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l:柳某,男,22岁,于1989年7月lO日初诊。患者2月前因患疟疾在当地医院求治,以正规抗疟疾治疗后头痛、寒战等症消失,但仍发热,以夜间为甚,疲乏、头昏,查血常规示Hb85g,反复以补血、抗炎、抗疟疾等药物治疗无好转,乃到我处就医。细问其发热乃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脉细数,舌红少苔。此为青蒿鳖甲汤证,乃予青蒿鳖甲汤原方:青蒿、知母、丹皮各lOg,鳖甲25g,生地15g。服2剂后发热即消,继进益气补血之剂而愈。  相似文献   

2.
WHO批准用青蒿素治疗非洲疟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Sweet Annie,Sweet Wormwood)是一种中国传统草药,原植物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能有效地治疗疟疾而闻名。青蒿在传统中药中用于治疗热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写明青蒿用于疟疾寒热。青蒿素于1972年首次被中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阴道炎一般常由生殖道正常菌群紊乱引起,主要为乳酸杆菌减少,厌氧菌群、加德纳菌、嗜血杆菌等增加,以往被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及加德纳氏阴道炎等,1984年被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炎。本病是妇产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此病容易复发,患本病的孕妇中  相似文献   

4.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入阴分,能透阴分之伏热出于表≯。其又走人肝经.。走血分,能清退虚热一凉血而除骨蒸烦热。其芳香而散,能清热解暑,故常用于外感暑湿之证。青蓠截疟有神功,尤善除疟疾寒热往来,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相似文献   

5.
孙洪波  刘越  冯金朝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88-1393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但在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作者从以下3个方面概述了生物技术在青蒿中的应用研究:一是通过DNA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于青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高青蒿素含量优良品种的快速选育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青蒿素的含量;在青蒿中过表达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抑制与青蒿素生物合成竞争相同底物的酶基因的表达,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青蒿素的含量;三是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宿主内生产青蒿素的前体或青蒿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三组分在疟疾小鼠体内对青蒿素抗疟增效作用在药物动力学方面可能的影响及其规律,为开发新型基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联合治疗方案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对疟疾小鼠灌胃给予青蒿素(100 mg/kg)和青蒿素、青蒿酸、青蒿乙素和东莨菪内酯联用(每种组分各100 mg/k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采用HPLC-MS/MS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与青蒿素单用比较,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联用组青蒿素的最大血药浓度由924 ng/m L增加到1065 ng/m L,AUC(0-t)(1893 h×ng/m L)明显高于青蒿素单用组(661 h×ng/m L),半衰期延长,血浆清除率下降了65%。结论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可显著影响青蒿素的药物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新中医》1979,(4)
广东省乐东县三平公社卫生院在1977年3月首先采用自种的青蒿鲜嫩枝叶,捣烂榨汁治疗疟疾现症病人,证实对间日疟和恶性疟均有较好疗效。以后县卫生局及时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先后使用青蒿鲜汁治疗各型疟疾64例,取得显效。现将其中临床验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是一种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分离出来的倍半萜类天然产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是其衍生物之一,具有经济、速效、低毒、不易产生耐受等特点。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脑型疟疾及各种重症疟疾的抢救,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杀灭的作用,能够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除此之外,青蒿琥酯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炎、抗菌、保护肝细胞、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下调血症水平。以青蒿素类化合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是多国治疗疟疾的一线方法,主要包括蒿甲醚-本芴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和青蒿甲醚-苯甲酰胺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蒿琥酯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疗法而言,青蒿琥酯联合疗法在增强药理作用、缩短用药时长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该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系统检索并通过CiteSpace(6.2.1)软件对其进行整合,综述了近5年来青蒿琥酯联合其他药物在抗疟、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青蒿琥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江苏与青蒿素的研究、发现有着深厚的渊源。从相关文献资料的考证以及对部分相关人员的探访,就其渊源关系进行了探析。东晋时期江苏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是最早记载"青蒿治疟"的医学文献;在青蒿素研发中,又受其所载"绞汁"服法的启发,而取得关键性突破。江苏高邮等地区民间采用青蒿治疟的经验为青蒿素研究、发现提供了灵感和依据。江苏高邮全力组织开展青蒿简易剂型治疗疟疾临床研究,在青蒿和青蒿素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523"领导小组1978年11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青蒿素(黄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上,江苏省高邮县(现江苏省高邮市)卫生局被认定为6个主要研究单位之一,1981年3月又被评为疟疾防治研究工作重大贡献先进集体,进一步肯定了江苏高邮在青蒿素研究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妊娠恶阻亦称妊娠呕吐,本病多发于妊娠早期。大抵在月经停止二,三月之间,约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孕妇发生本病,常有恶心的感觉,或呕吐酸水苦水,或吐粘液痰涎,或食入即吐,头重眩晕,心中烦闷,恶闻食气,喜食酸味果实。如第一胎患恶阻症者,以后再孕可能仍患本病,但症状每较轻微,并于第三个月后,症状即行消失,所以有些人认为妊娠恶阻,为孕妇应有的现象,勿药自愈,多不注意。然而,亦有少数患者,呕吐症状,较为剧烈,食入即吐,水谷不纳,非常痛苦,以致影响身体健康,虽然有的孕妇呕吐症状轻微,但也应当急早治疗,以避免其不必要的痛苦,并可以防止由轻度呕吐转为剧烈,严重的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1.
青蒿抗疟     
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承诺8大措施援非中提出:“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疟疾,而90%死于疟疾的人都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全世界每年有3亿至5亿人感染疟疾,有100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非洲因为疟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20亿美元。疟疾是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至今没有疫苗,疟原虫对氯喹、息疟定等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人们企盼有更好更新的药物问世。青蒿治疗疟疾在我国…  相似文献   

