侯凤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15-117
目的:探讨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结果:有许多因素影响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结论:紫外线消毒效果可靠,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科学使用;同时需要对影响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的难控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其照射时间做进一步探讨,以及目前使用的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性能进行研究,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三氧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保证手术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消毒设备。笔者对紫外线配合化学消毒剂与三氧消毒机2种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消毒饮配合窄波UVB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窄波UVB,对照组用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参芪消毒饮配合窄波UVB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内服外熏洗治疗湿热蕴结型粉刺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治疗学的新观念、新方法。方法:将236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内服外熏洗,对照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内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73%。结论:五味消毒饮内服外熏洗治疗湿热蕴结型粉刺能够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内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从后侧方穿刺至病变椎间盘中央,椎间盘外注入臭氧,椎间隙及患椎棘突旁进行针刀松解,观察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总有效率92%。结论: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方香艾液不同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及实验室杀菌试验效果。方法在不同时间段,用自然沉降法,对熏蒸、普通喷雾器喷洒和气溶胶喷雾机喷雾3种方法消毒前后的室内空气样本的细菌总数进行动态比较。同时将该药物按10%浓度递减稀释,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 3种空气消毒方法均对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有抑菌效果,其中熏蒸法抑菌消毒范围局限,普通喷雾法抑菌效果维持时间短,气溶胶喷雾法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实验室研究显示该药物稀释一定浓度后对细菌仍有杀菌效果。结论复方香艾液气溶胶喷雾法是一种较好的消毒方法,能长时间有效维持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试验组在患处外敷消毒愈肌膏和无菌油纱条外敷,对照组在患处应用无菌盐水,2组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2天换药1次,30天后观察疗效。在试验处理前、后,用灭菌盐水棉拭子蘸取其创面分泌物或脓液,做细菌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培养出病原菌1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7株,革兰氏阴性菌5株,真菌2株,单一菌感染10例,混合菌感染2例;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7株,单一菌感染12例,混合菌感染8例,2组病原菌株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毒愈肌膏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观察苍术浸泡液燃烧在有人病房中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观察在有人病房苍术浸泡液燃烧法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并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进行比较。结果:苍术浸泡液燃烧法与紫外线消毒法在有人病房中空气消毒均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合格要求,效果无明显差异(P〉.05)。结论:苍术浸泡液无刺激性、对人体无害、无毒,可以在有人病房、家庭、宾馆等场所的空气消毒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有效控制口腔院内感染。方法:器械的消毒、灭菌、空气消毒,加强各项制度管理。结果:每季度防疫检测各项指标达标,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有效的消毒灭菌是控制口腔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4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均应用头孢他啶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应用清肝利胆消毒饮加减,对照组口服苯丙醇胶丸。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四黄液中药外敷治疗外科耐药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外科创面耐药菌感染患者予以自拟自拟解毒四黄液(大黄、黄连、黄岑、黄柏、五味子等药物)外敷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自拟解毒四黄液中药外敷治疗外科创面耐药菌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