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髋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BMES)最早报道于1959年[1],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多无明确的外伤史,X线片表现为骨量减少,MRI有典型的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2.
颜慧玫  钟强  张雄辉 《中国骨伤》2007,20(2):126-126
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7月,应用小针刀切剥加独角膏外敷法和注射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慢性滑囊炎患者90例,其中小针刀切剥加独角膏外敷治疗50例,注射治疗4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①无明显外伤史;②疼痛在大转子部,髋关节活动较多时出现,有局限性压痛和波动感,有时触及筋索样物在大粗隆上滑动;③必要时可穿刺,穿刺液多为淡黄色黏液;④髋关节内收受限,伸屈活动不受限,托马氏征阴性;⑤X线无阳性体征;⑥排除结核性滑囊炎、肿瘤等疾病引起。发病时,股骨大粗隆处肿胀、隐痛不适。浅囊发炎、微肿,大转子部位呈饱满状。向对侧斜前…  相似文献   

3.
单纯胫骨内髁部疼痛在膝关节部位中常见,临床上无明显外伤史,但压痛点明确,呈持续性,夜间疼痛较重为特点。本文就我们最近遇到的30例报告如下,并谈谈对本症的看法。 一、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令最小26岁,最大71岁,平均年令42岁。左侧21例,右侧8例,双侧同时疼痛者1例,30例均无明显外伤史。 二、临床体征 8例有明显跛行,大多数病人活动障碍。自述症状为胫骨内髁部持续性钝痛,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并于术中、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排除初次手术前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共纳入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8±19)岁(34~93岁),初次置换病因: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初次置换时股骨假体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5例,其余8例病人为生物型假体。假体周围骨折病因包括7例有明确外伤史(不慎跌伤或车祸)、6例为翻修术中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G型3例,AL型1例,B2型4例,B3型3例,C型2例。翻修时骨折固定方式:5例采用大粗隆再结合装置加钢缆固定,7例使用钢板钢缆固定,1例病人使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固定。在各类分型中,2例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使用钢板钢缆固定骨折端,其余11例股骨假体均不稳定,仅1例使用骨水泥重新固定初次置换假体,余10例使用全涂层假体。通过Harris评分对患髋进行功能评价,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19)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1.1)月。Harris评分由术前13.0(4.0,25.0)提高至末次87.0(82.3,93.3)分,(Z =-4.34,P <0.05)。异体皮质骨板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显示与宿主骨融合,所有病人末次随访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及感染。 结论根据不同分型选择相应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方式,钢板钢缆组合有效提高了稳定性;对于骨量不足病人可以考虑使用异体皮质骨固定以增加患者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老年Jensen-Evans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远端多轴锁定钢板倒置治疗31例老年Jensen-Evans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6(27.4±6.5)个月。手术时间为38~72(50±8.2)min,C臂机透视次数为3~8(5.3±2.5)次,术中失血量为100~220(108±10.5)ml,骨折愈合时间为13~18(12.2±5.5)周。1例出现骨折内固定失效,二期给予髋关节置换;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二期给予髋关节置换;3例出现转子部位屈髋痛,钢板取出后疼痛消失。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9例,差6例。结论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老年Jensen-Evans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C臂机透视次数少,失血量少,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髋部外伤史患者采用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ceramic-on-ceramic, CoC)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第四代CoC界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有髋部外伤史且随访8年以上的患者128例(132髋), 男87例、女41例, 年龄(49.26±14.18)岁(范围17~76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炎50髋、股骨头坏死74髋、股骨颈骨折8髋。髋部外伤包括:髋臼侧骨折15髋(11.4%)、股骨侧骨折90髋(68.2%)、髋关节脱位5髋(3.8%)、其他或不明确骨折部位22髋(16.7%)。记录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异响等情况,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假体十年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135.61±41.65)min(范围64~320 min)。随访时间(9.62±0.82)年(范围8.2~11.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07±19.7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4.03±4.1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5, 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股骨侧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6月,对25例26髋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根据不同畸形部位重建股骨侧。其中男10例10髋,女15例16髋;年龄42~82岁,平均64岁。关节置换原因:原发性骨关节炎2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8髋,创伤性关节炎14髋,结核性关节炎2髋。病程10个月~25年,平均10.6年。术前Harris评分为(44.2±5.1)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为(45.0±2.7)分。股骨近端畸形按照Berry分类系统,根据畸形原发病分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8髋,骨折畸形愈合7髋,陈旧性结核2髋,股骨头骨骺滑脱2髋,既往有粗隆下截骨手术史1髋,髋臼加盖术1髋,内固定术5髋;根据畸形部位分类:大粗隆5髋,股骨颈10髋,干骺端10髋,股骨干1髋。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周内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制动及抗凝治疗后治愈;术后6周1例发生大转子滑囊炎,口服止痛药物缓解。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6个月~6年,平均3年3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8.4±3.6)分,WOMAC评分改善至(82.0±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1例术后8个月出现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其余患者假体无松动。结论对于伴有股骨近端畸形的患者,需要精确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假体并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才能获得良好的股骨侧重建,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242-1244
<正>石骨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生在骨骼系统的石骨症患者成年后若出现病理改变治疗较困难,不能用常规诊疗手段来评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作者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9岁。因"右髋部骨折术后疼痛、活动受限3年10个月"以"右股骨转子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关节炎"入院。患者于2007年11月因外伤致"右股骨转子部粉碎骨折"(图1)行"右股骨转子部  相似文献   

9.
