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可逆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目前的研究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文从哮喘的发病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哮喘是一种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在救治重症哮喘时意义重大。但对于激素的用量争论不一,本文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重症哮...  相似文献   

3.
147例阵发性胸闷患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丽  袁玉如 《华西医学》2001,16(2):204-205
为了解肺功能检测、气道反应性测定对阵发性胸闷的诊断学价值以及阵发性胸闷的病因学分布特征和气道反应性特点,以147例主诉阵发性胸闷患者行为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并同时记录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其他国债检查,结果表明147例患者中非典型哮喘占69%(102/147),非典型哮喘伴慢性炎、肺气肿占23%(34/147),神经官能症4%(6/147),另外,5例为慢支炎。所有非典型哮喘皆显示气道高反应性,若再合并COPD,其呼气流量指标将降低。神经官能症患者未见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指标异常。结论:阵发性胸闷应高度重视非典型哮喘的可能,气道反应性测定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非典型哮喘是否合并COPD可用疾病缓解期呼气流量指标,(MMEF)加以鉴别。阵发性胸闷诊断神官症时须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主要以气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yperrespo—siveness,AHR)和不可逆性气道重塑(airwaytemod—elling)为主要特点。气道重塑是气道反复炎症损害与修复的结果.是造成哮喘患者不可逆气道阻塞的病理基础。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苏伟敬 《护理研究》2009,(8):2032-2032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变应原时导致哮喘急性发作。一些研究发现:细胞内低镁可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补镁后则可逆转之。本文重点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与血镁、尿镁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熙  胡成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89-2193
气道重塑是指气道组织结构的病理生理改变,被认为是导致气道不可逆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引起哮喘患者症状加重和肺功能降低[1]。  相似文献   

7.
谢灿茂  李志平 《新医学》1999,30(2):73-74
目的:探讨间羟胺激发试验区别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气道高反应性的应用价值,方法:组胺激发试验阳性的哮喘和慢支患者吸入浓度递增(0.08-10g/L)的间羟胺,阳性者吸入酚妥拉明溶液后,再次行间羟胺激发试验,结果:73%哮喘间羟胺激发试验阳性,慢支患者均阴性,酚妥拉明不能阻断间羟胺激发试验阳性者,结论:哮喘和慢支的气道高反应性的机制不同,间羟胺可有效地别气道反应性是哮喘抑或慢支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李桂梅 《现代康复》1998,2(11):1288-1288
研究发现,哮湍是一种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在救治重症哮喘时意义重大。但对于激素的用量争论不一,本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重症哮喘16例.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与8例常规剂量治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对肺功能正常仍不能确诊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3例感染后咳嗽、3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00%、26.1%和0,3组疾病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及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组;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感染后咳嗽的平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含量分别为0.74和1.86g/L,2组疾病气道反应性差异有显著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组。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哮喘持续状态机械通气的应用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317100)暨利军目前一般认为哮喘的发病与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相关。那些经数日常规药物治疗病情恶化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除气道高反应性外,还多伴有支气管粘膜及粘膜...  相似文献   

11.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肺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结果: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41例(82.00%)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通气功能正常32例中,26例示气道反应性增高(81.25%),轻至中度占84.62%。结论:对疑诊CVA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可提高CV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时,具备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共同特征,为鉴别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与COPD患者以利诊治。本文对9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37例COPD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等测定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组小气道气流受阻明显较COPD组严重(P<0001),且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01)。气道反应性测定中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组100%显示气道高反应性(BHR),而COPD组仅为135%,COPD组BHR阳性者所需激发剂(乙酰甲胆碱)浓度为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的718倍,且两者间较少重叠交叉。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较其它肺功能检查对鉴别两者敏感性更佳。并对上述差异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患者气道反应性等呼吸功能特点。方法:36例晚发支气管哮喘与58例老年COPD行通气功能,气道阻力,肺气肿分度及气道反应性比较。结果:缓解期晚发支气管哮喘97%存在气道高反应性(BHR),而COPD组BHR仅为12%,且乙酰甲胆碱浓度为哮喘组的4·8倍(P<0·005),COPD组V25下降达100%,且气道阻力在激发前后无明显改变,肺气肿分度以中重度为主。结论:COPD组小气道损害及肺气肿程度较重,而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对于老年哮喘患者检出较为敏感,并对差异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痉挛狭窄而发病。哮喘病治疗的重点已由过去的解痉平喘治疗转变为抗炎治疗。如何阻断炎性介质的形成和拮抗其炎症效应、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已有研究发现白三烯  相似文献   

15.
缓解期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重要特征,其治疗应以气道炎症是否控制为指导原则。临床上常以患者症状和肺功能的转归作为调整治疗的指征。由于缓解期哮喘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发作前水平,临床上往往忽视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我们于2001年1月-2007年1月通过对8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同时检测气道反应性正常和增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自(ESP)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为缓解期哮喘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和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局部区域的聚散反映着特应性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气管哮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正常人群与哮喘患者外周血、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细胞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293例哮喘患儿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基础为气道的高反应性。变应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为了对本地区哮喘患儿诱发发作的变异原有更大程度的了解,对本院门诊的203例哮喘患儿进行了22种常见变应原浸液皮肤点刺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常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常发生在哮喘之前,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用乙酰甲胆碱或组织胺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一部分不伴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是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人群。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减轻哮喘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鼻一支气管反射、鼻腔阻塞后呼吸方式的改变、后鼻滴漏的炎性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哮喘的本质是以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由此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吸入性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结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能降低气道的反应性,抑制气道的炎症,缓解哮喘的症状,减少其它支气管平喘药的用量,有效改善哮喘症状。现将我科自2008年来应用三联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常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常发生在哮喘之前,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用乙酰胆碱或组织胺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一部分不伴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是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人群。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减轻哮喘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鼻-支气管反射、鼻腔阻塞后呼吸方式的改变、后鼻道的炎性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