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全书 397条 ,明言自愈者 4 2条 ,未明言自愈而含自愈之义者 2 0条 ,共占条文总数约六分之一 ,足见仲景对疾病的自愈是非常强调和重视的。论中有言“愈”、“自愈”、“自止”,也有言“欲解”、“欲愈”、还有言“自衄者愈”、“汗出则解”、“脓尽自愈”、“损谷则愈”等等 ,内容丰富 ,论述精辟。1 正气胜 疾病自愈与机体正气强弱相关 ,只要正气强盛 ,即使感邪为病 ,也能祛邪外出 ,而使疾病自愈。如 12 0条“脉浮 ,宜以汗解 ,……故知汗出解”。说明病欲自解 ,必有欲解的条件和反映 ,其…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为欲愈""必自愈""为欲解"等相关条文,提出"欲愈证"概念。欲愈证在症状上多表现为汗出、小便利、大便解、手足温、欲得食等,根据"天人相应,因时欲愈""自然疗能,因日欲愈""积极治疗,因药欲愈""邪去正复,因食欲愈"等不同情况,既要积极治疗使机体阴阳趋和、气机得畅、脾胃复健以向愈,又要避免过度治疗而致病情迁延。  相似文献   

3.
邓磊  李伟锋 《四川中医》2004,22(2):18-20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探讨《伤寒论》自愈机理的四个方面:(1)人体生命活动的自和现象和自和本能是客观存在的;(2)正气的恢复是自愈的内在动力;(3)自然病程存在于外感病的发病过程中;(4)天人相应中五脏阴阳的主导作用。从四条机理进一步推导出中医学辨证论治不仅仅是限定在“医已病之病”的辨证治疗,还应包括“医未病之病”的辨证养生,“医欲病之病”的辨证预防,“医欲愈之病”的辨证护理和辨证善后等更广阔的范围。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传统和特色,应当全面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酒醉”人所共知,“饭醉”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过量饮食同酒一样,都能醉人. 早在公元1773年,中医学冢沈金鳌所著的《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篇中就有详细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医书中指出的食后昏困称作的“饭醉”,多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引起饭后昏倦欲睡的病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治宜健脾益气佐以消导。众所周知,人在进食后,主司受纳的胃就开始紧张工作:一方面分泌大量消化液(酶、盐酸、黏液蛋白等);一方面蠕动,消化食物,此时需增加血液、氧气、水分帮助工作,相对而言,其他部位的脏器供血就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缺血现象,人便出现嗜睡困倦,尤其饱食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潘雨薇  万晓刚 《新中医》2012,(1):129-130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第397条日:“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及粳米组成,可谓《伤寒论》的收官之方。伤寒解后,可能有两种转归:一为伤及阳气而出现瘥后喜唾的理中丸证,此处暂不做探讨;  相似文献   

6.
郑艳华  崔兴俊 《河北中医》2007,29(7):643-644
《伤寒论》有关疾病自愈的条文有40条之多,张仲景所列如此多自愈条文并非告诉我们见其证便可束手等待病之自愈,而是通过阐述人体疾病自愈的机制,揭示其治疗原则及思路。现从分析张仲景有关自愈的若干条文以揭示其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利于中医药临床。1顺其病势,给邪以出路1.1汗出病自愈外邪侵袭肌表而营卫失和,或“卫强营弱”或“卫闭营郁”,不汗出或汗出不畅,邪无出路,干扰人1河北医科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河北石家庄050011体正常机能,可致太阳表证。若正气充足,能抗邪外出,便可汗出而解。如49条,太阳表证误下,里气虚馁,忌以药强迫之,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即是待机体正气恢复,抵抗力增强,正气强则气血充沛。因此,治疗此类疾病可补其不足,扶养正气,使气血充沛,津液自和。正如顾尚之所说:“不可发汗者,言不可用麻黄以大发其汗,非坐视而待其自愈也,用小建中以和其津液则自汗而解矣。”即应顺其病势,顾其不足,使邪从汗而解。此类条文还有94条“必先振忄栗汗出而解”,93条“冒家汗出自愈”,116条“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192条“氵戢然汗出而解”,366条“郁冒汗出而解”,361条“微热汗出”等均为邪从汗出而解...  相似文献   