股骨转子间截骨联合术式治疗晚期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截骨联合术式治疗晚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骨转子间截骨、髋臼成形或加盖及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晚期髋关节发育不良31例(42髋)。结果随访1.2~12年,平均4.3年,全部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股骨转子间截骨联合术是一种治疗晚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可以避免或延缓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柄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柄翻修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从 1998年 1月~ 2000年 1月,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取出股骨柄、骨水泥,行翻修术 11例。男 7例,女 4例。年龄 53~ 69岁,平均 65.4岁。翻修原因 :股骨柄断裂 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骨关节炎 8例,假体位置异常 1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第 2 d均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行走,术后 3个月大转子延长截骨处临床愈合后,改扶单拐行走, 6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随访 6~ 30个月,大转子延长截骨处骨性愈合, Harris评分平均为 89.6分。结论 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多用于翻修术中取出固定牢固的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柄。其适应证包括 :(1)股骨柄近端断裂,远端仍牢固固定者; (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髋臼骨关节炎伴髋关节强直,股骨柄固定牢固,需行全髋翻修者; (3)股骨柄安放位置错误,但骨水泥固定良好者; (4)不伴有假体松动的早期严重感染需行翻修者。该方法显露充分,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股骨柄固定牢固的翻修方法。主要并发症有截骨处不愈合、移位及截骨片骨折。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处理较为棘手 ,特别是Ⅲ、Ⅳ期病人的治疗就更加困难。我们于 1990年 3月始 ,采用带蒂的大网膜血管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Ⅲ、Ⅳ期病人 ,经 3年以上随访的有 12例 12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7~ 42岁 ,其中 12岁以下者 2例 ,成人年龄最小 2 6岁 ,平均 36岁。左髋 7例 ,右髋 5例。其中 7例有长期 (5年以上 )大量 (5 0 0ml/d)饮酒史 ,2例有激素治疗史 ;1例Legg-Perthe’s病 ,1例有外伤史 ,1例原因不明。术前X线评价按…  相似文献   

12.
弹响髋     
髋关节在运动时伴有弹响(可摸得或听得者)称为弹响髋.本病多见于运动员,病人偶诉疼痛,在诊断及治疗上尚有一定困难.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一、病因分类弹响髋传统的定义是由于髂胫束后缘增厚滑过大转子时产生弹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病因较多:(一)关节型髋骨后缘骨折后,习惯性髋关节脱位;先髋髋脱位后反复整复致股骨头髋臼不合;软骨瘤席,其他活动体:或髂股韧带影响股骨头滑动者.(二)关节周围型1、肌肉因素臀大肌挛缩,股四头肌挛缩,House认为是髂股韧带在髋关节囊前方时滑动产生弹响.2、大转子部因素(1)髂胫束及周围障碍造成滑动障碍者,髂胫束肥厚,索状瘢痕形成,紧张度增加,慢性持续性损伤(图1).  相似文献   

13.
