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血清钠、钙水平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舒桂华 《重庆医学》2003,32(4):414-415
目的:为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时血清钠、钙浓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院后12h内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钠、钙浓度。结果:低钠血症115例(46.37%),高钠血症10例(4.03%),低钙血症34例(13.71%),4例高钠血症死亡,病毒性脑炎发生低钠血症的频率重症者明显高于轻症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损害产正常组发生率高。结论:病毒性脑炎伴随的血清钙、钙异常不完全是治疗中的并发症,可能与病毒性脑炎脑损害的病理生理有关,1周内出现的高钠血症预示病情濒危,低钙血症可诱发或加重惊厥。因此,在使用脱水剂的同时,注意适当补充的、钙等,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文献报告不多 ,笔者于 2 0 0 1年 6月~ 9月共收治 95例患儿 ,并进行了心肌酶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5例患儿 ,男 74例 ,女 2 1例 ;年龄 4个月~ 12岁 ,其中 4个月~ 1岁 5例 ,2~3岁 19例 ,4~ 6岁 4 1例 ,7~ 12岁 30例。95例患儿入院后均做脑脊液、血常规化验 ,心、脑电图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 ,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心脏病。同时随机抽取 5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1~ 9岁 ,其中 1~ 3岁 6例 ,4~ 5岁 34例 ,6~ 9岁 10例。1.2 方法 抽取…  相似文献   

3.
刘素琴  陈智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874-87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钠、钙变化及其与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血清钠、钙测定,按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比较。结果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血清钠、钙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纽、单器官损害组,P〈0.01。结论血清钠、钙对判断新生儿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血清钠、钾、钙的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5 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 2 4小时内及 1周后血清钠、钾、钙的浓度测定。结果 :入院 2 4小时内发生低钠血症 14 1例 ( 4 0 .2 9% ) ,高钠血症 9例 ( 2 .5 7% ) ,低钾血症 89例 ( 3 1.15 % ) ,高钾血症 4例 ( 1.14 % ) ,低钙血症 5 5例 ( 15 .71% )。 1周后复查低钠血症 3 5例 ,2周后正常。高钠血症 1例正常 ,8例死亡。低钾血症 2 4例 ,3例死亡 ,其它 2周后正常。高钾血症 ,1例正常 ,3例死亡 ,无低钙血症。结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伴随血清钾、钠、钙的异常不完全是治疗中的并发症 ,也可能与病毒性脑炎自身病理生理有关 ,强调发生高钠血症、高钾血症、严重低钾血症是濒危的信号 ,可致死亡 ,低钙血症多发生于 3岁以内小儿 ,可诱发或 和加重惊厥。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清酶(LDH)及肌酸磷酸激酶(CPK)的酶活性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4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血清酶活性的测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为我院儿科病房1998年2月~1999年8月收治,资料完整、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的病例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0~1岁5例,~3岁10例,~7岁12例,~14岁16例。1.2 方法 均于入院第2d取静脉血,应用COBASMIRA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北京中生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时血清钠、钾、钙浓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入院后 12h内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钠、钾、钙浓度 ;结果 :低钠血症 98例 ( 2 7.3 % ) ,高钠血症 10例 ( 2 .81% ) ,低钾血症 86例 ( 2 4 .16% ) ,低钙血症 2 1例 ( 5.9% ) ,10例高钠血症和 5例低钾血症死亡。认为 :重症病毒性脑炎伴血钠、钾、钙的异常不完全是治疗中的并发症 ,可能与脑炎本身脑损害的病理生理有关 ,发生高钠血症是频危的信号 ,严重低钾血症可致死亡 ,低钙血症可诱发或加重惊厥  相似文献   

7.
