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福莫斯汀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 CRT)对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80例复发者均为首程放疗后达基本痊愈或明显好转一段时间(>6个月)后又出现鼻出血及回缩性血涕、鼻塞、头痛、耳鸣和听力下降等情况恶化的临床症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复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福莫斯汀208mg/m2用4ml安剖瓶内的无菌乙醇溶液溶解后,再加入到250ml 5%等渗葡萄糖稀释后静脉输入,输入结束后60min内放疗,放疗均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Brain LAB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3~5Gy/次,5次/周。照射剂量研究组55~60Gy、对照组65~70Gy。采用SCT和MRI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CR+PR)80%,对照组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白细胞下降,口咽黏膜急性放射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症状分别为10%(4/40),8%(3/40),5%(2/40)和15%(6/40),13%(5/40),15%(6/40)(P<0.05)。结论福莫斯汀可增加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表现为在降低放疗剂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CRT)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80例胸段食管癌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先常规分割照射40Gy后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每次1.5 Gy,2次/日,间隔6小时.全程剂量67~72 Gy/38~41次,40~45d.同期常规放疗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3野照射(前1后2),每次2 Gy,剂量65~70 Gy/33~35次,45~50 d.观察两组照射野大小差异、近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照射野的个数及设野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大于对照组(P<0.01).1、2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 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在保证临床靶区(CTV)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其与PTV适形度好,近期疗效较好,且不增加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采用3DCRT方法治疗食管癌153例(3DCRT组,2Gy/次,1次/d,总量为60~66Gy/30~33FX),与同期行常规放射治(CF组,2Gy/次,每周5次,总量为66~68Gy/33~34FX。)的197例食管癌进行比较。结果 3DCRT组和CF组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3%、52.3%、48.4%和53.8%、42.1%、31.4%(P<0.0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0%、31.3%、27.5%和48.7%、25.9%、22.3%(P>0.05)。两组毒副反为51.0%、31.3%、27.5%和48.7%、25.9%、22.3%(P>0.05),无显著性意义,但晚期并发症有差别,3DCRT组优于CF组。结论常规分割放疗下的三维适形放疗和普通常规放疗近、中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无显著意义,但晚期并发症及局控率三维适形放疗组优于普通常规放疗组。  相似文献   

4.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  韩俊庆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3-24,64
目的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大剂量分割3DCRT治疗早期NSCLC28例,6~8Gy/次,隔日1次,3次/周,DT48~54Gy。并于放疗同期第1、8天给予吉西他滨600mg/m2。结果完全缓解率(CR)为39.3%,部分缓解率(PR)为60.7%,有效率(RR)为100%。1、2、3年总生存率为96.4%、78.6%和71.4%。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生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威麦宁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选30例不能或不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威麦宁胶囊联合3DCRT治疗组和单纯3DCRT治疗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Dt 60~66Gy/30~33F,联合组给予威麦宁胶囊每次7粒,每日3次口服,自放疗第一天开始应用,直至放疗结束。结果威麦宁胶囊联合3DCRT治疗组能提高食管癌近期疗效,降低放疗毒副反应。结论威麦宁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其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且能显著降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等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三维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汉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21-122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35例,首程治疗患者18例,再程治疗患者17例。对于初程患者,缩野时采用适形放疗技术,照射15~45Gy,鼻咽部总量为70~76Gy,照射35~38次共7.0~7.6周。对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则采用全程适形放疗技术,总量为56~66Gy为28~33次共5.6~6.6周。结果:近期疗效首程治疗有效率为100%(18/18);再程治疗88%(15/17)。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局控率为100%,89%(31/35)患者生存。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放射不良反应较轻,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因而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50例不能或不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3DCRT治疗组和单纯3DCRT治疗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Dt 6066 Gy/3066 Gy/3033 F,联合组紫杉醇脂质体给予40 mg/(m2?周),自放疗第1天开始应用。结果近期疗效: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3DCRT治疗组能提高食管癌近期有效率,虽毒副反应增加,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 4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放疗总剂量为58~66 Gy,每周5次,2 Gy/次,6~7周完成.结果 完全缓解率(CR)为17%(8/46),部分缓解率(PR)为52%(24/46),有效率(CR+PR)为69%(32/4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18%.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1年1月至8月对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施行3DCRT,所有病例放疗前行CT检查,用Redplan3.5作出三维适形计划,靶区剂量DT45Gy,观察放疗近期疗效及消化道和膀胱的放疗反应。同期对照组50例同条件病例采用常规放疗技术,观察内容同3DCRT组。结果3DCRT给肿瘤区提供了较理想的靶区适合度,可提高靶区剂量,使周围正常组织如膀胱、直肠得到有效的保护,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提高。0级的消化道反应3DCRT组和常规放疗组分别为33%和0(P<0.01);I级消化道反应两组分别为57%和92%(P<0.01);Ⅰ级泌尿道反应两组分别为13%和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近期有效率和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CRT的放疗近期有效率等同于常规放疗,急性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辅助DDP同期化疗治疗宫颈癌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患者36例,以直线加速器6 mv-x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2~2.5 gy,1次/d,每周5次,总剂量为55~60 Gy,平均剂量为57.5 Gy.同步辅助DDP化疗,给予DDP30~40 mg/m2.结果 阴道出血缓解率为100%,腰腿疼痛缓解率为100%,患侧下肢水肿缓解率为78%,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为66.7%,1年和3年生存率为36%和12%,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近期并发症: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为15.3%,骨髓抑制的(Ⅰ-Ⅱ度)发生率为83.3%,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7.8%,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2.9%.远期并发症: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5.6%.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4.6%.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辅助DDP同期化疗治疗卵巢癌复发患者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不失为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 在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的31例心脏移植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3例因术后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应用ECMO辅助治疗。3例患者中男2例, 女1例, 年龄分别为52、 38、 67岁。2例术中植入ECMO辅助治疗, 1例术后8 h行ECMO辅助治疗。ECMO辅助经股动脉、 股静脉植入, 选择V-A模式, 辅助流量在3.0 L/min左右。ECMO治疗期间持续呼吸机支持、 低温镇静、 抗感染、 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3例患者经ECMO辅助治疗后右心功能均得到改善, 逐步减低辅助流量后脱离ECMO辅助, 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1例ECMO辅助后出现肾功能衰竭, 予持续床旁血滤治疗 (CRRT), 术后20 d后过渡到规律透析, 术后3个月出院后行规律透析治疗; 2例ECMO辅助期间行CRRT治疗, 拔除ECMO后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168.6±24.6) h, 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 (31.8±12.5) d, 均无出血及血栓并发症, 术后肺部感染1例, 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正常, 2例患者出院后活动自如, 1例透析患者活动轻微受限。