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喹酮组。模型组、吡喹酮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吡喹酮组于感染8周后灌胃吡喹酮治疗2次。16周末测小鼠血清中ALT、AST;观察小鼠肝脏形态,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变化,测定虫卵肉芽肿面积;免疫组化测定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吡喹酮治疗可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改善肝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及虫卵肉芽肿面积。结论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Van-Gieson氏染色和Masson氏三色染色法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染色的效果.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模型,取肝脏标本,常规切片,进行Van-Gieson氏染色和Masson氏三色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虫卵肉芽肿纤维化面积.结果 染色时间为3 ~7 min时,2种方法显示肉芽肿纤维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时间为10 min时,由于非特异性因素使得Masson氏染色法着色面积明显大于Van-Gieson氏染色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n-Gieson氏染色法比Masson氏三色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染色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较好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脾调补合剂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对照组与治疗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16周后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小鼠用肝脾调补合剂灌胃(1ml/d)和硫普罗宁0.1g皮下注射;对照组小鼠单用硫普罗宁,均连续10周.观察小鼠肝肉芽肿改变,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和Ⅳ-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小鼠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好转,虫卵肉芽肿明显变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和Ⅳ-C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脾调补合剂与硫普罗宁联合应用能使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纤维化指标下降,肉芽肿变小,能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湖北海棠叶总黄酮治疗高剂量[114mg(/kgd)]组(D)、中剂量[57mg(/kgd)]组(E)、低剂量[28.5mg(/kgd)]组(F),每组10只。感染后第42天,C、D、E、F组均用吡喹酮驱虫治疗,500mg/(kgd)2日疗法,之后各组开始灌胃给药持续治疗60d,A组和B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含量,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苏木素伊红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C、D、E、F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ALT、AST、HA和肝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组相比,湖北海棠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LT、AST、HA和HYP含量及肝体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结论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脂代谢影响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8只。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7.5μg维生素D3,1次/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各组连续腹腔注射4周。观察各组小鼠Masson染色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血脂、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水平。结果 正常组小鼠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小叶结构完整,血管壁有少许蓝色;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内可见血吸虫卵及肉芽肿,并且周围有明显的纤维增生,血管壁有较多蓝色;实验组小鼠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血清TC和TG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血清TC和TG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血清ALT和AST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血清HA、LN、P Ⅲ NP和IV-C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血清HA、LN、P Ⅲ NP和IV-C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维生素D可改善血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于感染后第4周末治疗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L-NAME),于第10周末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剖取肝脏。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测定血清NO、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感染组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血清中HA、LN、AST、ALT等指标显著升高,肝组织内Hyp含量也明显增加。与感染组相比:L-Arg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评分降低显著,低剂量组虽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L-Arg高、中剂量组血清LN、HA、AST、ALT的水平和肝组织Hyp的含量有所降低;低剂量组HA、LN、AST、ALT的水平虽然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Hyp水平降低明显;抑制剂组血清LN、HA、AST、ALT含量和肝组织Hyp的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NO的水平随着精氨酸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精氨酸抑制剂组NO的水平降低明显。结论NO能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和减轻肝纤维化所造成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UVC)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抗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效应。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UVC疫苗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疫苗免疫组小鼠经皮肤接种UVC后5周,每鼠攻击感染(30±2)条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对照组经皮肤感染同量尾蚴。于攻击感染后7周解剖小鼠;取肝左叶制备连续石蜡切片,测定肝脏单卯肉芽肿大小;用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黏连蛋白(LN)含量,PCR—ELISA法检测肝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UVC疫苗免疫组小鼠肝组织单卵肉芽肿直径为(176.25±38.67)μm,显著小于感染对照组的(304.38±53.23)μm(P〈0.01),与感染对照组相比,UVC疫苗免疫组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直径减小了42.10%。UVC疫苗组小鼠血清中HA、LN含量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UVC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抗肝虫卵肉芽肿及其纤维化效应同疫苗免疫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及高水平的IFN-γ以及肝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正常6-8周龄♀C57BL/6J小鼠6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组+UDCA1、感染组+UDCA2、感染组+UDCA3,每组13-14只.