刘素琴  陈智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74-87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钠、钙变化及其与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血清钠、钙测定,按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比较。结果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血清钠、钙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单器官损害组,P<0.01。结论血清钠、钙对判断新生儿窒息轻重、器官损害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增清  翟琼香 《广东医学》1999,20(3):207-208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钠、钾、氯、钙浓度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1992年1月 ̄1998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7例,于急诊入院后24h内测定血清钠、钾、氯、钙的浓度。结果 入院24h内发生低钠血症47例(37.0%),高钠血症3例(2.4%),低氯血症35例(27.6%),低钙血症12例(9.5%),高钼血症5例(3.9%),低钾血症19例(5.0%),高钾血症1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 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例组)其中又分重、中、轻亚组和有、无后遗症亚组;另选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而需外科手术的腰麻患儿(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GFAP进行测定,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有后遗症组与无后遗症组脑脊液和血清GFAP含量有无差异。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脑脊液GFAP含量分别为(1767±1132)μg/L和(0234±0091)μg/L,血清GFAP含量分别为(0489±0239)μg/L和(0197±0070) μg/L,两组脑脊液和血清GFAP含量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脑脊液GFAP含量高于血清(P<001)。病例组的重度组脑脊液GFAP含量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血清GFAP含量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1),中度组和轻度组比较无差异(P>005);后遗症组脑脊液和血清GFAP高于无后遗症组(P<001)。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GFAP含量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GFAP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及血清TNF-α测定,另有15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NF-α测定。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血清、脑脊液TNF-α水平明显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F-α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丙戊酸钠(VPA)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8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130例,占45.61%;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5例,占50.88%;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10例,占3.51%. 结论 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丙戊酸钠应根据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钙浓度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钙的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钠120-129 mmol/L 9例,130-135 mmol/L 4例;血清钙1.8-2.2 mmol/L 7例,1.7-1.75 mmol/L 3例。惊厥1次者25例,其中低钠者8例(32%),低钙8例(32%);≥2次惊厥者13例,其中低钠5例(38.5%),低钙2例(15.6%)。惊厥持续时间:〈10 min 24例,其中低钠8例(33.3%),低钙6例(25%);≥10 min14例,低钠5例(35.7%),低钙4例(28.6%)。结论:高热惊厥患儿合并血清钠、钙降低,并且惊厥次数越多或持续时间越长,则低钠越明显,而低钙者以首次惊厥者为多。因此,高热惊厥时应适当补钠、补钙以防止惊厥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分为大剂量IVIG治疗组(HD-IVIG)、中剂量IVIG治疗组(MD-IVIG)和对照组,HD-IVIG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大剂量IVIG[400mg/(kg.d),连用5d],MD-IVIG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中剂量IVIG[200mg/(kg.d),连用3d]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HD-IVIG组及MD-IVIG组在急性期症状(抽搐、意识障碍、发热等)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评估预后,大剂量IVIG组分别与中剂量IVIG组及对照组比较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剂量IVIG组与对照组比较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能减轻急性期症状,缩短病程,临床疗效好;大剂量IVIG治疗病毒性脑炎还能减轻脑组织损害,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迪辉  邓向红 《中原医刊》2006,33(14):21-23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分为大剂量IVIG治疗组(HD-IVIG)、中剂量IVIG治疗组(MD-IVIG)和对照组,HD-IVIG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大剂量IVIG[400mg/(kg.d),连用5d],MD-IVIG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中剂量IVIG[200mg/(kg.d),连用3d]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HD-IVIG组及MD-IVIG组在急性期症状(抽搐、意识障碍、发热等)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评估预后,大剂量IVIG组分别与中剂量IVIG组及对照组比较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剂量IVIG组与对照组比较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能减轻急性期症状,缩短病程,临床疗效好;大剂量IVIG治疗病毒性脑炎还能减轻脑组织损害,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廖先华  许玉霞  王建军 《西部医学》2010,22(9):1652-1653,165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钾、血钠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钾和血钠水平,设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川崎病患儿在治疗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前,川崎病患儿血钾、血钠均降低,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低血钾和低血钠的发生率较NCA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CAL组血钾、血钠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血钠已升高(P〈0.01),而血钾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尤其有冠状动脉损伤时可出现血钾、血钠水平降低;低血钾、低血钠可能增加或加重冠状动脉的损伤,应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总数、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糖变化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以47例VE患儿为观察组,21例化脓性脑膜炎(PM)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CRP、血糖动态监测,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急性期均存在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升高,观察组经治疗后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对指导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脑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EBV脑炎临床特点.结果 14例患儿脑脊液和血清EB VCA(衣壳抗原)-IgM均阳性.其中6例进行脑脊液EBV DNA检测,3例阳性.2例具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淋巴结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炎患儿血清游离钙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离子交换电极法,测定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1组)、15例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患儿(2组)、20例脑炎(3组)患儿血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将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患儿血清游离钙浓度平均值分别是(1.2890±0.0408)mm o l/L、(1.2627±0.1311)mm o l/L、(1.1655±0.0958)mm o l/L,各组间q检验示:1组与2组q=1.1765,P>0.05;1组与3组q=5.9599,P<0.01;2组与3组q=4.3413,P<0.01。结论:血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测定,间接反映了脑水肿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