髂胫囊在大转子上滑动是髋部弹响的最常见原因,以前在除外髋关节骨折脱位或其它病理情况下没有把成人髋弹响疼痛与髋臼唇撕裂联系起来。自1973~1993年对55例(56侧髋)髋臼唇撕裂进行治疗,男25人,女30人。30例有下肢损伤史。髋疼痛平均35个月(1~240个月)。48例(49侧髋)为腹股沟部疼痛,2例(2髋)为转子部疼痛,1例为臀部痛,4例(4髋)为髋部多个区域疼痛。当转身或扭动时出现断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2013年6月,采用生物型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48例(51髋)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患者。男14例(16髋),女34例(35髋);年龄19~83岁,平均52岁。单髋45例,双髋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6例(39髋),创伤性关节炎3例(3髋),有股骨转子间外翻截骨手术史1例(1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4例(4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3例(3髋),陈旧性化脓性感染1例(1髋)。Trendelenburg征均呈阳性,19例双下肢不等长。畸形位于股骨大转子4髋,股骨颈39髋,股骨干骺端7髋,股骨干1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34.28±3.28)分。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以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47例(50髋)获随访,随访时间1~9年,平均3.8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改善至(92.87±4.5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9,P=0.00)。6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其余均为阴性。39例步态恢复正常,8例存在轻度跛行。X线片示畸形完全矫正,截骨区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4个月;末次随访时股骨及髋臼假体均获骨长入性固定;股骨假体周围Gruen 1、7区呈局限性骨溶解者2例,髋臼假体周围未发现骨溶解,无假体松动。结论采用生物型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105-2107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28例,198例获随访,发生股骨干骨折2例,股骨大转子劈裂骨折12例;髋部外侧疼痛4例;大腿中部疼痛8例;3例螺旋刀片退钉;股骨头颈部切割2例;髋内翻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3例;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结果]2例股骨骨折1例改用加长PFNA固定,1例以股骨环抱器固定,经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大粗隆劈裂病人嘱其延长卧床时间,均愈合良好。大腿疼痛的病人骨折愈合后取出PFNA后好转;螺旋刀片尾端过长及退钉者均骨折愈合后取出;股骨头颈切割者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髋内翻者5例因患者年龄大,不适程度可耐受未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转血管外科治疗,经随访恢复良好。[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准确操作,正确应用,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弹响髋为髋部较少见的一种软组织疾患。患者行走或自动伸屈髋关节时,即可听到大转子部清晰的弹响。虽然患者无何痛苦或痛苦不大,但往往造成患者精神上的困扰。国内李柱田等曾报告7例。我们一共遇到20例,报告如下。本组病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多在20~40岁(占15例)。病史短者2个月、长者10年。单侧者17例、双侧3例。有外伤史者15例。手术治疗17例:15例获愈;1例弹响消失,疼痛改善;1例未愈。非手术治疗3例:1例弹响得到改善,2例无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并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5±15)岁;急性髓系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骨折部位:腰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例,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干骨折1例,胫骨近端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股骨合并髌骨骨折1例;其中15例是外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6例无明显外伤史。4例发生白血病细胞浸润骨组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均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一般状况评分、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男17例,女15例),采取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其中4例死亡病例排除在外,28例纳入研究,年龄69~83岁,平均75岁;内固定手术与髋关节置换之间相隔8~72个月。其中Evans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2例。手术前显示侧板断裂9例,头钉切割股骨头颈切出15例,螺丝松动4例。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变化,并随访术后影像学结果(X线)、血沉等指标。结果:2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4~7年,平均5.3年。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2例活动后有中度疼痛,4例活动后出现轻微疼痛。末次随访时,19例恢复自由行走,8例需要手杖帮助下行走,1例需要助行器帮助下行走。Harris评分由术前34.9±2.4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83.4±5.7;末次随访时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X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及下沉断裂。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高龄患者,行挽救性THA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中期随访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06年5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严重异位骨化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左髋疼痛活动受限3 d入院。患者2年前因外伤致左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术中骨折对位对线好,内固定稳定牢固;术后关节功能好。3 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髋疼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我院1957~1991年收治的35例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男34例,女1例。年龄为7~62岁。动脉瘤位于头颈部者9例,位于四肢者26例。外伤所致者27例(其中医源性损伤4例),其它原因4例,病因不明或记载不详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博动性肿块(34例)、收缩期血管杂音(33例)、局部疼痛(15例)、患肢感觉异常(18/26)及运动障碍(12/26)。术前诊断正确率动脉造影为50%,超声检查为100%。手术治疗34例。急诊手术1例,择期性手术33例。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率为75.8%。随访病人中92%病人随访时间为5~18年,其中效果优良者为92%,失败8%。本文对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