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医门法律》中体现归经组方特点的方剂为基础,从遣药、组方等方面,剖析喻昌组方配伍之归经特点,以期为临床运用归经组方之参佐。在《医门法律》中对归经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医理阐述、指导选药组方,分析方剂组方配伍及治疗大法。喻昌重视脏腑经络理论,较常运用脏腑辨证,故而以脏腑辨证为依据在辨证治疗选药组方时亦体现出以药物归经分脏腑治疗的特点,与其"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理论倾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魏国丽  郑学宝 《中医杂志》2006,47(9):711-71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环节。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揭示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其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每个脏腑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方剂可以仿照脏腑的生理特点和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组方配伍。脏腑理论是研究方剂配伍和指导临证组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变特征对临床各种症状及体征进行辨证论治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五脏病证其病机关键,一方面在于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另一方面在于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因此,临床五脏辨证用药,不仅要考虑各脏生理特性不同,也要考虑纠其偏,同时还要分析五脏之间的疾病传变.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出发,分别总结归纳了五脏各自病证的方剂配伍规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5.
刘玉金  孟静岩 《新中医》2009,(5):109-111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说明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之普遍现象与规律。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其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及整个方剂的作用趋势,都体现着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调节。笔者在临床辨治疾病的过程中,将气机升降出入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以升降出入理论指导方剂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即辨清脏腑经络气机的病理状态,是气逆、气陷、气滞、气脱、气虚中之一,还是数种同时存在,而选用相应的调理气机的方剂。  相似文献   

6.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而拟定的治疗处方。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组方配伍是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揭示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方剂作用机理研究,不但可以证明方剂配伍原则的合理性,而且还将为进一步优化方剂的组合和临床更好的运用方剂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遵循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确定用量,规定用法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方剂药物组成中的核心药物配伍结构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该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半夏、橘红、白茯苓为二陈汤的核心药组。  相似文献   

8.
升降同用药物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同用药物配伍是方剂药物配伍的特殊形式,通过升浮药与沉降药的共同使用,有效调整脏腑气机,对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咳喘、便秘、腹泻等病症确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了升降同用常用药物配伍形式及其功效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方式是言行所采用的方法和样式。方剂是中医临床上治疗用药的主要形式,是辨证施治的关键环节。配伍是研究方剂的核心问题,揭示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方法多种。笔者阅读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方剂学常用的几种研究形式,可归纳为类方研究、拆方研究、药物配伍研究、量效关系研究等,现综述如下。1类方研究对于中医组方思想和辨证方法的认识,类方体系是其科学依据中的一种。类方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科学阐释方剂复  相似文献   

10.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4个重要环节之一。方剂又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中医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和中药现代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呢?1 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研究配伍目的是揭示方剂配伍的规律首先我们认为,方剂不完全等同于复方。方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  相似文献   

11.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适宜的配伍可以使方剂发挥最大药效,达到预期疗效.本文结合现代研究来探讨补气剂的配伍方法.补气剂多配伍行气药、利水渗湿药、升阳举陷药、疏风解表药、养血药、消导药、补阴药、补阳药等合成方剂,其中主要的配伍方法是配伍行气药、利水渗湿药.配伍的目的是为了顺应脏腑生理功能,使其补而不滞.  相似文献   

12.
齐放  徐大鹏  李明 《天津中医药》2015,32(9):567-570
四气五味理论是历代中医对中药基本性能认识的结晶,是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可以指导方剂的组方配伍。气味理论为认识中药、研究方剂配伍和临证组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古方中,许多方剂配伍用到麻黄,这些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经气不利等,因病因不同而病症表现不同,在临床实际中的配伍也会不同,但临床的辨证治疗只要符合麻黄功效,进行适当的配伍,就可以发挥出较好的疗效。以名方中麻黄为研究对象,浅谈麻黄的活用。  相似文献   

14.
以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方剂临床应用,对升降浮沉配伍法的治疗理论作出探析。其独特的药性特点不仅在方剂配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方剂组方用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多在针对病势趋向,调和脏腑气机;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以及引经作用方面运用。  相似文献   

15.
复方药物配伍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在辩证确定病机和通过立法确定遣药组方前是下,方剂的配伍仍遵循基本的级方结构和药物配伍原则,进行"君、臣、佐、使"配伍,从而使各药形成"有制之师",针对患者或证或病或症,达到整体综合调节的作用[1],体现了方剂在中药饮片层次的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方剂寒热配伍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方剂寒热配伍的应用实例分析为主线,探讨了方剂学的寒热配伍。论述了脏腑寒热错杂的病机,寒热配伍的功效作用是寒热配伍的依据。阐述了寒热配伍与五味、升降浮沉的不同组方形式。旨在指导临床正确运用寒热配伍和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7.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药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因此要加强方剂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宋金元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得到长足发展,以金元四大家为突出代表的众多医家在肝病证治方面各有发挥,强调脏腑辨证思想在认识肝病中的指导作用,在肝病治疗原则上强调扶正与攻邪同举,使肝病的治疗方药得到创新与发展,立方遣药以求精专,并高度重视方剂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千金方》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先河,其脏腑门下方剂按虚实划分,对脏腑虚实方从病理到方药构成及配伍进行理论剖析,是传统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理法方药的角度分析《千金方》肝实热门下方剂的主治及组方配伍特点,旨在通过经典的方剂学研究路线为分析和更好的应用《千金方》中的有效方剂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邹世昌 《四川中医》2010,(5):123-125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因此要加强方剂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用气味配伍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