结论 ECMO可用于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衰竭,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补肾杀虫汤对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93例,通过"补肾杀虫汤"治疗,观察治疗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46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79.56%,设为有效组.有效组顶体酶活性由治疗前的(12.97±7.46)(IU/106 上升至(2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采取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和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150例,分为1组48例、2组53例和3组49例,其中,1组给予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EEN),2组给予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外营养支持(EPN),3组给予EEN合用EPN.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免疫相关指标、营养相关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7 d的免疫指标较术后2 d均出现明显恢复,但3组中各指标明显高于1组和2组,恢复程度更高(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7 d的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2 d(P<0.05);3组在术后7 d的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1组和2组(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7 d的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恢复,3组术后7 d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1组和2组(P<0.05);3组治疗后的各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1组和2组,且3组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1组和2组(P<0.05).结论 EEN和EPN均能提高术后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恢复,但EEN合用EPN疗效更为显著、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疗前后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取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2周静脉血标本,用Th1、Th2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分别比较SCLC及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4+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分泌IFNγ-、TNFα-、IL-2、IL-4、IL-6、IL-10、Th1/Th2(γ/4)水平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不能纠正Th1/Th2漂移,对中晚期肺癌尤其是化疗患者,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重建机体防御系统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23-124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术后疼痛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0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骨科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平均为(3.6±1.2)分。80%的患者对术后疼痛可以忍受。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施行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可使骨科患者术后较为舒适、平和地度过手术急性期,使患者顺利进入功能康复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due to cephems with methyltetrazolethiol (tetrazole) moiety was studied in biotransformation of these drugs. The serum tetrazole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cefoperazone (CPZ) 1 g, latamoxef (LMOX) 1 g, or cefmetazole (CMZ) 2 g to patients suffering infections without liver dysfunction, and of CPZ 1 g to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etrazole concentrations in normal patients were 0.5-2.0 micrograms/ml after 3 hours, and 0.14-0.26 micrograms/ml after 12 hours, and undetectable after 24 hou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trazole concentra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 was 0.143 +/- 0.07 micrograms/ml (mean +/- SD) even after 24 hours.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due to cephems with tetrazole moiet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tabolism of these drugs in liver, and probably be caused by the inhibition of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liver by the free tetrazole group produced by the metabolism of these drugs in liver.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In a double-blind trial, 20 neurotic patients with acute anxiety were treated with 3 mg. lorazepam intravenously and 17 others were treated with placebo. A total of 24 injections of lorazepam and 26 of placebo were given. Only 4 patients on lorazepam needed a second injection 1 hour later compared with 9 patients on placebo (p< 0.05). Sixty minutes after the injections of lorazepam, patients were free of anxiety symptoms on 70.8% occasions, compared with only 7.7% occasions following placebo (p<0.01). The effects of lorazepam on anxiety were discernible 10 minutes after the injections.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patients, not injections, 85.0%, were free of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with lorazepam and only 11.8% after treatment with placebo (p<0.01). Blood pressure, pulse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were favourably influenced by the drug and not by placebo; these effects were discernible 10 minutes after the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8.
李世梅  尹坚 《安徽医药》2017,21(10):1826-182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并经由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48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56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24 h,术后24、72 h,1、4、12周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术后24 h两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更低(P<0.05);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术后24 h观察组有12例而对照组有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2 h,1、4、12周两组的MMSE评分较术后24 h有所上升,但是两组之间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术后72h MMSE评分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仅有1例患者MMSE水平随访到12周仍低于正常;而在观察组随访至12周,平均MMSE水平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且有6例患者仍有认知功能障碍.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后更易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因此要积极的筛查此类患者并探索更好的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小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移植肾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于我中心行同种肾移植术1707例(其中75例行移植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移植肾切除率为4.4%(75/1701),排斥反应(64%)与外科并发症(32%)是移植肾切除的主要原因。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4%(18/75)、5.3%(4/75)。伤口感染(4/75)、出血(4/75)、肺部感染(5/75)是肾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良好的手术操作与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移植肾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诊的四肢骨折患者1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I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改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提高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临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