12.
重用青蒿治疗外感高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珺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32-932,950
目的观察重用青蒿中药煎剂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用青蒿组、青蒿常规剂量组,三组基础治疗为病毒唑0.5g、维生素C2g各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予口服泰诺林片(对乙酰氨基酚),重用青蒿组加用中药煎剂,组方中青蒿用量为40g;青蒿常规剂量组亦加用中药煎剂,组方中青蒿用量为15g。治疗3d后比较各组体温变化及疗效。结果重用青蒿组和青蒿常规剂量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用青蒿组的愈显率高于青蒿常规剂量组;重用青蒿组体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青蒿常规剂量组,而与对照组体温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重用青蒿组体温解热时间与青蒿常规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短于对照组。结论重用青蒿治疗外感高热有解热迅速、作用持久、治疗疗程短、治疗彻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经过筛选 ,总结 ,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 ,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1]。青蒿挥发油为其主要有效部位之一,具有解热、止咳平喘、抗菌消炎、抗真菌、抗肿瘤等作用[2]。青蒿用于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3]。本研究采用湖南衡山所产青蒿,以SPME/GC/MS技术进行分析,共分离出42个峰,以归一化法计算  相似文献   

15.
青蒿琥酯对体外人癌细胞HeLa、SACC-83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蒿琥酯是青蒿素的衍生物 ,为二氢青蒿素的1 2 - α-琥珀酸酯钠。青蒿琥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疟疾、抗焦虫、抗血吸虫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以及临床的疗效。其抗疟机制被认为是该药化学结构含有过氧桥 ,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的构效特点 ,使红细胞O2 和 H2 O2 活性氧浓度升高 [1]。鉴于该化学结构中含有过氧桥 ,在组织有可能释放氧的机制。我们研究了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系 He La、SACC- 83细胞增殖的影响。1 材料1 .1 药物及试剂 :青蒿琥酯 ,广西桂林制药二厂提供 ,白色粉剂 ,用前溶于 2 m L5% Na HCO3 溶液中 ,经过滤除菌 ,…  相似文献   

16.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临床中已经使亿万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青蒿素生产过程的差异,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为青蒿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青蒿酿酒     
青蒿(黄花蒿)性味苦寒,无毒,归肝、胆、肾经,具有清热、祛暑、除蒸、截疟等功效。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它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在21世纪可替代奎宁的、最有效的抗疟疾药。药理研究证实,青蒿尚有调节免疫、抗血吸虫病、抗病毒、抗菌、抗内毒  相似文献   

18.
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江红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02-1503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总结,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蒿是一种常用中药。据 199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并记载秋季花盛开时采割 ,除去老茎 ,阴干后使用。但文中并未见有青蒿鲜用记载。笔者曾用鲜青蒿治疗小儿高烧 ,屡见奇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李文杰 (12岁 )自去年 7月以后 ,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几乎每月发病一次 ,每次高烧达 40℃左右。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 ,效果不明显。后改用鲜青蒿治疗 ,服药 2次 ,即获奇效。2 治疗方法 采集鲜青蒿地上部分 ,除去茎枝 ,专取鲜叶 ,每次 15 g,用沸水浸泡 2 0 mi…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军  靳秋月  于利人  王瑞珉  呼文亮 《中草药》2005,36(11):1754-1755
青蒿素(artemisinin)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近年来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关于青蒿素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能否将其开发为抗肿瘤新药的研究已成为青蒿素研究的热点。1青蒿素发展史1971年,中医研究院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具有显著的抗疟作用,1972年从青蒿中分离出了青蒿素,1973年青蒿素首次作为抗疟药应用于临床,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马尼拉会议上制定了青蒿琥酯的标准剂量疗程,1999年WHO将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列入国际药典之后,标志着我国独立创制的新药首次得到了国际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