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例均为心功能明显障碍者,占同期住院的足月窒息儿总数的26.8%.结果:14例中早期心电图异常13例,包括所有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者11例(下称广泛T波异常),其中合并Q-T间期延长4 例、P-R间期延长1例和右房十右室大1例;2个以上胸导联或/和肢导联ST段移位者6例,其中5例合并广泛T波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损害的心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的异同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31例AHCM及35例冠心病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电图观测指标:R波振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导联呈巨大倒置T波、ST段水平型压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观测指标:R波振幅增高、左胸导联呈巨大倒置T波、ST段水平型压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可根据心电图改变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通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而静息心电图上有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在心绞痛发作时ST—T转为“正常”者实属少见。我们对3739例踏车运动试验(以下简称运动试验)进行了分析,发现5例在静息时心电图上有ST-T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高钾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钾血症的临床资料,对38例血清钾5.5-6.9 mmol/L和30例血清钾〉7.0 mmol/L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钾5.5-6.9 mmol/L时主要表现为T波振幅增高,基底部变窄,波顶变尖,呈帐篷状,与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34.2%;血清钾〉7.0 mmol/L时,P波振幅降低或消失、P-R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宽、R波振幅减低、S波加深、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室内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甚至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与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86.7%。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改变与血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它是一种简单、快速诊断高血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龙艳丽 《当代医学》2010,16(36):43-44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共70例(87.5%),包括单纯心律失常48例,伴ST改变11例,伴T波低平5例,伴T波倒置3例,伴Q-T间期延长3例;ST改变14例(17.5%);T波低平7例(8.75%);T波倒置6例(7.5%);Q-T间期延长5例(6.2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有ST-T改变及Q-T间期延长;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1.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高钾血症运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心电图检查,109例患者中,93例确诊,符合率为85.32%,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均呈现出帐篷样改变,且为高耸直立的T波。同时,血清K+浓度与T波振幅高低不存在平行关系,P波振幅随着血清K+浓度的增高而消失或者降低,且S波加深、P-R间期延长、ST段压低、QRS时限增宽、分支传导阻滞以及QT间期延长。结论临床上运用心电图对高钾血症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准确率高等特点,是急诊筛查高钾血症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心电图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与心电图表现。方法:选择行低钾血症治疗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68例进行研究,所有参与人员均行血清钾以及心电图检测,观察两组心电图出现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度、重度患者心电图特征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T波低平或者倒置、U波明显、Q-T间期延迟、T-U融合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率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在轻度、中度、重度低钾血症患者中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患者低钾血症程度加重而延长。结论:心电图诊断在低钾血症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延长,U波明显等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6.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的改变,如T波高尖、T波倒置、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另外,还可以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的改变.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复极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mg/kg)、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75 mg/kg)、高剂量组(250 mg/kg),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天一次,连续28 d静脉点滴喜炎平注射液,给药体积是20 mL/kg,并设置恢复期14 d。测定不同时期Ⅱ导联心电图。计算心率、P-R间期、Q-T间期、P波振幅、Q波振幅、R波振幅、S波振幅、ST振幅、T波振幅等指标,并同期取血测定血清生化学指标,观察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检疫期,24犬心电图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高剂量组P-R间期时间延长。给药中期,给药结束后及恢复期各项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患男 ,30岁。因饥饿寒冷昏迷 1 0 h急诊入院。体检 :T32℃ (腋下 ) ,P4 1次 / min,BP8/ 6 k Pa( 6 0 / 4 5 mm Hg)。神志不清 ,全身皮肤冰凉 ,唇及手脚发绀。心率 4 0次 / min,律齐 ,未闻及杂音。两肺无特殊。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频率 4 0次 / min,P-R间期 0 .1 6 s,QRS波群与 ST段连接处可见明显 J波 ,T波倒置 ,Q-T延长达 0 .6 8s。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 ,明显 J波 ,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1 0 min后心电监测示心室颤动 ,经抢救无效死亡。讨 论  J波是指 QRS波群与 ST段的连接点 ( J点 )上移 ,并形成特殊的驼峰样或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气胸对家兔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家兔11只,于右胸腋前线第7-8肋间造一裂口,建立急性气胸模型。记录气胸时和气胸5min后的呼吸、血压和心电图(标准Ⅱ导联)变化,分别与气胸前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气胸时与气胸前相比:呼吸加快8例,减慢3例;血压下降7例,上升4例。气胸5min后与气胸前相比:心率减慢、P波时间延长、P-R间期延长、QRS间期延长、ST段电压升高、T波电压升高、QT间期延长(P<0.01或0.05);P波电压、R波电压、S波深度下降,但不明显(P>0.05)。结论随着气胸量的增加心电图各参数的变化越明显,心电图改变以ST段电压升高最明显,提示气胸时有心肌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3~18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平板机心电图运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8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平板机极量运动试验时CM_5导联运动中心电图形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运动中R波振幅随运动负荷增加而下降,同时伴有Q波及S波负向加深的变化;部分受试者此种变化受心率影响较大。运动中心电图尚见有生理性ST段下降,上抬及T波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