小鼠经腹部感染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浓度UDCA溶液,灌胃8 wk后,检测血清损伤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胶原纤维面积比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 wk后,UDCA处理后,血清AST、ALT、HA和LN有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纤维间隔变细或消失,形成弥漫性肝硬化结节减少,胶原面积比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用药后Col1及α-SMA阳性表达减少,图像软件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这种结果有浓度依赖性.结论UDC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是通过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等途径减弱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慢性乙肝患者40例,行肝穿刺,制片,HE染色及浸银染色后作病理学检查;取血,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IV—C、LN及PCⅢ水平,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4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随肝脏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升高,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红芪多糖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红芪水煎液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多糖各组ALT、AST、HA、Hyp、LN、PCⅢ、Ⅳ-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镜下观察肝纤维化明显减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红芪多糖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平对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46例肝纤维化指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给予肝炎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HI)、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肝炎平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HA、PCm、LN、C-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肝炎平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A~E5组,A组不感染血吸虫尾蚴,为正常对照组;B、C、D、E4组小鼠感染尾蚴后6周以吡喹酮灌胃杀虫,剂量为400mg/(kg·d),连续2d。B、C、D3组杀虫后给予芍药苷,剂量分别为30、60、120mg/(kg·d)),E组不给芍药苷,为感染对照组。5组小鼠均在芍药苷给药8周后处死,取血及肝脏。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和PDGF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芍药苷高剂量的D组与感染对照E组相比,肝组织中CTGF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均〈0.05);而中、低剂量B组和C组的CTGF、PDGF和TNF-α水平亦较E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吡喹酮杀虫处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剂量芍药苷,可通过减少肝组织CTGF和PDGF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戒酒、口服水飞蓟宾70mg/次,Bi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 po,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以及行肝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测;治疗组中20例行肝脏穿刺检查,了解肝纤维化程度有无明显变化.结果:缬沙坦可降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HA、LN(P均<0.05),但对患者的Ⅳ-C、PⅢ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硬度检测指标在治疗后也明显下降(P<0.01),但对治疗组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行肝脏穿刺,结果未发现其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变化.结论:服用缬沙坦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未能证实其可以逆转已形成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软肝健脾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服用软肝健脾丸,对照组43例,服用安络化纤丸;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并观察主要症状、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肝脏B超声像图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27%和88.63%;对照组分别为25.58%和67.4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HA、LN、PCⅢ、Ⅳ-C的水平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在改善主要症状、脾脏回缩、肝脏声像图改变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软肝健脾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经吡喹酮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芍药苷对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Ⅰ)杀虫前给药组、(Ⅱ)杀虫同时给药组及(Ⅲ)杀虫后给药组。除正常组外,杀虫治疗、芍药苷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12d、42d和72d给予芍药苷和对照,并于102d、132d和162d处死。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羟脯氨酸(Hyp)、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分级以及胶原Ⅰ的表达。结果在组Ⅰ和组Ⅲ,芍药苷明显降低血清中HA、PⅢP和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减小虫卵结节并降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分级,降低胶原Ⅰ的表达(P<0.05或P<0.01);在组Ⅱ,大部分指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芍药苷无论是早期或延后给药,都具有抑制虫卵肉芽肿,减少胶原的生成从而对抗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超声检查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对334例晚期血吸虫病进行超声肝纤维化分级、门脉内径、腹水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指标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的客观指标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能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和肝纤维化对肝脏的损伤程度及超声血流动力学联合血清纤维化标志物评估肝脏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GE730彩超仪、放射免疫试验法和实验室检查,分别对43例CMV肝炎患儿进行肝脏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和肝功能测定及疗效评估。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结果 43例CMV肝炎患儿中,肝纤维化39例,其中轻度31例,中度6例,重度2例。4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肝固有动脉(PHA)血流参数较明显,PH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有降低趋势。肝纤维化指标在轻、中、重度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儿的肝脾明显回缩,大部分恢复正常;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7.88%。结论采用超声血流动力学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婴儿CMV肝炎及肝纤维化具有很好的诊断意义;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也具有较经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及驱虫后的一般护肝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血清ALT、AST和TBil都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CⅢ、HA、LN、Ⅳ—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可以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保护肝细胞、抗感染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