7.
论“欲解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任 《河南中医》2005,25(3):9-10
《伤寒论》指出了六经病变的“欲解时”,即六经病变欲解的有利时辰。本人认为:“欲解时”其实质即是指出了环境因素对六经病变等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影响作用。仲景意在示人应抓住治疗的有利环境与时机,以取得最佳疗效。现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六经病欲解时"与"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提法互见于<伤寒论>始终,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高度统一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磊  王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1,31(4):284-285
<伤寒论>中论及时间的内容非常丰富,多达百条,诊断中注意时间,<伤寒论>常常结合时间来考察病理情况的发展转化及预后.<伤寒论>有一二日始于太阳,二三日传于阳明,三四日少阳,四五日太阴,五六日少阴,六七日厥阴,由时间可推知邪传何经,何经病变.时间是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客观尺度,而"日传一经""自愈日""欲解时"则是在天人相应...  相似文献   

10.
邓伟哲  杨志欣 《中医药学刊》2001,19(5):462-462,511
通过脑梗塞病例的介绍,探讨了《伤寒论》第278条“太阴病阳复欲解之下列”关于“暴烦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和“太阴病转愈”是否是“太阴病自愈”的问题,从而提出烦躁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伴有症状决定其转归。同时认为此证病机不是阳郁,而是脾胃阳虚轻证并胃中停有积滞的虚实夹杂之证,从而提出该证不是太阴病的自愈症。  相似文献   

11.
符箴 《中医药文化》2008,3(3):31-32
通过考证分析,将<伤寒论·序>中"动数发息"的语义释作"脉跳的快慢及脉动的起止、来去(情状)".它既有训诂方面的依据,又完全符合<伤寒论>一书在中医脉学方面提出的新的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欲解时"问题,研究《伤寒论》者多置而不论,或认为当存疑待考,或有探讨者亦都拘泥于"欲解",鲜见运用指导临床。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认为,六经病"欲解时"是依据《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对三阴三阳的时空定位来的,参照"欲解时"判定证候的六经属性,并据此遣方用药,执简驭繁,常取良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自愈机理,即: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的自愈的机理之一;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精髓,当全面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易经》与《伤寒论》都具有独特的阴阳文化,基于对《易经》的学习,对卦象的解读,以及阐明"自愈"思想在《伤寒论》中的体现,通过探讨"自愈"的相关内容与卦象、数理之间的相关性,期以阐明"自愈"与《易经》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自愈"的分析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伤寒论》中,有关自愈的论述分有60多条,占条文总数的六分之一,细品有关自愈的条文即不难发现,仲景先师不但重视病邪的致病作用,而且更重视人体的抵抗能力和代偿功能。若能很好地研究《伤寒论》关于部分病症有自愈可能的精神实质,在治疗中激发病人的抗病自愈能力,发挥患者和药物之间的自愈和治愈作用,对外感病的辨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载药物 92味 ,1 1 3首方 (阙一方 ) ,构成了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辨证论治专著 ,亦有涉及针刺疗法的内容。本文试对其针刺疗法的具体运用及其运用规律进行简要地分析。1 针刺疗法的具体运用《伤寒论》针刺条文共有 1 0条 ,根据各种针刺疗法使用目的、作用机制及所治病证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1 疏通经气 ,截断传变 :第 8条“太阳病 ,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 ,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病程已达七日 ,说明患病较久 ,犯于太阳本经之邪将尽 ,而正气欲恢复 ,故病有自愈之机。若头痛…  相似文献   

17.
王茅 《河南中医》2003,23(7):77-77
《内经》曰 :“五脏应四时 ,各有收受。”古人“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 ,论述了四时八风之邪所致五脏病变的一般规律 ,从而也指导医患按时用药 ,以取得更佳疗效。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都有其自身的一定规律 ,或自愈 ,或迁延 ,或进展 ,此时能针对某种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某种情况 ,正确、择时、恰当、科学地掌握服药时间 ,既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又能减少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温补类中药不宜饭后服用 ,最好在早晨或晚上睡前服用 ,以利人体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清热解毒及泻下类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可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而作用快的泻…  相似文献   

18.
试探六经病“欲解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说的理论依据、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六经病之“欲解时”是指某经病邪在某种特定时间内有可能得以解除的观点。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有严格的时间节律,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很大的差异。在“欲解”的特定时间内辩证施治,则天时资助药力,祛邪却病,可望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论述有很多,"阴阳自和"是疾病自愈的根本原因,正气渐复、邪气消泄是疾病自愈的机理.而天人相应及疾病的自然病程是疾病自愈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1]1条文解析本方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之证治。此证由伤寒热病解后气液两伤,余热未尽所致。由于气津两伤,不能滋养形骸,故见身体消瘦;因中气不足,所以短气不足以息;因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故气逆而欲呕吐。如张锡驹《伤寒论直解·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述:"伤寒解后,血气虚少,不能充养肌肉,渗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