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中莹 《求医问药》2011,(11):42-43
咽喉疼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及急慢性扁桃体炎均可引起这种症状。咽喉疼痛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迁延不愈,甚至可波及耳、鼻、气管等周围的器官,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咽喉疼痛方面,中成药具有用法简便、疗效可靠、能迅速改善不适症状、副作用小及价格便宜等优点,是此症患者最乐于接受的一类药物。下面就介绍9种可治疗咽喉疼痛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2.
3.
《本草衍义补遗》为元医家朱丹溪传世的唯一一部药学专著,实为对宋医家寇宗爽的本草学著作《本草衍义》的补充修正之作。朱丹溪对其书的补遗源于朱丹溪对医经的娴熟和独到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综观全书,《本草衍义补遗》从增补开拓药物主治范围、纠正辨析药物舛误、评价解析药物特性3个方面,充实了《本草衍义》的内容。朱丹溪对《本草衍义》的补遗表现出药物学家在整理研究古医籍文献中应具有大胆质疑、提供证据、勇于发明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姜琳 《开卷有益》2007,(12):54-54
每逢严冬时节,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不畏严寒独傲冰霜的小草开出黄艳艳的小花,它就是止咳良药款冬花。款冬花因在冬天开花而得名,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衍义》也说:  相似文献   

5.
6.
金代医家张元素创“归经学说”,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张元素之前的本草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只是比较散在,不够系统。《本草衍义》,为北宋医家寇宗夷所撰,其中即有不少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相似文献   

8.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功,功能敛肺降火,涩肠止血。《本草纲目》单用本品半生半烧,制成丸剂,治泻痢不止;《景岳全书》中之玉关丸,用本品配伍枯矾、诃子、五味子制成丸剂,治久泻便血;《世医得效方》中单用本品制成散剂口服治疗消渴多饮。也可配麦冬、天花粉、生地,玄参等同用;《本草衍义》记载:“口疮,以末(五味子研末)搽之。”  相似文献   

9.
覆盆子也叫树莓、马林果,是覆盆子科植物果实的统称。中医认为,该药性微温、味甘酸,可入肝经、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带下过多、产后遗尿等病症。《本草衍义》中说,覆盆子"益肾脏,缩小便"。  相似文献   

10.
兰水中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158-158
中成药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例如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剂型形态分类、按传统临床科目分类、按中成药功用分类、按现代临床科类病种分类。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开卷有益》2014,(6):23-23
芦荟最早见于《开宝本草》,现世界上品种多达300种以上,但主要药用品种是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和斑纹芦荟三种。芦荟的叶、花、根均可入药,尤以叶中的汁液经浓缩加工制成芦荟干块,即为芦荟的药用品。在我国古代,应用芦荟治疗疾病已相当流行,关于芦荟的药用价值和治疗作用,在《药性论》、《海药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得配本草》、《本草再新》中均有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12.
唐代《新修本草》 ,后世又称作“唐本草” ,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原书已佚 ,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本草》时 ,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本草》所增引的“唐本” ,可以认为 :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 ,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 ,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 :《新修本草》在嘉二年 (10 5 7)编撰《嘉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 ,《嘉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 ,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3.
桑螵蛸散     
<正>桑螵蛸散源于宋代医家寇宗爽的《本草衍义》,为调补心肾、固精止遗的常用的方剂。方由桑螵蛸10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人参10克、茯神10克、当归10克、龙骨(煅)20克、龟版(醋炙)15克组成。上药8味研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1次,人参汤调下,夜卧服,具有补肾养心,涩精止遗的功能,治疗心肾两虚,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后遗沥不尽,或睡中遗尿,或梦遗失精,舌淡苔  相似文献   

14.
《本草衍义》,北宋医家寇宗夷撰于1116年。寇氏在书中记述了一些药性理论,并解释了部分药物的治疗机理,虽然内容比较散在,不成系统,但没有局限于既往所述的四气五味。这对金元医家从多途径解释药物功效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本草衍义》中的药性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对本草歌赋的价值褒贬不一。根据被引频次和现存版本数量两个判断指标,列出流行的本草歌赋主要有《药性赋》、《本草蒙筌》、《本草便读》,得出本草歌赋价值的三条评估标准:适合初学记诵、切合临床实用、记录中药新知。  相似文献   

16.
海外所藏及国内《联目》未载之本草古籍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14种海外所藏及国内《联目》未载之本草古籍的作者、成书年代、卷数、分类、药物数目、内容特色、收藏地点、复制回国与否等情况。14种本草书中,成书于元代者2种,明代9种,清代3种。  相似文献   

17.
《嘉祜本草》增引的“唐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新修本草》,后世又称作“唐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已佚,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祜本草》时,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祜本草》所增引的“唐本”,可以认为: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新修本草》在嘉祜二年(1057)编撰《嘉祜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嘉祜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变窄或血管内膜斑块破溃,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从而出现了心肌供血不足的现象。当这种病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心绞痛。目前,治疗心绞痛(心肌缺血)的方法有很多,如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气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激光心肌打孔术等,  相似文献   

19.
覆盆子又叫红树莓,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掌叶覆盆子未成熟的果实.中医认为,此药性微温,味甘酸,可入肝经、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功效,适合有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等症状的肾虚患者使用.《本草备要》中说,覆盆子可"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本草衍义》中说,覆盆子可"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古时候,朝鲜也有关于覆盆子的传说:朝鲜人习惯将尿桶放在居室内使用.朝鲜的男人吃了红树莓后若冲着尿桶小便,会因尿流过于强劲而使尿桶倾倒,并为此受到妻子的埋怨.因此,朝鲜人将红树莓叫做"覆盆子",并常用其治疗阳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