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功能性便秘的西医治疗差强人意,导师奚肇庆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以血虚、阴伤、气滞阳损为多,治疗上立足大肠传导,辨证论治,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F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少、粪便干结且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FC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有研究[2-4]表明FC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遗传、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便秘(F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少、粪便干结且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FC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有研究[2-4]表明FC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遗传、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便秘组: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本院确诊(诊断标准为罗马Ⅲ[5])为FC且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共计69例,其中男33例,女36例,平均年龄(43.3±12.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8人,中学21人,大学29人,大学以上11人;职业:学生5人,工人10人,干部23人,个体15人,其他13人;经济…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甚至需要其他辅助或泻剂维持排便的病证.便秘的病因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如能排除器质性的病因,如结肠癌、肠梗阻等,而是由胃肠道疾病或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即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5.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排便周期延长、粪便干结、粪便量减少、排便费力为主要临床变现.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常常是服药缓解,停药即发.  相似文献   

6.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其发病率达2%~28%,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的患者,便秘具有不同的涵义,包括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好发慢性便秘,大多数属于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便意稀少,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亦可表现为排便费劲,排便量少,常有排便不尽感。无论是哪种表现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都会使得老年人心烦意乱和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8.
慢性便秘多指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在成年女性中有极高的发病率。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便秘诊断标准是2006年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的针对功能性胃肠病分类的最新的罗马Ⅲ标准。FC的诊断标准:(1)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费力(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③有排便不尽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④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⑤需要用手协助排便(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撑排便);⑥排便少于每周3次。(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软大便。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在功能性便秘中,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约占45.5%。STC临床常表现为患者下腹部尤其是左下腹有胀压感觉,下腹时有痉挛性疼痛,欲便不畅,便意感不强或无便意感,多日不便,常使用泻药维持排便。目前,对于便秘的治疗尚无一种满意的方法,而且长期用药不仅存在药物的毒副作用且增加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老年人便秘的调治,首先是调整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其次是适当应用缓泻剂。老年人好发慢性便秘,大多数属于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便意稀少,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亦可表现为排便费劲,排便量少,常有排便不尽感。  相似文献   

11.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排便周期延长、粪便干结、粪便量减少、排便费力为主要临床变现。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常常是服药缓解,停药即发。本组病人采用自制前仁润通散治疗,经长期临床观察,疗效较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病程多较长,临床治疗较困难。我们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对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应用胃肠舒胶囊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均符合1993年太原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诊断标准,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腹部B超,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60例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67~82岁,病程2~10a。1.2 治疗方法 胃肠舒胶囊(西安市生化制药厂,陕卫药准字1984第000602号)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10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停1~3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2 疗效观察2.1 疗效判定标准 排便次数每周大于3次,每次大便时间小于15min,排便不费力,粪便不干结为临床治愈,否则为无效。2.2 随访资料 结束治疗后随访6个月,包括是否有腹痛,每周排便次数,每日腹痛次数,粪便干结与否,每次排便时间,由  相似文献   

13.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本病的主要表现是大便量少、干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于需用手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排空粪便不超过两次或长期无便意。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特色与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田振国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一二。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之一,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排便次数1周内少于2~3次,大便量少,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等症状,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影响生活质量。但从医学角度讲,便秘不是具体的疾病,可以是多种疾病所存在的一个症状。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导致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主要有:肠蠕动减慢,肛门肌肉过度收缩,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体内缺水,饮食因素等。现对我科收治老年性便秘患者60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中,女性42例,男性1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5岁。主诉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少数患者有肛裂及痔疮。全部患者均口服果泻药(如番泻叶、果导片、肠清茶等),10例患者有手法协助排便史。全部通过肛门指检及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直肠、结肠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便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它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少于3次)即为便秘。如该症状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大肠水疗;对治疗前后排便状态进行评分(包括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后排便状态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大肠水疗是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方便、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凌怡庭  曹晨曦  李森娟 《浙江医学》2013,(24):2197-2198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粪便重量和次数减少。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北京、天津、西安等地60岁以上人群中功能性便秘发生率高达15%~20%[1]。该病病程长,患者痛苦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或者生物反馈治疗[2]。但药物治疗远期效果不佳,易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尽管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较理想,但需要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费用高,患者在家中以及基层医院无法治疗,费事、费力。近年来,我院利用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试制简易排便训练器对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是指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症状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个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慢性的不完全性的肠梗阻.西沙必利片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便秘的胃肠动力药,比较安全,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曾经发现,西沙必利片用于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时有引起肠出血的现象.现将观察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临床既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也可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有便后不尽感等。便秘既会影响患者食欲及肠道营养的吸收,而且还是诱发或加重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据国外资料报道,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年轻人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  相似文献   

20.
便秘的诊治     
便秘(constipation)是以大便干燥、粪便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同时可伴有下坠感、便不尽感、直肠胀感等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胃肠道及时抵达直肠,产生便意,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便秘。该病目前尚缺乏明确的病理解剖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